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彭博資訊) 2016-06-08 10:55
方濤(音譯)在中國股市一夜暴富的夢破滅了。過去一年,他在股市的投資虧損了一半還多,現在只要能回本就已經求之不得了。
28歲的方濤是上海一家服裝公司的員工。自從中國股市去年6月份見頂以來,他已經將在股市的投資減少了15%。雖然政府采取了各種措施支撐市場,但方濤認為,上證綜指短期內不可能回到之前的高點。
「最重要的變化是我的心態,」方濤說。「現在我覺得,只要不虧損,就算是我贏了。」
對於中國1.06億散戶投資者、而且許多是股市巔峰時期入市的散戶投資者而言,2015年股市市值蒸發5萬億美元的暴跌不啻是一針清醒劑。不過,對投資回報的理性預期雖然有助於市場健康發展,改變中國股市一貫以來的濃厚投機氣氛,但同時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股權融資變得更加艱難,更加不利於企業擺脫對已經達到創紀錄水平的債務的依賴。
瑞東金融市場有限公司駐香港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Steve Wang表示,市場崩盤之後,人們認識到股市不可能無休止的上漲。他說,建立一個有利於股權融資的強勁市場「對政府而言是一個巨大挑戰,IPO活動和通過股市的直接融資都已經有所減緩。」
幾乎可以說,散戶投資者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曾擁有像在中國這樣巨大的影響力。在上海和深圳兩個證交所,超過80%的成交量來自散戶,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僅有大約15%。
從2014年底開始,中國股市的泡沫越吹越大。當時決策人士高調談論加大股權融資的重要性,國有媒體也發表了一系列文章為市場推波助瀾。隨著股市日漸火熱,投資者以創紀錄的速度開設新的股票交易賬戶跑步入場,融資買入額也達到史無前例的水平。
然而,清算日的來臨也同樣讓人猝不及防。在市場開始暴跌的第一個月,上證綜指跌幅就超過了30%,最終的跌幅高達49%。為了避免股市崩盤波及已經創25年來最慢成長的經濟,政府允許數以百計的上市公司停牌,禁止大股東減持,還要求國有機構買入股票救市。
中國股市的動盪還波及到全球,聯儲會主席耶倫去年9月份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市場不穩。
政府出手托市正是在北京一家諮詢機構擔任金融分析師、今年28歲的張凱(音譯)不看好市場的一個理由。他將自己和父母在去年股市見頂前投入市場的150萬元人民幣(22.9萬美元)撤出大半,僅留下大約30萬元。
「我已經對股市失去了信心,」張凱說。「我以前認為,自己是在和許多沒有經驗的投資者競爭,而且因為我經驗豐富,所以我可以盈利。現在,最讓我失望的就是政府不斷的干預市場。」
家在杭州、從事網際網路金融的吳越天(音譯)對政府干預有著最切身的體會。他投資4萬元人民幣買入的一只股票至今還在停牌。現在,他將閑錢主要投資到本地的理財產品,回報率有8%到10%。
「我會小心謹慎,保持觀望,」吳越天說。
房地產熱
並非所有投資者都對投機交易敬而遠之。許多投資者從股市退出之後轉戰房市和大宗商品市場。隨著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越來越熱,深圳新房價格去年大漲62%,而鐵礦石、鋼材和雞蛋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今年早些時候也一度暴漲,然後在4月底開始回落。
瑞東金融市場的Steve Wang說,大宗商品價格的大起大落說明,中國的個人投資者仍然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但希望隨著時間的過去,他們的賭博心態能夠越來越淡。
「樹不會長到天上去,」他說。「股市也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