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航道系列報導三之三
小三通今啟航 大三通其勢難擋
【2001-01-01/經濟日報 記者 劉秀珍】
金門南星旅遊公司的海安號已經辦妥小三通手續,趕著在新世紀第一天,上午9時30分,為50餘名旅客的三天兩夜廈門遊揭開序幕。老闆何進諒說:「廈門方面已經同意我們去,但是我們很低調,只希望往後天天出團。」
何進諒組的旅遊團如果首航順利,將可在兩岸小三通中拔得頭籌。金門縣長陳水在原來也想打響小三通第一炮,策劃一個廈門探親團,但因頂著官方頭銜,首航廈門的過程比較曲折,在對岸婉拒1日前往的暗示下,只好改在元月2日上午8時30分啟程。
金門父老 渴望繁華
時程雖然晚一天,陳水在還是興致勃勃,「我們安排首航慶祝儀式,有舞龍舞獅、中央要員講話,確信不會有變數」。料羅港邊,陳水在站在慶祝金廈首航的講台下,說得意興風發。
講台兩旁,「金門廈門門對門,族同情同同安同」的對聯,大字上寫著小三通裡夾雜的鄉情與親情,以民族感情促小三通,與對岸「以通促統」的手法相當雷同。只不過,現在金門推動小三通,有更多經濟上的理由。
曾經屬於戰地政務轄區的金門,當年阿兵哥是消費的主力,金門開放旅遊觀光後,駐軍數目大減,一度熱鬧的市集也蕭條許多,即使是假日,金門的街道依然冷清。
做為金門父母官的陳水在,眼看這種景象,心裡相當著急。他說:「做為一個在地人,我們關心小三通帶給金門的經濟利益,遠高於中央第一考量的政治目的。」約有2.5萬人的金門,已歷經三年的經濟不景氣,「請原諒我們的自私」,陳水在有些為難,他說:「希望金廈趕快通航,繁榮金門的經濟。」
金門希望靠小三通,重振經濟生機。面臨全球景氣趨緩、企業外移的台灣,經濟危機更嚴重,經濟部長林信義直接了當地說,「今年要過苦日子。」
兩岸三通 經濟良藥
台灣的景氣衰退已是必然之勢,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最近三番兩次呼籲新政府,「再不大三通,台灣就完了」。因為大陸對台灣的磁吸作用,已使台灣在兩岸經貿往來的優勢逐步流失,延緩大三通,台灣優勢流失更快。
不只王永慶,其他企業也希望政府在大陸經貿政策上,不要自限於小鼻子、小眼睛的格局。台灣土地銀行金門分行經理王民偉認為,小三通是枝微末節,政治的考量多於經濟,當前的台灣,經濟上的問題包括大三通在內,遠比政治考量更重要,「否則台灣只有走向泡沫化一途」。
從小三通跨入大三通,立委王拓認為,只有大三通,對兩岸的經濟才有正面效益,兩岸今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三通的課題更無從迴避。立法院已要求陸委會,必須儘快提出大三通的規劃,但陸委會主委蔡英文說:「大三通的技術問題更多,涉及公權力運作的部分更廣泛,需要整體的規劃和協商。」
單向推動 未必無解
這表示,小三通不等於大三通,因為大三通涵蓋空運,其中牽涉的「一個中國」的國家主權問題,內容也更加複雜。然而,不論大小,「小三通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淡江大學大陸所所長張五岳認為,小三通實施初期固然是一項就地合法的工作,但光是制定商品、通航、人員進出等各項規定,就是一項大工程,幾乎也等於為將來三通可能碰觸的層面,事先預習一番。
性質上,小三通是只限金馬與福建地區的地域化措施,具有地方特色; 範圍上,大三通已經進入國際經貿往來的法律層次。張五岳說:「這使政府很容易制訂小三通的法源,但行之有年的小額貿易過於猖獗,不易管理。」相反地,大三通的硬體設施早已完備,管理容易,反而不易在兩岸關係中建構以國際往來為基礎的法源。
推動大三通將遭遇各種難題,兩岸僵局持續,更讓大三通的協商遙遙無期,不知何時啟動。不過,張五岳認為,談有談的通法,不談有不談的通法,正如台灣推動小三通,初期可先掌握「操之在我」的部分,大三通也相同。
1996年台灣規劃境外航運中心,就是以循序漸進的步驟,如擴大境外航運中心做簡易加工、開放貨物通關入境、設立經貿特區,推進大三通。交通大學副教授陳光華說:「現階段推動大三通,並非一道無解習題。」
張五岳認為,不論舊政府或新政府,兩岸的立場從來沒有一致過,每方都希望在互動關係中掌握主導權,但充分的善意,培養互信,卻是兩岸進一步啟動大三通的必要條件。
400年前,台灣先民為了生存,橫渡黑水溝東來台灣。進入21世紀,小三通的第一艘客船將在旭日中航向彼岸。時空易位,兩岸通航斷絕超過半世紀,這艘佇足歷史港口的船隻,是否可為兩岸帶來豐衣足食的未來?(完)
【2001-01-01/經濟日報/4版/綜合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