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89年4月3日 星期一

《侯家駒專欄》愚人行為歷史重演


《侯家駒專欄》愚人行為歷史重演--全面緊縮信用將有嚴重後果

【侯家駒】中央銀行自四月一日起,全面緊縮信用,包括提高現行存款準備率與信託投資公司信託資金準備率,並調高重貼現率及銀行各項存款最高利率,再配合著即將發行的一千億元公債(可視為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可說是把它的三大法寶全部祭起--而且在前一時候,還曾作選擇性信用緊縮。

在銀行存款準備率方面,支票存款、活期存款與活期儲蓄存款的準備率,均提高四個百分點,其中活期儲蓄存款準備率則被提昇到最高額而為二○%;對於定期存款、定期儲蓄存款及外匯定期存款準備率均提高二個百分點。銀行存款最高利率以定期存款(含儲蓄存款)調整最多,一年以下(含一年)與一年以上,均將利率調高三個百分點:前者由年息六.二五%(實際上,一年期為五.二五%;一月期為四.二五%),提高到九.二五%;後者由年息六.七五%(實際上為五.五%),提高到九.七五%--央行又於四月一日核定今天起實施的銀行放款利率:短期(一年及一年以下),年息由五~九%,調高為六.五~一○%;長期年息由五.五~九.七五%,調高為七.二五~一一%。

四月一日為愚人節,令人聯想到這些措施像是「愚」人行為,因為這等於是民國六十三年歷史重演。該年一月二十七日實施「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其中有關信用緊縮部分,除對房地產貸款作選擇性信用管制外,還大幅提高存放款利率,譬如一年期儲蓄存款年息,由六.五%提高到九%;抵押貸款年息由一三.二五%提高到一六.五%。至於商業銀行存款準備率、活期與定期,已分別於六十年提高至最高額一五%與一○%,所以,六十三年一月無法再予調高。就是由於這劑猛藥,使該年每人所得成長率為負○.七%,成為中央政府遷台以來唯一的負成長。現在,央行這些行動,幾乎是六十三年有關措施的翻版,不得不令人擔心悲劇重演。

兩相比較,這次行動除放款利率提升幅度較低外,其餘似較六十三年措施,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存款準備率而言,六十三年因已達最高額而未再調高,反而於該年十一月間將定期存款準備率降低三個百分點;至於活期存款準備率,這次支票存款與活期存款的準備率,都分別提高為二九%與二七%,幾為六十三年最高額的一倍;尤有進者,此次存款利率增加幅度比上次大,絕對水準亦高,假若銀根真被抽緊,利率真若提高到或接近此一水準,則將會導致熱錢大量湧入,促使匯率昇高(將會抵消不少緊縮信用的效果),而且,「碰巧」自今天起取消中心匯率與變動上下限,以致匯率將會更為挺升,但六十三年時候,我國卻在實施固定匯率,而無此虞--看樣子,這次央行的聯合行把貨幣供給控制好,物價膨脹亦不見得能完全控制,因為在小型開放經濟裡,貨幣數量與物價水準之間的關係,並不像在關閉經濟甚至大型開放經濟裡那樣密切,否則,我國貨幣供給月平均年增率七十五年為三二.四九%、七十六年為四六.三九%、七十七年為三○.○八%,一連三年的高貨幣供給增加率才會導致物價膨脹?以台灣這種小規模經濟,其滯後效果竟能高於一般研究所知的一至二年很多?豈非咄咄怪事!其實,要不是國際物價在下跌三年後而於去年回升百分之十幾,以及工運使工資亦上升百分之十幾,我國物價亦不致昇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把貨幣供給變為負成長,國際物價亦不會下跌,工資當然亦不可能下降(至少在短期裡是如此)。所以,物價膨脹並不見得能因全面緊縮信用而得以控制。

事實上,把央行這次行動與「當前物價問題因應措施方案」內容一併觀察,將可發現,全面緊縮信用之目的,似乎是「項莊舞劍,志在沛公」,旨在打壓股市與房地產,以避免氾濫的游資興風作浪。其結果卻可能像我在六十三年發表於本報的一篇專文中所說的,白娘娘水漫金山寺,想逼出一個許仙,卻淹死了許多無辜的小和尚。這些無辜的小和尚,主要為中小企業,他們在工資業已昇高(七月一日起可能因公教人員調薪而再增加),進口物資漲價情況下,已難支撐,現在再加上資金成本高漲,又極可能遇到匯率快速升值,那裡還有甚麼生路!若有不少中小企業被迫倒閉,又將連累另一批無辜的小和尚,那就是大量失業的員工。易言之,這種全面緊縮信用行動,在抑制物價膨脹的作用上可能不如預期,膨脹也許會因跳樓大拍賣而稍告緩和,但其對經濟成長的殺傷力則將超出想像。今天的社會,遠不如民國六十三年安定,假若我國經濟情況惡化,有很多公司倒閉,大量失業出現,不知道原已脫序的社會,還能承擔多少?現在只能寄望金融機構濫頭寸仍多,不太受緊縮信用影響,同時希望有關當局注視中小企業境況,並堵塞熱錢來源。

【1989-04-0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