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濕通淋。
【主治】
用於癰腫疔毒,乳癰內癰。本品苦以泄降,甘以解毒,寒能清熱兼散滯氣,為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佳品,主內外熱毒瘡癰諸症,藥能通經下乳,又為治療乳癰良藥。用治癰腫毒,常與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銀花等藥同用,如五味消毒飲;治療乳癰腫痛,單用本品濃煎內服,或以鮮品搗汁內服,渣敷患處,也可與全瓜蔞、金銀花、牛蒡子等藥同用,用治腸癰腹痛,常與大黃、牡丹皮、桃仁等同用;用治肺癰吐膿,常與魚腥草、冬瓜仁、蘆根等同用;與板藍根、玄參等配伍,還可用於咽喉腫痛;鮮品外敷還可用治毒蛇咬傷。
用於熱淋澀痛,濕熱黃疸。本品苦寒,清熱利濕,利尿通淋,故對濕熱引起的淋證、黃疸等也有較好的效果。治療熱淋澀痛,常與白茅根、金錢草、車前子等同用,以加強利尿通淋的效果;治療濕熱黃疸,常與茵陳、梔子、大黃等同用。
此外,本品還有清肝明目的功效,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可單用取汁點眼,或濃煎內服,如《醫學衷中參西錄》一味蒲公英湯。亦可配菊花、夏枯草、黃芩等複方使用。
【文獻別錄】
《新修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本草衍義補遺》:「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瘡結核疔腫。」
《本草備要》:「專治癰腫、療毒,亦為通淋妙品。」
【用法用量】煎服,10~30g。外用適量。
【注意禁忌】用量過大,可致緩瀉。
【現代藥理】本品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等。
蒲公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及卡他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尚有利膽、保肝、利尿、健胃及輕瀉作用。
煎劑還有激發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
(一名黃花地丁,瀉熱毒)
甘平,花黃屬土,入太陰、陽明(1)。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
專治乳癰(2),疔毒,亦為通淋妙品(3),擦牙,烏髭髮(4),白汁塗惡刺(5)。
葉如萵苣,花如單瓣菊花。四時有花,花罷飛絮,斷之莖中有白汁(6)。
【註】
(1) 脾、胃。
(2) 乳頭屬厥陰,乳房屬陽明,同忍冬煎,入少酒服,搗敷亦良。
(3) 諸家不言治淋,試之甚驗。
(4) 瑞竹堂有還少丹方,取其通腎。東垣曰苦寒腎經君藥。
(5) 凡螳螂諸蟲,盛夏孕育,游諸物上,必遺精汁,乾久則有毒,人手觸之成疾,名狐尿刺,慘痛不眠,百療難效,取汁厚塗即愈。千金方極言其功。
(6) 鄭方升曰一莖兩花,高尺許者,掘下數尺,根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搗汁酒服,治膈噎如神。
===================
【本草匯言】
《開寶本草》:味甘,平,無毒。主婦人乳癰腫,水煮汁飲之,及封之,立消。
《本草圖經》:治惡刺方,出《千金方》。其序云:邈以貞觀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左手中指背觸著庭木,至曉遂患痛不可忍。經十日,痛日深,瘡日高大,色如熟小豆色。常聞書者論有此方,遂用治之。手下則愈,痛則除,瘡亦即瘥,未十日而平復如故。
白汁:塗惡刺,狐尿刺瘡,即愈。
《本草衍義補遺》:屬土。開黃花似菊花,化熱毒,消惡腫結核有奇功。味甘,解食毒,散滯氣,可入陽明太陰經。洗淨細銼,同忍冬藤煎濃湯,入少酒佐之,得治乳癰。服罷隨手欲睡,是其功也。睡覺病已安矣。治療腫有奇功,故書之。
《本草綱目》:薩謙齋《瑞竹堂方》,有擦牙烏鬚髮還少丹,甚言此草之功,蓋取其能通腎也。故東垣言其為少陰本經必用之藥,而著本草者不解引義。
摻牙,烏鬚髮,壯筋骨。
《本草經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乳癰屬肝經,婦人經行後,肝經主事,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並宜生暖之良。
《本草蒙筌》:味苦,氣平。無毒。經入陽明太陰。煎汁同忍冬,臨服加醇酒。潰癰腫,消結核屢著奇功;解食毒,散滯氣每臻神效。
《藥性解》:蒲公英,味苦甘,性寒,無毒,入脾、胃二經。化熱毒,消惡瘡結核,解食毒,散滯氣。細銼,同忍冬藤取汁入酒,以治乳癰。服罷欲睡,是其功也,睡覺,病已安矣。
