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夫講中醫:游歷身體的江湖 作者:李杰
第一章:不可分割的身體
[日期:2013-03-13] 來源:網路轉載 作者:李杰
前幾年曾經在門診看到一位20歲左右的小伙子嘴唇紅腫,連同左半邊臉也腫了起來。據小伙子講,自己平時沒事時喜歡用鑷子拔胡須,沒想到這次拔胡須後第二天嘴唇就開始紅腫,後來就成了這樣。皮膚科的大夫對他解釋說這是由於拔胡須引起的皮脂腺細菌感染。
我們 知道,胡須有毛囊、皮脂腺等皮膚附屬結構,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血管。如果在拔胡子時損傷了皮膚、毛囊或皮脂腺,附在手上或臉上皮膚表面的細菌就會乘虛而 入,引起毛囊炎、皮脂腺炎,導致嘴唇甚至面部腫脹,所以人的鼻唇部位在醫學上稱為“危險三角區”。如果隨意拔胡須,細菌感染有可能引起腦膜炎或膿毒敗血 症,十分危險。在這裡“牽一發而動全身”絕非戲言,還真出現過因拔胡子引發膿毒敗血症而死亡的案例。
這種病在中醫外科叫“走黃”,是很危險的。許多人會不明白為什麼人體會如此脆弱,拔胡子這點微不足道的事竟然能“放大”到腦膜炎或膿毒敗血症?我們中醫對人體和疾病有著特殊的看法——整體觀念。
中醫 認為,人的身體具有統一性,是以五髒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腑髒,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五髒是代表著整個人體的五個系統,人體所 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這個系統之中。人體以五髒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系成有機的整體,並通過精、氣、 血、津液的作用,完成身體統一的機能活動。
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的身體
中醫 學在整體觀念指導下,認為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一方面依靠各髒腑組織發揮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則又要靠髒腑組織之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比如肺與大腸的 關系,肺氣的肅降,有助於大腸保持傳導功能;而大腸傳導正常,又有利於肺氣的肅降,否則可能會出現胸悶氣阻或便秘等,兩者相輔相成達到一種平衡。所以中醫 說“肺與大腸相表裡”,生活中咳喘的病人若大便不通,則症狀加重。反之,肺有毛病了,也容易導致大腸不適。那麼中醫通過這種肺與大腸相表裡的整體觀念,可 以推測,潤肺化痰的藥,一般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中醫 典故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北宋徽宗時的宰相蔡京因大腸秘結不通,痛苦異常,雖經御醫調治,然病情毫無好轉。原因之一,是蔡京忌諱使用瀉下藥——大黃,怕損 傷正氣。眾醫皆感束手無策,於是有人推薦既懂醫理又做朝官的史堪為其診治。史大夫沒有什麼名氣而且官職很小,導致出診時還被蔡家看門人輕視之而不報。入室 後,史堪詳細切脈診查一番,並不給處方,而是對蔡說:“給我二十文錢即可。”宰相感到莫名其妙,半天沒有反應。最後還是叫人給了史堪二十文錢,史堪便囑人 買回中藥紫菀30克,當面碾成粉末,叫蔡京調水服下。蔡京服藥後不久,其腸“須臾遂通”,立即見了奇效。宰相大人驚喜萬分,定要史堪講明道理,史堪笑道: “這很簡單,肺主氣,腸乃肺之傳導之官。由於你所患的大腸秘結不通是由‘肺氣失宣’造成的,現用紫菀給你清理肺氣,這樣大腸也就隨之通達,所以藥到病 除。”
中醫認為除了髒腑間的相輔相成,有的髒腑則要通過相反相成的制約作用才能維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比如中醫認為脾為髒,屬陰,喜燥惡濕,得陽始運;胃為腑,屬陽,喜潤惡燥,得陰始安。脾之與胃,一髒一腑,一運一納,一潤一燥,一升一降,既相互依賴、制約,又相反相成。
