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中藥學 紫蘇(發散風寒藥) (YouTube)

中藥學 第二十講   發散風寒藥:桂枝(二)、紫蘇、生薑1

22:50

紫蘇
 
下面第三味藥,紫蘇。紫蘇相對就要次要一點。紫蘇是一個唇形科的草本植物,因為它的葉片上有紫色的,尤其是它的背面,我們這個是它的正面,它的背面紫色很明顯。
李時珍認為這個蘇能夠疏暢氣機,當然是一家之言,紫是顏色,蘇是它的一個作用,當然這個可以幫助記憶

這個藥也是一個常用的發散風寒的藥,它也有一定的發汗解表的作用,它的功效直接就叫發散風寒了,這個好記。所以它可以用於風寒表證。作為治療風寒表證的發散風寒的紫蘇,它的作用是比較溫和的,它的發汗解表或者發散風寒的力量都不強,所以在臨床上一般是用於輕證。這個表證,表邪不盛,表證不重的這種情況下,比如有的輕微的感冒了,用紫蘇煎一點湯,或者紫蘇煎湯了加一點生薑、紅糖,民間的一些單方也相當有效。

當然這個特徵不重要,因為我們學的時候,它作用不強,我們去記它沒有多大的價值。紫蘇作為一個發散風寒的藥,它主要的特徵,就是聯繫到它後面的功效,因為它兼有行氣的作用,行氣消脹的作用。

如果說外感風寒除了惡寒發熱這樣一系列的風寒表證的症狀以外,還兼有氣滯的胸悶或者噁心嘔吐,那麼紫蘇的發散風寒和行氣的作用同時發揮。

就是外感風寒兼有氣滯,胸脘痞悶或者噁心嘔吐,所以今後學方劑學的時候,有一個理氣解表的代表方,香蘇散或者參蘇飲這一類,那麼裡面都用到了紫蘇,它都是因為兼有氣滯。
這就是把兩個功效綜合起來,來突出它的個性特徵,這一類的感冒在臨床上很常見。

因為現在的醫學在臨床上比如說感冒有一種類型把它稱為胃腸型的感冒,感冒以後不但有全身的症狀,而且同時伴有明顯的消化系統的一些症狀,比如說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或者食欲不振這樣一些症狀,紫蘇就相當於對一類兼有消化系統症狀的胃腸型的感冒,中醫把它叫做理氣解表

另外紫蘇,儘管我們在功效裡面沒有明確提出來,但是它和它的種子紫蘇子一樣,紫蘇子是在今後的化痰止咳平喘藥當中要介紹,它的種子叫做紫蘇子。紫蘇也和紫蘇子一樣,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是它不如它的種子,作用比較緩和、比較微弱。它也是可以聯繫起來作為它發散風寒的一個特點,所以外感風寒兼有痰咳痰喘,就是咳喘有痰,一方面用它來發散風寒,解除表證;另一方面用它的祛痰止咳平喘的這個功效來治療兼有的咳喘痰多。

所以剛才講的參蘇飲,這個方主要就是用於風寒咳嗽痰多的一個方,當然還配了另外一些解表藥和止咳平喘藥。我們知道,具體的方不瞭解,但是紫蘇作為一個發散風寒藥,它的基本特徵,它比較溫和,治療輕證,這個比較次要。

主要的是因為它兼有的兩個功效:一個行氣外感風寒兼有氣滯,胸脘滿悶這種有消化道症狀的比較適合;另外因為它能夠化痰止咳平喘,外感風寒常常又有咳喘痰多,這個時候用紫蘇也比較合適。因為在解表藥當中,同時又能祛痰止咳平喘的藥並不多,所以紫蘇在這一點也顯得很重要。所以遇到了這樣的證型,也是常用的一個藥。這是紫蘇在發散風寒方面它的應用和相應的個性特徵。

