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5 00:00:00 【撰文/林 竹】
台灣於2013年2月開放銀行承做人民幣存放款業務, 各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利率愈推愈高,而到銀行開戶存人民幣的民眾也愈來愈多。隨著中國出現「錢荒」,今年台灣已有銀行推出1年期人民幣高利定存,利率上看3.2%,標榜只要存人民幣10萬元,1年後能拿回人民幣3,200元的利息。
這個利率看起來,比其他台灣的銀行同業人民幣定存利率2% ~2.5%高出許多,甚至已追上中國大部分銀行的定存牌告利率。不過,跳出銀行定存牌告利率的框框,中國從銀行、證券,到電子商城推出的各式「類定存」的理財產品,年利率卻是6%起跳。依此試算,同樣在中國存人民幣10萬元,1年後至少拿回人民幣6,000元的利息,比存在台灣多出1倍,加上人民幣長期升值的預期,難怪很多精打細算的投資人,早就跑到中國開戶,賺人民幣高利財。
只是台灣民眾到中國的銀行帳戶,一定要本人飛過去嗎?如果台灣人要去中國的銀行開戶,要準備哪些資料?和在台灣的銀行開戶習慣與流程有何不同?資金又要如何匯入、匯回?有什麼風險要注意?
曾在台灣銀行業工作,目前任職中國銀行業、熟悉兩岸銀行往來業務的廈門銀行零售業務部協理王汝民指出,中國銀行業主管機關—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為了阻止洗錢、人頭戶、詐騙等違法情事,台灣人若想擁有中國的銀行帳戶,必須攜帶台胞證,親自飛往中國,在銀行臨櫃辦理開戶。
前進中國開人民幣帳戶,雖然既可賺利差、又可賺匯差。不過,在中國使用銀行帳戶習慣, 與台灣明顯不同。有3項風險是在前往中國開立銀行帳戶前,一定要先了解的:
風險1》中國的銀行沒有存款保障:台灣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對每一名存款人,提供新台幣300 萬元的存款保障。但在中國尚未實施存款保障制度,這代表如果錢存在中國的銀行,一旦銀行倒閉,存款是拿不回來的。
風險2》結匯、購匯超過5萬美元,資金難以匯回: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個人結匯和中國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5萬美元的總額管制,若超過該額度,必須出示勞務所得、完稅證明等文件,證明超額部分是在中國境內的薪資或其他所得,才能匯出國外,若拿不出這些文件,錢就會卡在中國。
風險3》台胞證若過期,新業務無法開通:王汝民說,台灣人在中國的銀行開戶時,必須拿台胞證辦理,因此開戶前,應注意台胞證是否超過5年效期,以免延誤了航班與開戶行程,另外,開戶之後,也要注意台胞證的效期時間。若在開戶時,沒有申請開通買理財產品的服務,回台後才想開通,這時若台胞證過期,必須再跑一趟中國回原開戶的支行,重新跟櫃台確認資料。
到中國存人民幣,銀行定存牌告利率和台灣差距不大,可是從銀行、券商、保險公司、到做網拍的電子商務公司都推出短天期、利率甚至達10%以上的「理財商品」,這才是讓台灣存款族為之驚豔的熱銷貨。這種「理財商品」,又稱「浮動收益型產品」或「類定存理財產品」,投資門檻各銀行都是人民幣5萬元起跳,投資期限最短7天、最長350天,但「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依不同銀行、不同投資項目而有差別,有的年化報酬率4%~5%、有的可達10%~12%。
存款族只要在開戶時,完成風險評估測試,就可以直接在網路銀行上比價購買, 因為收益高、購買方式便利,所以不僅中國民眾搶購,台灣民眾也很愛。不過, 曾到中國銀行業授課的富域理財規畫顧問總經理、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 賴霓薽指出,這種類定存商品收益率雖然可觀,但有3大風險要特別注意:
預期收益率不代表實質收益率:理財產品投資天期愈長,收益率愈高,但此「預期收益率」是扣除管理費後可得到的最高收益,不保證一定能拿到這麼高的報酬。
投資明細不透明:「理財商品」主要是拿民眾的資金,去投資國債、金融債、地方票據等投資工具,有些產品說明書並未列清它的配置比率與投資明細,資訊不夠透明,投資前應詳閱產品說明。
有可能不保本:有些「理財商品」會在其收益類型上註明「非保本」,代表買這檔產品,可能會造成本金虧損,民眾投資前必須小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