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00年12月8日 星期五

《社論》台灣主權信用評等展望轉為負向的檢討

《社論》台灣主權信用評等展望轉為負向的檢討

【2000-12-08/經濟日報 社論】

繼「經濟學人」雜誌指出我國可能發生金融風暴,美國「商業周刊」報導我國金融體系逾放比可能已達到15%,美國「紐約時報」對企業大舉出走西進感到憂心之後,標準普爾公司又將台灣國家主權信用評等展望由原「穩定」調整為「負向」。消息傳出,儘管官員一再出面解釋及保證,外國新聞媒體及信評機構密集式對我國財金情況的負面報導及評價,確已重挫了國人對國家經濟,包括股市及匯市的信心。

平心而論,自從政府決定引進資產管理公司處理國內金融機構不良債權之時起,國人就應該瞭解這就是國際性商業利益介入我國不良債權問題的開始。正如「商業周刊」所形容的,「全球最大不良債權蒐購公司已如兀鷹般降臨台灣」,其結果將是我國不良債權金額估計節節升高,國際對我國之信用評等隨國際媒體之喧囂持續向下調整,國際機構也可能更進一步要求我國政府從嚴認定不良債權。雖然財政部於本月5日邀請中央銀行開誠布公地說明了隱藏性逾放數字及逾放比率,認為本國銀行的平均逾放比率最多僅8.39%。但次日美國排名第一的投資銀行高盛公司又發布新的估計,認為台灣整體金融體系逾放比率,應已達17%,整體逾放金額約940億美元。看來一場對我國金融機構逾放比率之爭,將會如羅生門般持續地上演。不管是誰對誰錯,對我國國際信譽都將是一場打擊。難怪已有人認為此舉有可能是國外公司故意看壞國內景氣,藉此以利低價收購國內資產。

不過,此次標準普爾對我國主權信用評等展望調整為負向所持之理由,若仔細予以觀察,應不難瞭解它是善意的,因為它並未調降我國長期及短期評等,將其維持在AA+及A_1+的高檔,只是評等「展望」改為負向,代表台灣未來有被降等的可能,具有警告的意思。依分析師的說法,二個月前標準普爾才發布台灣主權評等及展望維持不變的消息,但觀察近來台灣政經不確定壓力升高,強度已達評等展望調為負向的地步,如銀行體系的問題、財政赤字擴大的問題、稅制的問題、立法與行政部門不能解決政策懸宕與癱瘓的問題,甚至政府對經濟產業管理能力也有問題等等。總體而言,標準普爾的評語有其客觀的依據,也相當地平實,我們應予肯定並虛心接受。尤其有關政府對經濟產業管理能力的質疑,其中潛藏著資金外流的危機,值得政府以更嚴肅的態度來面對與處理。

近一、二個月來,我們應可以由新聞報導很清楚地感受到,台灣正瀰漫一股前所未有的新的中國大陸熱。某些過去投注鉅資到大陸的企業界人士,已公然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立即三通及評估戒急用忍的全面鬆綁,而且進一步地進行對大陸投資。政府的公權力對大企業、對大陸投資的台商似乎已蕩然無存。風吹草偃,大企業如此,中小企業及個人更不落人後,國人往大陸置產、買股票、開旅館、蓋醫院,甚至到大陸興學等等,台灣商人、民眾之往返台港、台澳絡繹不絕。能使台灣經濟快速空洞化的資金外流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看不到的可能只有我們的官員。雖然仍有不少外商在商業利益驅使之下,對台灣企業西進持樂觀其成的態度,但從國家信用評等的眼光則看得清清楚楚,瞭解其後果是什麼。希望標準普爾的提醒,能及時喚起政府正視資金外流的嚴重性。

我們也慎重呼籲我們的立法委員諸公,執政及在野諸黨,能摒除一黨之私,不要意氣用事,立即解決立法與行政部門仍不能解決的政策懸宕與癱瘓的問題。我們深信,要維持我國主權評等之不墜並不困難。只要立法與行政部門開誠布公共同為國家之未來努力,政府並能以毅然的態度執行其公權力,及時適度規範對大陸投資,建構國家經濟金融之安全網機制,防止無底洞的資金外流,則標準普爾所擔憂的其他問題,如銀行呆帳、財政赤字等問題,亦可隨台灣經濟、股市之回復動力而迎刃而解。

【2000-12-08/經濟日報/2版/經濟要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