薤白

2002年6月2日 星期日

大亨樓起樓塌 見證房地產興衰

大亨樓起樓塌 見證房地產興衰

【2002-06-02/經濟日報 記者張婉珍╱專題報導】

台灣房地產市場從高峰起伏至今,為鄭周敏、陳由豪、張秀政等房地產大亨創造了驚人的財富,但也讓這些人跌落谷底,正所謂「成也土地,敗也土地」。

如今,台灣房市在法制化與房屋自有率已達85%下,逐漸擺脫大起大落的陰影,加以國人也認知到房地產投資不再有暴利,市場交易秩序慢慢恢復、買氣也逐步上升。回頭看看這些大亨的興衰史,足可做為財團的借鏡。

民國60、70年代,台灣兩次通貨膨脹危機,造成保值性資產狂漲,擁有土地的財團因此崛起。70年代,台灣跟上日本資產膨脹的列車,財團大亨也享受了20年的榮景。

鄭周敏

亞信曾遭財部接管,環亞屢傳積欠貨款。

日前病故的亞世集團創辦人鄭周敏,可說是見證台灣房地產興衰史的典型例子。菲律賓華僑鄭周敏60年代來台打天下,堅信土地是致富之源,早就開始在菲律賓、美國、加拿大、大陸等地大量購買土地,但實際開發的還不到十分之一。

60年代中後期,台灣退出聯合國,國內政局動盪,鄭周敏卻逆向操作,廉價買進台灣大批土地,進軍飯店業(環亞飯店、位於北投的華南、交通飯店)、百貨業(大亞、環亞),並成立亞洲信託。後來,台灣危機解除,經濟全面復甦,地價暴漲,鄭周敏成為大贏家。

鄭周敏當時買下很多不被看好的土地或地段,如今身價已三級跳,如敦化北路環亞飯店、汐止、內湖、基隆等地,令人不得不佩服鄭周敏的眼光。

進入80年代,日本泡沬經濟破滅,台灣房地產也步入寒冬,鄭周敏雖在1997年美國富比世雜誌調查中仍名列全球華人首富,但亞世集團在台資產早就大幅縮水,舉債日增。亞洲信託一度由財政部接管,環亞飯店及百貨也屢傳積欠貨款等情事。

其中,僅環亞百貨就向國內近30家銀行舉債250億元,與銀行間的債務糾紛,更導致亞世集團總裁鄭綿綿去年7月18日遭台北地方法院當庭裁定「管收」,令曾叱吒一時的亞世集團大失顏面。

陳由豪

數千餘屋去化困難,東帝士仍未翻身。

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是另一個例子。陳由豪早年經營紡纖業,72年時看到台灣房地產市場欣欣向榮,遂決定跨入。短短十年間,在大膽運用財務槓桿下,東帝士成為總資產逾2,000億元的超大集團。

陳由豪對便宜的山坡地情有獨鍾,在基隆、新店、汐止買進大批土地,推出上千戶的造鎮案。無奈86年發生林肯大郡事件、87年又碰到金融風暴,東帝士開始跌入深淵,去化困難的數千戶餘屋至今仍讓東帝士翻不了身。

東帝士總負債曾逾700億元,意識到財務壓力的陳由豪,雖陸續脫手東榮電信、台北晶華酒店等股權,但清償掉的債務有限;即使要處分東展、台中晶華、台中建台大丸百貨、高雄85大樓等,也不得要領。要不是大型行庫展延其借款,東帝士集團恐怕早就瓦解。

張秀政

山坡地套牢,造成財務壓力。

鴻禧企業董事長張秀政,也是因山坡地套牢而出現財務壓力。張秀政早年費盡心力打造新店「大台北華城」,成為台灣最早開發完成的高級別墅住宅區;桃園大溪的鴻禧山莊,則是結合高爾夫球場、旅館、俱樂部、高級別墅的大型開發案,並吸引不少政商名流購屋,也奠定張秀政「紅頂商人」的地位。

