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第二章:心血不足與心神不寧

李大夫講中醫:游歷身體的江湖  作者:李杰

第二章:心血不足與心神不寧

[日期:2013-03-13]

  心主 血脈和心藏神這兩種功能是相互影響的。首先心主血脈的功能受到心神的主宰,例如人准備跑步了,但還沒有真正開始跑的時候,心率和血流速度已經開始明顯加快 了,也就是常說的“緊張了”或者“進入狀態了”,這種變化顯然不是運動的結果,而是心神支配心主血脈功能的明證。同時,心神又必須得到心血的濡養才能正常 的工作,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勢必會出現精神恍惚、思想難以集中、記憶力減退、失眠、噩夢紛紜等心神不寧與虛弱的表 現,實際上,我們可以通過傳統的生脈散、天王補心丸、復方丹參滴丸這樣一些方劑來進行調養,這些經典藥方在改善失眠、健忘、心神不寧等症狀上就有很不錯的 效果。

  至於中成藥的復方丹參滴丸,作為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速效便攜藥物,已經幾乎成為每個家庭的必備應急藥品。它是在現代高科技條件下提取中藥的有效成分再加入適量冰片而制成的新型純中藥滴丸劑。

  另外,每次出現總會被老百姓傳的神乎其神的“髒躁病”——精神恍惚,常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至言行失常,哈欠連天,像神靈附體了一樣,治療這種病的經典方劑就是甘麥大棗湯,就是通過滋心陰、養心血起到治療作用的。

  甘麥大棗湯為補養安神之劑,以甘草、小麥、大棗為組成。有養心安神,柔肝緩急的功效,主治髒燥病。其中甘草、小麥、大棗合用,甘潤滋補,養心調肝,共奏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之功。

  髒躁一證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

  “婦人髒躁,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與現代醫學的神經官能症、癔症或更年期綜合征類似,也就是我們日常說的“神經病或者精神病”,小小一個甘麥大棗湯,治療此類疾病,療效很是不錯。

   2003 年曾經治療這樣一個女病人,47歲。來的時候主訴頭暈心煩,坐臥不安,失眠,噩夢紛紜,納呆胸痞,非歎息大哭後才覺舒適。前幾日發現先生外出歸家後襯衫上 有一唇印,一頓大鬧後症狀加重,哭笑無常,尋死覓活,全家不得安寧。舌黯紅,苔黃膩,脈弦數。此為髒躁病。乃因肝氣郁結而化熱生痰,心之氣陰兩虛心神失養 所致。乃用以甘麥大棗湯合黃連溫膽湯加味:小麥100克,甘草10克,大棗5枚,柴胡12克,黃連10克,姜半夏10克,陳皮15克,茯苓15克,白術 15克,竹茹15克,膽南星10克,枳殼15克,太子參30克,麥冬15克,炒棗仁50克,一日一劑,水煎服。6劑後,患者睡眠好轉,歎息哭泣次數大減, 效不更方,擊鼓再進,連續服用35天以後,完全治愈。

  讀清代徐彬《金匱要略論注》論甘麥大棗湯雲:

  “小 麥能和肝陰之客熱,而養心液,且有消煩利溲止汗之功,故以為君;甘草瀉心火而和胃,故以為臣;大棗調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為佐。蓋病本於血,必為血 主,肝之子也,心火瀉而土氣和,則胃氣下達。肺髒潤,肝氣調,燥止而病自除也。補脾氣者,火為土之母,心得所養,則火能生土也。”

  而溫膽湯方中姜半夏降逆和胃,燥濕化痰;黃連和竹茹清熱化痰,止嘔除煩,枳實行氣消痰,使痰隨氣下;陳皮理氣燥濕,茯苓健脾滲濕;姜、棗、甘草益脾和胃,協調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化痰,清膽和胃以安神明之效。

  而湖 北名醫熊魁梧先生認為,治療髒躁病,安神至關緊要。從張仲景甘麥大棗湯分析,方中大棗、小麥即是安神養心之品,只有靈活選用安神藥才能使髒躁病人的情緒穩 定。熊先生慣用棗仁炙遠志,從不用收斂安神藥如龍骨、牡蠣、五味子之類等,所以我們學習而用之,只安神不收斂,見其效可謂立竿見影,可見熊先生所言不 虛。

  還有 種很常見的疾病——西醫所言的更年期綜合征,乃指婦女停經前後卵巢功能衰退至消失,內分泌失調而導致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如潮熱面紅、自汗盜 汗、心煩不寧、失眠多夢、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等。我們一般也用甘麥大棗湯加味治療,有良好的調節和改善作用。若見心煩不寧、失眠多夢加太子參、 麥冬、柏子仁、夜交籐;若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加枸杞子、蓮子心和二至丸。一般吃到兩周就有效果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