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81年8月21日 星期五

高利貸壓垮建築業 從雲端跌倒泥淖裏

高利貸壓垮建築業 從雲端跌倒泥淖裏
十大建設之一 竟告退票連連 一葉落而知秋 危機迫在眉睫

【本報記者 楊士仁】曾經獲選為國內十大建設公司之一的白宮建設開發公司及其關係企業,挺不過經濟不景氣及房地產市場蕭條的煎熬,終於週轉失靈,支票連連退票,不得不請求台北市商業會出面和解。

一葉知秋,由白宮企業的週轉失靈,不難看出整個房屋建築業的困境。台北市建築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劉成懿,日前在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舉辦的座談會中,曾經預言:如果讓房屋建築業目前的困境持續下去,不採取支援措施,則到今年年底,約有一半的建築公司非關門不可。

近幾年來,房屋市場一片好景,許多人買了房子,二、三年之間就可以賺一倍;蓋房子的建築公司更是大發利市,不少人從代銷、合建而致富;台北火車站斜對面廣場的地皮,七年多上漲八倍,很受注目。

今年以來,房屋建築業的景氣急速下降,整個市場一下子從絢爛歸於平靜,以至蕭條。至今,建築公司推出的房子,銷售率平均僅在一成左右。

何以房屋建築業在短短的期間內會起這麼大的變化呢?

主要原因是經濟不景氣以來,銀根趨緊,一般人的購買能力轉弱,而房價大幅挺升後,大多數的薪水階級,省吃儉用,仍然買不起房子,影響房屋銷售至大。

去年,稅捐單位抽查房屋建築業繳稅情形,不少人誤以為政府在調查購屋資金來源,尤其若干城市擁有三戶以上房子的人家,接到稅捐單位調查繳稅及所得資料後,對於購買房子保值的興趣大為低落。

其次,政府在六十三年一月廿三日頒行「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後,即停止建築業融資,至今尚未恢復,以後絕大多數的房屋建築業不得不依賴民間的高利貸週轉。目前,一般借貸月息三分,更有高達月息四分的。吸收高利貸以供週轉,無異飲鴆止渴,長期的負債,壓得建築業者普遍喘不過氣來。華美企業負責人張克東舉例說,台北市敦化南路的土地,六十三年時每坪二萬元(包括道路用地),目前每坪漲至廿七萬元,如以月息三分的複率計算,七年來成本增至卅二萬元,表面上地價提高十三倍半,實際上全被利息吃垮了,可貝高利貸給予房屋建築業者的負擔何等沉重!

此外,台灣土地有限,城市更是寸土寸金,房屋建築業為取得建築用地,不斷提高土地價格,地主更是予取予求,造成十二層大樓,地主可分得的層次由原有的三至四層增為六層,業者的成本隨著增加。

今年七月,政府對台北市及高雄市的若干空地強迫興建房屋,促使房屋建築業面對市場的不景氣,明知銷售情況不會大好,仍不得不遵照規定,開始動工,業者更是捉襟見肘。

前幾年的好景,吸引不少人投入房屋建築業,許多大企業也兼營房地產,連外行人也以為搞房地產是最賺錢的生意,於是一窩蜂擁進房地產市場,使台灣地區的房屋建築業由六十一年的一百多家增至現有的六千家。由於競爭劇烈,業者良莠不齊,經常發生購屋糾紛,不少人損失不貲,更嚴重的是房屋建築業給予一般人極為不好的印象政府財經當局也認為許多業者從事房地產投機,推動房價大幅上揚,擁有土地的人成為巨富,幾代不愁吃穿而薪水階級卻很難買得起房子,最後才不得不對空地限期使用,以迫使擁有土地、奇貨可居的地主,把土地交出來,從增加供應量壓低房價漲風因此,房屋建築業面對目前的困境,得不到財經當局的適時支援及一般社會大眾的諒解,本身也要肩負很大的責任。

房屋建築業有「火車頭」工業之稱,在外國,往往與汽車業作為衡量景氣的兩大指標工業。房屋建築業的興衰,影響紡織、水泥、鋼鐵、塑膠、製鋁、合板等行業的景氣至大,由白宮建設企業的週轉失靈,顯示房屋建築業營運巳亮起紅燈,為免情況惡化,並影響其他行業的景氣,有待財經金融當局密切注意房屋建築業的營運情況,適時採取支援措施。

【1981-08-21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