不過,不動產積壓所帶來的資金壓力,87年開始浮現。原本不玩股票的張秀政,為籌措資金開發秀岡山莊,被說服藉由啟阜建設借殼上市,結果反遭套牢;後來又與台鳳集團策略聯盟,台鳳宣稱斥資購買秀岡山莊土地,鴻禧則買下台鳳二成股權。

台鳳爆發財務危機後,策略聯盟自然沒有下文;張秀政後來跟力霸集團少東王令麟打交道,遠倉(現為遠森科技)成功地將信義計畫區2,700多坪土地以57億元賣給鴻禧。幾個月下來,鴻禧的財務壓力未減,卻多了無法脫手的台鳳股票及不知如何變現的土地。

後來,信義計畫區土地以63億元賣給新光人壽,但扣掉利息支出後,鴻禧並無賺頭。鴻禧曾想與美商雷曼兄弟合作發行秀岡山莊的受益憑證,但無人領情,秀岡山莊至今仍是鴻禧的燙手山芋。

屬於三重幫的宏國集團,也曾是叱吒全台的超級大地主,然而買地眼光比不上坐擁信義計畫區與大直大彎段的宏泰集團,土地多位於北縣淡水、樹林、桃園等地區。由於變現不易,加上過去幾年推案仍以大型造鎮為主,資金壓力重,負債逾400億元。

宏國集團

大型造鎮資金壓力重,負債400億元。

宏國集團近兩年已賣掉籃球隊、停刊大成體育報、出脫中聯信託股權,但另一想賣掉的資產如希爾頓飯店等,因價格談不攏,瘦身成效有限。為儘速回收債權,債權銀行已鎖定宏國數筆已抵押的不動產,希望做為交付資產管理公司(AMC)處理的標的。

台灣商場大亨蔡辰男早年也投資大批房地產,但讓他走入頹勢的是財務操作不當,否則,蔡辰男當初低價購進的大批土地,在台灣房地產飆漲期早就可以為他帶來大筆財富,不致負債至今。

霖園集團國泰人壽旗下遍布全省的土地,有許多是蔡辰男當年掌管國泰信託時取得。身為國泰家族創始人蔡萬春長子的蔡辰男,在父親蔡萬春的奠基下,國泰信託及弟弟蔡辰洲負責的十信,是當時台灣數一數二的超大型財團。

蔡辰男

十信事件迄今,仍有百億元債務未解決。

後來,蔡辰洲因挪用十信78億元存款,爆發十信風暴,當時的國泰信託被擠兌160多億元,十信和國泰信託在兩個月內跌入深淵,並掀起台灣30多年來最大的金融風暴。

蔡辰男因十信事件負起龐大債務,陸續將包含汐止在內的大筆土地賣掉,轉至檯面下活動,並將戰場轉移至大陸,後來因投資大連勝利廣場,博得「大連王」的稱號。不過,一般估計,蔡辰男在台仍有上百億元的債務未解決,還因此被債權銀行慶豐銀行告上法院。

侯西峰

摔得鼻青臉腫後,努力爬起逐一還債。

國揚集團侯西峰則是少數摔得鼻青臉腫後,還能努力爬起逐一還債的例子。侯西峰當初摔跤,跟許多借殼上市公司一樣,入主後拿土地或在建工程高價賣給被入主的公司,股價炒高後,再由大股東拿股票質押借款;為維持高股價,則利用交叉持股為股價護盤,進行高倍數的財務擴張操作。

這種狀況遇到股市低迷,一旦周轉不靈,財務槓桿即瞬間崩盤。民國87年11月,侯西峰爆發涉嫌掏空公司61億元資產的事件,並遭收押禁見,當時他便坦言:「自己護盤護到手軟。」

所幸,在侯西峰努力出清餘屋償債下,國揚實業負債從87年底的198億元,已降到今年第一季的72億元。

【2002-06-02/經濟日報/4版/綜合】

REAL ESTA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