另外它又是一個行氣藥,行氣就是對氣滯的一個治療作用。我們今後要專門學一章行氣藥,行氣藥它行氣治療氣滯,氣滯涉及的臟腑主要就在脾胃和肝。紫蘇主要是在中焦,是在脾胃,所以這個中是一個定位,它行氣的定位;寬是它的一個效果,氣滯可以引起疼痛,可以引起脹滿,紫蘇它是偏於消除脹滿的,而不是偏於止痛的,所以把它叫做行氣寬中。主要消除了中焦脘腹的脹滿的這樣一個藥。所以它是這樣的一種行氣藥。所以紫蘇它不但可以用於外感風寒,兼有氣滯、脘腹滿悶、噁心嘔吐的;也可以用於單純的脾胃氣滯這樣的一個臨床常見的證候,用它來行氣消脹,這個胸脘滿悶。

它還略有一點止嘔的作用。所以脘腹滿悶、噁心嘔吐,紫蘇都能夠使用。當然這個脘腹滿悶、噁心嘔吐是一個症狀,能夠引起這種症狀的原因很多。

如果說是屬於寒證的,寒邪凝滯,氣機凝阻而不暢的,可以配伍溫中散寒的藥物,今後要學溫裡藥。

如果是胃熱而引起,它本身是一個溫性的但不強,也可以和清胃熱的藥,比如今後學的枇杷葉或者竹茹、蘆根這些既能清胃熱,又有止嘔的作用;或者有的本身既能清熱又能行氣的,比如說像川楝子;就是單純的清熱藥它也能配伍,治療胃熱引起的氣滯或者嘔吐。

飲食積滯,就配伍消食藥,幫助消化。如果說痰氣互結,就配伍化痰的藥。


孕婦如果胃失和降,在妊娠的早期往往形成了噁心嘔吐,這種叫妊娠惡阻,紫蘇也是能用的。所以它這個行氣寬中,它可以用於很多種原因引起的脾胃氣滯或者兼有噁心嘔吐的症狀。

在書上,此外,還談到了紫蘇能夠對於魚蟹中毒,可以使用。在過去的中藥教材上,在這個功效的後面還有個解魚蟹毒。我們現在沒有保留,什麼原因?紫蘇對於魚蟹中毒了以後,究竟它是一種特殊的解毒作用呢?還是因為中毒了以後本身就有脘腹脹滿、噁心嘔吐,它是來調和中焦、調暢氣機,緩解這些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的症狀呢?現在還不是很清楚。如果說是前者,它就有特殊的解毒作用,它應該說是解魚蟹毒;如果是後者,那是它的行氣寬中在魚蟹中毒當中的一種應用,那解魚蟹毒這個功效就不能成立。

當然現在真正在臨床上魚蟹中毒可能不是簡單吃一點紫蘇就行的,可能這個臨床價值現在不大了。一般真正臨床出現了這個中毒,馬上就得醫院去綜合治療,採取前面講過的一些急救處理的方法了,或者洗胃、輸液等等。不能單純的用點紫蘇,有時候會貽誤病機的。現在用紫蘇這個功效,有些是在烹飪魚類的時候把它作為一個調味品,加在裡面。比如說有的人有的地方吃那個生魚片,吃海鮮也用點生的紫蘇葉。比如說現在日本吃那種日本料理,吃生魚片的時候往往都有生的紫蘇葉,可能與這個也有關,當然也與它的調味,本身芳香有關。所以解魚蟹毒,這個功效我們就沒有再保留。後面在此外裡面,談到了魚蟹中毒的時候,在臨床作為一種輔助的手段,也是可以採用,這個就供大家參考。

紫蘇在用法裡面就是要注意一點,紫蘇的葉一般稱為紫蘇,或者就叫蘇葉或者紫蘇葉。另外它的莖就稱為蘇梗,或者叫紫蘇梗。這兩者之間有一些區別。發散風寒主要是紫蘇葉,紫蘇葉既能發散風寒,而且也有比較好的行氣寬中的效果,所以兩方面它都可以使用。而紫蘇梗作用就更加平和,所以它是一個微溫的,溫性很不明顯,它沒有發散風寒的作用,所以一般在治療風寒表證的方當中,基本上不用紫蘇梗。它有比較緩和的行氣寬中作用,所以往往是用於氣滯胸悶,或者孕婦出現了噁心嘔吐或者氣機不暢,因為它作用非常的溫和,比較平和。但是就行氣這個功效來說,紫蘇葉還是強於紫蘇梗的,只是紫蘇梗只有行氣寬中的功效。特殊的使用注意沒有,都是共性的東西,所以我們就不再介紹了。