按:丹溪云浦公英花黃屬土,宜入太陰陽明經。有一種花葉莖相類而高大者,非也。其真者短小塌地,質甚脆,斷之有白汁,其花乾如蔥管空者是也。四時常花,花罷飛絮,絮中有子,落處則生,則其稟天地中和之性可見矣,故治諸毒。又名黃花地丁者,以治療毒得名也。
《景岳全書》:味微苦,氣平。獨莖一花者是,莖有椏者非。入陽明、太陰、少陽、厥陰經。同忍冬煎汁,少加酒服,潰堅消腫,散結核瘰癧最佳,破滯氣,解食毒,出毒刺俱妙。若婦人乳癰,用水酒煮飲,以渣封之立消。
《本草備要》:一名黃花地丁,瀉熱解毒。
甘平。花黃屬土,入太陰、陽明。脾、胃。
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專治乳癰 乳頭屬厥陰,乳房屬陽明。
同忍冬煎,入少酒服,搗敷亦良。疔毒。亦為通淋妙品。
諸家不言治淋,試之甚驗。擦牙烏髭髮。
《本經逢原》:蒲公英屬土,開黃花,味甘解食毒,散滯氣,然必鮮者搗汁和酒服,治乳癰效速。服罷欲睡,是其功驗,微汗而愈。
《本草求真》:﹝批﹞清胃熱,涼肝血,療乳癰乳岩。
蒲公英專入胃、肝。即黃花地丁草也。味甘性平,能入陽明胃、厥陰肝,涼血解熱,故乳癰乳岩為首重焉。且能通淋,淋症多屬熱結,用此可以通解。擦牙染須塗刺,莖斷有白汁。凡螳螂諸蟲游諸物上,必遺精汁,乾久則有毒。人手觸之成疾,名狐尿刺,慘痛不眠,百療難效。取汁厚塗即愈。《千金方》極言其功。及解食毒疔毒。緣乳頭屬肝,乳房屬胃,乳癰乳岩,多因熱盛血滯,用此直入二經,外敷散腫臻效,同忍冬煎,入少酒服,搗敷亦良。內消須同夏枯、貝母、連翹、白芷等藥同治。況此屬土,花黃,故於食滯可解,毒氣可散。又能入腎涼陰,故於鬚髮可染。
《得配本草》:辛、苦,微寒。入足太陰、陽明經。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疔腫。治淋通乳,敷諸瘡,塗狐刺。諸蟲精汁遺諸物上,乾久有毒,人手觸之成疾。名狐尿刺,慘痛不眠,取厚汁塗之即愈。
同忍冬藤煎湯,入少酒服,治乳癰。
《本草新編》:蒲公英,味苦,氣平,無毒。入陽明、太陰。潰堅腫,消結核,解食毒,散滯氣。至賤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陽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湯以瀉火,未免大傷胃氣。蓋胃中之火盛,由於胃中之土衰也,瀉火而土愈寒矣。故用白虎湯以瀉胃火,乃一時之權宜,而不恃之為經久也。
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藥,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無礙。凡係陽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劑服之,火退而胃氣自生。試看北地婦女,當飢饉之時,三五成群,採蒲公英以充食,而人不傷者,正因其瀉火以生土也。夫飢餓之人,未有不胃火沸騰者,用之實有相宜。不可以悟蒲公英之有益而無損乎。但其瀉火之力甚微,必須多用一兩,少亦五錢,始可散邪補正耳。
或問蒲公英既有大功,自宜多用,以敗毒去火,但其體甚輕,不識可煎膏以入於藥襲中乎?夫蒲公英煎膏,實可出奇,尤勝於生用也。而煎膏之法若何?每次必須百斤,石臼內搗爛,鐵鍋內用水煎之,一鍋水煎至七分,將渣瀝起不用,止用汁,盛於布袋之內瀝取清汁。每大鍋可煮十斤、十次煮完,俱取清汁,入於大鍋內,再煎至濃汁。然後取入砂瓶內盛之,再用重湯煮之,俟其汁如蜜,將汁傾在盆內,牛皮膏化開入之,攪均為膏,曬之自乾矣。大約濃汁一斤,入牛皮膏一兩,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可取膏七斤,存之藥聾,以治瘡毒、火毒,尤妙。凡前藥內該用草一兩者,止消用二錢,尤簡妙法也。無鮮草,可用乾草,乾則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
或問蒲公英止可治瘡毒,而先生謂可瀉火,豈瀉火即所以治瘡毒乎?此又不盡然也。夫瘡毒雖多成於火,而火症不盡生瘡癰。蒲公英妙在善能消瘡毒,而又善於消火,故可兩用之也。
或問蒲公英瀉火,止瀉陽明之火,不識各經之火,亦可盡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無過陽明之焰。陽明之火降,而各經餘火無不盡消。蒲公英雖非各經之藥,而各經之火,見蒲公英則盡伏,即謂蒲公英能瀉各經之火,亦無不可也。
或問蒲公英與金銀花,同是消癰化瘍之物,二味畢竟孰勝?夫蒲公英止入陽明、太陰之二經,而金銀花則無經不入,蒲公英不可與金銀花同論功用也。然金銀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蓋蒲公英攻多於補,非若金銀花補多於攻也。