曾經 治療過一個女病人。27歲,三年前患失眠證,整個晚上都沒有辦法入睡,痛苦異常。剛開始,看中醫吃了很多養心安神、交通心腎的中藥沒有什麼效果,而且還日 漸加重,再過幾個月竟然煩躁不思飲食,晝夜輾轉。一開始吃點安眠鎮靜的西藥還可勉強入睡,後來這三年百藥無效。來看病的時候症狀是心煩,口干苦,總覺得胃 很難受,有東西堵在胃脘部。吃點東西還容易嘔吐,大便干結,常幾天不解,舌紅苔黃,脈弦。仔細分析,雖然這個病人主訴是失眠,但其“胃脘之痞”,就是病人 自己說的胃很難受總覺得有東西堵在胃脘部的這種症狀,也不可不重視。中醫認為,脾胃相當於中國版圖中的中原,起著“居中央,控四方”的樞紐作用,斡旋髒腑 陰陽氣機,若脾胃不和則升降失司,樞紐廢弛,則百病自生。胃在中醫裡面認為正常的生理反應應該是“降”,如果胃腑不降,濁氣上泛就要上擾位於頭面“首腦” 部位的“清竅”了。“總司令”被騷擾,當然會失眠而煩,所以《素問·逆調論》說:
“胃不和則臥不安。”
方用:法半夏12克,黨參、炙甘草、黃芩各10克,大黃5克(後下),炒枳殼15克,干姜、黃連各6克,大棗5枚(擘)。3劑,每天一劑,水煎服。
三天後病人復診說吃藥兩天後,痞滿煩躁、便秘等症狀大減,覺得通體舒泰,好好地睡了一覺。效不更方,再上方5劑,藥盡證除,不寐告愈。此醫案是靈活運用中醫的整體觀念和相反相成理論來治療的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證。
處方中的半夏瀉心湯是醫聖張仲景為治療脾虛挾痰之“痰氣痞”而擬定的,故《傷寒論》第149條有言: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宜半夏瀉心湯。”
這首本不是治療失眠的方劑,通過對“胃不和臥不安”的理解還有脾胃功能升降的相反相成,記得當時,一副藥價格是5元2角,7副藥就把中西醫束手無策的“疑難病”完全治愈。
總之,每個髒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體活動下的分工合作、有機配合,這就是人體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在認 識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狀況時,中醫學也是首先從整體出發,將重點放在局部病變引起的整體病理變化上,並把局部病理變化與整體病理反應統一起來。一般來說,人 體某一局部的病理變化,往往與全身的髒腑、氣血、陰陽的盛衰有關。由於髒腑、組織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聯系、影響,決定了在診治疾病時,可以通過面 色、形體、舌象、脈象等外在的變化,來了解和判斷其內在的病變,以作出正確的診斷,從而進行適當的治療。
局部與整體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治療局部病變時,也必須從整體出發,采取適當的措施。如心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裡,所以可用清心熱瀉小腸火的方法治療口舌糜爛。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所言:
“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靈樞·終始》中說: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
都是在整體觀指導下確定的治療原則。
中醫 針灸裡面有四句口訣:肚腹三裡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這正是“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整體觀念的體現。比如“面口合谷收”, “合谷”就是指合谷穴,位置在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間,拇指食指像兩座山,虎口似一山谷,合谷穴在其中,故名合谷或虎口。中醫認為此穴主治高血壓、哮喘、頭 痛、扁桃體炎等。對於屬於面口的疾病,就要用“合谷收”。
按壓此穴,對牙疼、三叉神經痛、耳鳴、耳聾、鼻炎、耳鼻蓄膿症、扁桃腺炎、視力模糊、肩背神經痛、窒息、虛脫(此穴位刺激性強,所以有時用於急救)、神經衰弱等症都有一定的調理保健效能。近年發現本穴針灸、按壓等還能治療一些婦科的如痛經、閉經等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