生薑  34:43
 
下面生薑,生薑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調味品當中的。這個生就是新鮮的意思。
我們今後在溫裡藥當中還要學乾薑,生薑和乾薑不僅僅是一個是新鮮的一個是曬乾的,它本身還有很多其他的區別,我們講乾薑的時候再講,在後面來講。不完全是,生薑曬乾了以後不能稱為乾薑。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裡面就說,“荊州有好薑”,就是湖北地區,“蜀中薑也好”,就是四川地區也有很多好的薑,但“俱不能作乾薑者”,但這些薑不適合作乾薑,但他沒講道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面,生薑、乾生薑和乾薑,是三味藥,這個很有道理。我在講乾薑的時候再來說明這個原因,它不簡單是曬乾了就是乾薑,新鮮的就是生薑。但在這裡的生是新鮮的意思。

生薑作為一個發散風寒的藥,基本功效發散風寒。它和紫蘇一樣,發散作用也是比較微弱,一般也是用於輕證。比如說有的淋了雨有一點輕微的外感,吃一點薑湯,也可以和紫蘇配伍在一起,這一點和紫蘇很相似,但更多的是因為它作用不強。作為其他發散風寒藥的一個輔助,所以在很多辛溫解表的方當中,最後都有生薑。比如說桂枝湯裡面也有生薑,其他很多方都有。它作為一個輔助的發散風寒的藥物來使用。

當然如果說外感風寒又有胃寒嘔吐,它也可以調理中焦,它也可以適合於有脾胃症狀的這種感冒。但由於生薑在這方面,它個性特徵不是很鮮明,它常常不是作為一個解表的主要藥來使用,所以它的個性特徵我們不強調、不要求。要說有一點,一個就不強,和紫蘇一樣,作為治療輕證,或者作為輔助。

另外對中焦有表現的這類的風寒感冒,它也有一定的意義。記住了紫蘇,生薑不難理解。但原則上生薑是一個比較次要一些的藥,很多時候把它作為藥引子來對待。因為藥店裡面沒有,患者自己去加,次要的藥。我們這裡大家就不管它了。第二個功效溫中止嘔,嚴格的講對於生薑,溫中和止嘔是兩種並列的功效。它既能溫中,又有止嘔的作用,當然通過溫中它可以緩解胃寒的嘔吐,那麼這個又是一個因果關係。但更主要的溫中和止嘔是一個並列的關係,並列的關係就是兩者分別是獨立的功效。所以如果作為一個獨立的功效,生薑溫中就是它能夠消除中焦的寒邪,中焦的寒邪就是在脾胃,所以它的應用,我們書上是用於胃寒證。但是準確的講,它應該用於脾胃有寒或者脾胃虛寒的病證。不但是胃,包括了脾。因為它是中焦,用於脾胃寒證或者脾胃虛寒證。脾主運化胃主納受,脾胃有寒就出現了食欲降低、納食減少、消化不良,甚至於腹瀉便溏,也可以出現噁心嘔吐,嚴重的還可以出現腹痛。因為寒邪凝滯,不通則痛。脘腹冷痛。出現了這樣一些脾胃的寒證,都能用,生薑都能用。

如果食少的,消化不良的,就可以配伍消食的開胃的,今後要學習消食藥;如果是腹瀉的,可以配伍除濕止瀉的;如果是胃痛的可以配伍溫中止痛的,在溫裡藥當中,溫裡藥配伍溫中止痛的;如果是胃寒,寒凝氣滯的,可以配伍行氣消脹的;如果是虛寒證,脾胃的虛寒證,就可以配伍補氣藥,比如說人參、黨參、白朮這些就是既補虛又祛寒。所以它應用實際是非常廣泛,但實際上它都作為一個比較次要的藥物,因為它和以後要學的乾薑比,它的溫胃作用也是要弱一些。所以寒邪比較重的,就用乾薑。