《本草分經》:苦、甘,寒。入腎、陽明經。瀉熱化毒,專治乳癰疔毒,亦為通淋妙品。
【現代藥理研究】
蒲公英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本品對金葡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有很強的殺滅作用,醇提液能抑制結核桿菌,還能殺死鉤端螺旋體、幽門螺旋桿菌及某些真菌。蒲公英對單純疱疹病毒(1:400)有抑制作用,1:80的濃度時能延緩ECHO11病毒(孤兒病毒)的細胞病變。
蒲公英有保肝、利膽作用。
蒲公英有抗內毒素作用。
蒲公英有抗腫瘤作用。
蒲公英小劑量對離體蛙心有興奮作用,大劑量則呈抑制作用。
蒲公英有抑制胃酸分泌、抗胃潰瘍作用。
蒲公英有影響免疫功能的作用。體外試驗發現,蒲公英煎劑能顯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細胞的轉化率,提示本品有激發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蒲公英有利尿作用。
蒲公英的根及全草可作苦味健胃劑或輕瀉劑,浸劑能治蛇咬傷,亦可促進乳汁分泌。
==================
使用價值 食用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熗拌、風味獨特。生吃:將蒲公英鮮嫩莖葉洗淨,瀝千蘸醬,略有苦味,味鮮美清香且爽口。涼拌:洗淨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鐘,瀝出,用冷水沖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鹽、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據自己口味拌成風味各異的小萊。
做餡:將蒲公英嫩莖葉洗淨水焯後,稍攥、剁碎,加佐料調成餡(也可加肉)包餃子或包子。
食療:①蒲公英粥:蒲公英30克,粳米100克,煮成粥,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②蒲公英茵陳紅棗湯:蒲公英50克,茵陳50克,大棗10枚,白糖50克,製成湯,是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的上等輔療藥物;③蒲公英桔梗湯: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白糖少許,一起煎成湯,對癰有一定療效;④蒲公英玉米湯:蒲公英60克,玉米蕊60克,加水濃縮煎服或代茶飲,用於治療熱淋,小便短赤。
藥用價值 藥學應用簡介:
蒲公英又稱尿床草,對於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及礦物質,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葉子還有改善濕疹、舒緩皮膚炎、關節不適的淨血功效,根則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療膽結石、風濕,不過在沒有專業醫師指導下還是不要擅自使用為佳,花朵煎成藥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說是非常有用的一種香藥草,新鮮蒲公英要選擇葉片乾淨、略帶香氣者,乾燥蒲公英則選顏色灰綠、無雜質、乾燥者。
蒲公英屬菊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藥食兼用的植物。據《本草綱目》記載,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及催乳作用,對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無論煎汁口服,還是搗泥外敷,皆有效驗。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被廣泛應用於臨床。《本草綱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農本草經》、《唐本草》、《中藥大辭典》等歷代醫學專著均給以高度評價。蒲公英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
藥材
皺縮捲曲的團塊,根圓柱形,多彎曲長3~7cm,棕褐色,根頭部有茸毛,葉破碎,完整葉片為倒披針形,暗灰綠色或綠褐色,邊緣淺裂或具有羽狀缺刻,基部下延成柄狀,下表面主脈明顯,花葶1至數條,頭狀花序頂生,黃褐色或淡黃白色,有的可見多數具有白色冠毛的長橢圓形瘦果,氣微,味微苦.