另外中焦有寒,既能溫中,又能行氣的,比如說以後的砂仁、白豆蔻這一類,寒凝氣滯的更多的可能就用它,既能溫中,又能行氣的。如果說既有中焦有寒,又有腹瀉的,有很多既能溫中又能止瀉的藥,比如說以後還要學補骨脂這一類都屬於這種情況。當然吳茱萸雖然不能直接止瀉,但它能夠有效的緩解這種腹瀉。疼痛,胃寒疼痛,像吳茱萸、高良薑它既能溫中又能止痛。所以這個往往生薑都顯得比較次要,但它完全可以用,它很廣泛,但它往往不作為主藥。所以把這嘔吐證分開,嘔吐可能是胃寒引起的胃氣上逆,這樣子溫中止嘔就是一個因果關係。它通過溫中散寒,有利於緩解嘔吐這種症狀。但是對於生薑,它治療嘔吐很廣泛,實際上它的止嘔是一個獨立的功效。中焦有寒引起的它很適合,是最佳適應證,溫中和止嘔同時發揮治療效應。如果不是中焦有寒,而是其他原因。

生薑是一個應用十分廣泛的止嘔藥。古代主要是孫思邈開始就把生薑稱為了“止嘔的聖藥”。書上應用二的第四行“嘔家聖藥”,治療嘔吐的患者一般都能用。胃寒能用,胃熱同樣能用,配伍清胃熱的藥。就像剛才講紫蘇談到的竹茹、蘆根這樣的一些藥配伍以後能夠治胃熱;胃虛的配伍補脾胃的;妊娠嘔吐也可以適當用。現在有的人乘車坐船,暈車暈船認為生薑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所以它這個主治的範圍是非常廣的。止嘔是一個單獨的功效,是生薑比較特殊比較重要的。

另外就是溫肺止咳,相當於它的第四個功效了。肺寒咳嗽,不管是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或者是裡寒證,寒邪犯肺,生薑都可以使用。但是實際上也是作為輔助藥物,所以在這方面它都沒有明顯的個性特徵。所以對於生薑,大家實際上記住了功效這十二個字,應該說在應用方面沒有很特殊的內容了。除了在止嘔方面,它應用比較廣,包括熱證都可以用以外,其他都是一般的常識性的。所以看來生薑60頁這麼一大頁,實際上屬於我們真正要掌握的內容可能不到20個字。在前面的內容當中,因為發散風寒的藥,辛溫解表歸肺經,它溫中是脾胃,所以歸經這些都是迎刃而解的問題。

在用法當中,主要就是談了一個生薑汁,就是生薑壓榨了以後取它的汁液可以急救昏厥。這要適當的注意,當然也可以用來止嘔,止嘔如果把它煨了以後的煨生薑或者叫煨薑,那麼它溫中止嘔的效果認為也會好一些。另外它的使用注意也是常規的,也是共性的,沒有特殊記的必要,不記也能夠把它說出來。因為它是溫熱的藥,熱證不宜使用。當然它也是發散風寒,你加上汗多不能使用,傷津液的不能用,書上沒有的,寫出來完全是正確的。這是關於生薑的情況。另外在參考資料裡面,還談到了生薑皮,就是生薑表面的根莖外面的表皮。那個表皮就作為一個利水消腫的專藥。但是傳統認為它藥性不但不偏溫,還偏於寒涼,這個一直就這樣定的。是不是真正很寒涼,有沒有用它來清熱?但是我們保持前人的。大家知道這個是個附藥,在參考資料裡面不要求。所以以後在一些方劑當中,利水退腫的比如說五皮散裡面就有生薑皮,它沒有發汗解表,也沒有溫中止嘔、溫肺止咳這個功效,就是一個利尿消腫的作用,很簡單。這個作為一個常識性的瞭解。這節課就介紹這樣一些內容。    

中藥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