藥用部位: 乾燥的全草。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結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癰腫痛,胃炎,痢疾,肝炎,膽襄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癰癤疔瘡, 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
應用參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鮮蒲公英搗爛敷患處。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釀1食匙,水煎混合飯後服。
3.癰癤疔瘡:蒲公英,野菊花,金銀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4.清熱解毒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其藥用價值早已載入各種醫書。它全草入藥,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賽醇、蒲公英苦素、咖啡酸、膽鹼、菊糖等成分。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有顯著的催乳作用,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無論煎汁口服,還是搗泥外敷,皆有效驗。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助消化,增食慾,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還可防治癌、胃癌、食管癌及各種腫癌等功效。
1.感冒傷風:蒲公英;30克,防風、荊芥各10克,大青葉15克,水煎服。
2.各種炎症:薄公英60克,金銀花30克,水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日服2次,連服3-5日。
3.慢性胃炎:蒲公英30克,豬肚1個,洗淨加水炖爛,分兩次食用。
4.上消化道出血:蒲公英、地榆等份,烘乾。
5.黃膽型肝炎:蒲公英、茵陳、白糖各50克,大棗10枚,共煮粥食,日食1-2次。
6.肺膿腫: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魚腥草20克,白糖適量,水煎服。
7.痔瘡出血:蒲公英、地榆各30克,焙乾研末,用生薑、大棗湯送服,每次6克。
8.氣管炎:干蒲公英60克、魚腥草40克,焙乾研成細末,用蜂蜜水送服,日服3次,每次6克。
9.便秘:鮮蒲公英60克,水煎取50-1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適量,日服1劑,連服3-5日。
10.小便淋澀:蒲公英、玉米須各60克,水煎濃汁,加白糖調服。
11.急性乳腺炎:鮮蒲公英60克,水剪服,早晚各服1次,同時將蒲公英搗爛敷患處,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加水及適量黃酒,煎濃汁,日服1劑,分2次服用。
12.跌打損傷:鮮蒲公英適量,洗淨搗爛,敷患處。
13.目赤腫痛:鮮蒲公英60-120克,水煎服。
14.油彩皮炎:蒲公英、馬齒莧各30克,水煎取汁,冷敷患處。
15.腮腺炎:蒲公英30-60克,水煎服功搗爛外敷。
蒲公英除藥用外也是早春一種很好的野生蔬菜,食用方法很多,葉片可生食、腌漬或焯後涼拌,也可切細片後與米煮食或油炒食用,還可製成不含咖啡鹼的蒲公英咖啡。其花則可釀製成蒲公英酒。日本已開始利用蒲公英提取物製成糖果、飲料和糕點等系列保健食品。
蒲公英茶
材料:乾燥蒲公英75克、水1000毫升
作法:
1.將蒲公英洗淨,放入鍋中,加水淹過蒲公英
2.大火煮沸後蓋上鍋蓋,小火熬煮一小時
3.濾除茶渣,待涼後即可飲用
=======================================
醫書論述
1.《本草經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乳癰屬肝經,婦人經行後,肝經主事,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並宜生暖之良。
2.《本草述》:蒲公英,甘而微余苦,是甘平而兼有微寒者也。希雍有曰:甘平之劑點朗肝腎。'昧此一語,則知其入胃而兼入肝腎矣,不然,安能涼血、烏鬚髮,以合於沖任之血臟乎?即是思之,則東垣所謂腎經必用者,尤當推而廣之,不當止以前所主治盡之也。
3.《本草新編》: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陽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湯以瀉火,未免太傷胃氣。蓋胃中之火盛,由於胃中士衰也,瀉火而土愈衰矣。故用自虎湯以瀉胃火,乃一時極宜,而不可恃之為經久也。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藥,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凡系陽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劑服之,火退而胃氣自生。但其瀉火之力甚微,必須多用,一兩,少亦五、六錢,始可散邪輔正耳。
或問,蒲公英瀉火,止瀉陽明之火,不識各經之火,亦可盡消之乎?
曰,火之最烈者,無過陽明之焰,陽明之火降,而各經余火無不盡消。蒲公英雖非各經之藥,而各經之火,見蒲公英而盡伏,即謂蒲公英能消各經之火,亦無不可也。
或問,蒲公英與金銀花,同是消癰化瘍之物,二物畢竟孰勝?
夫蒲公英止入陽明、太陰二經,而金銀花則無經不入,蒲公英不可與金銀花同於功用也。然金銀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
4.《醫林纂要》:蒲公英點能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療疔毒乳癰,皆瀉火安上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齒牙,去陽陰熱也。人言一莖兩花,高尺許,根下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搗汁酒和,治噎隔神效。吾所見皆一莖一花,亦鮮高及尺者,然以治噎膈。
5.《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陽明胃、厥陰肝,涼血解熱,故乳癰、乳岩為首重焉。緣乳頭屬肝,乳房屬胃,乳癰、乳岩,多因熱盛血滯,用此直入二經,外敷散腫臻效,內消須同夏枯、貝母、連翹、自英等藥同治。
6.《本草正義》:蒲公英,其性清涼,治一切療瘡、癰瘍、紅腫熱毒諸證,可服可敷,頗有應驗,而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鮮者搗汁溫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藥方中必不可缺此。
7.《唐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8.《本草圖經中: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9.《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白。
10.《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頹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癘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11.《綱目》:烏鬚髮,壯筋骨。
12.《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
13.《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
14.《隨息居飲食譜》: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
15.《嶺南採藥錄》:炙脆存性,酒送服,療胃脘痛。
16.《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痘,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
17.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涼血利尿。治療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
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
18.《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
性支氣管炎,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19.《本草新編》:蒲公英,味苦,氣平。入陽明、太陰。潰堅腫,消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乳腺炎
胰島素
血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