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85年3月28日 星期四

海外看中美兩大金融風潮


【1985-03-28/聯合報 本報紐約記者 盧世祥】

春節前後,國內由於「十信」案,引發一連串金融和工商業風潮,迄今餘波盪漾。

無獨有偶,美國三月初也發生一件金融風波,俄亥俄州有七十二家金融機構因之停業,並導致國際美元及金價短暫動盪。兩案雖因國情不同,制度有異,難以做直接比較,但在國內亟思建立金融預警及存款保險制度之際,試就兩案前因後果略做分析,或有可供參考之處。

金融風暴無獨有偶「十信」案的來龍去脈,國內讀者知之甚稔,無待此處再表。美國俄亥俄州的金融風潮,起於辛辛那提市一家受州政府管轄的「家庭儲蓄銀行」(Home State Savings Bank)投資佛羅里達州一家證券經紀公司。這家經紀公司由於涉嫌詐欺,三月四日被勒令停業,「家庭儲蓄銀行」對這家公司投資甚多,連帶可能受損一億美元。

存款人乃於三月六日起連續三天向該行擠兌,提走九千萬美元。這家銀行雖有存款保險,但承保者並非「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而是私營的「俄亥俄存款保證基金」。

存款人的擠兌不僅擠垮這家銀行,該行於九日宣佈倒閉,連帶使總額只有一億三千六百萬美元的保險基金岌岌可危。

雖然基金十三日獲准增資九千萬元,參加這個基金的七十一家儲貸會(S&L)十四日一天之內仍遭到大量擠兌,金額達一億一千五百萬美元。俄州州長遂下令這些儲貸會十五日起停業,申請「聯邦儲貸保險公司」(FSLIC)的保險,或進行合併,國際金融市場十九日在略有誤解的情況下做出過度反應,美元暴跌,金價則一日內每盎斯暴漲近卅六美元,截止三月廿四日,這些儲貸會仍只有少部份復業。據金融界人士分析,絕大部分儲貸會由於規模小,無法加入聯邦保險系統或合併,短期內恐難復業。都有過度投資現象比較國內外這兩大金融風潮,肇事者都有過度投資或集中授信的行為。國塑與十信的關係有如「自己人」,金庫相通對其資金挹注予取予求。俄州這家儲蓄銀行對佛州證券經紀商的投資,總值亦達六億美元,對一家資產十四億美元的銀行而言,將近一半資產投入單一事業,焉得不出事?

俄州金融管理當局在風波中受到極大的指責,負責人並因此丟掉烏紗帽。但是,出事銀行過度投資的行為,一九八二年九月曾被當局發現,去年中並擬出改善之計,以期中止雙方不正常的關係,原預定今年五月實施。可惜罪魁禍首的經紀商三月一日已因涉案被勒令關門,全部計劃乃功虧一簣,相形之下,十信的違規經營,民國六十八年立法委員石九齡等即曾提出質詢,其後數年財金當局亦曾採取匡正措施,可惜主管官員心存姑息,或至少是為德不卒,終使十信主持人變本加厲,情況益發不可收拾。

防範措施過猶不及其次就金融風潮形成而言,俄州案件是由經紀商拖垮銀行,殃及存款保險公司,導致七十一家儲貸會被擠兌,州政府事後出面救急。「十信」案情況略有不同,十信於二月九日被勒令停業三天,隨即引發擠兌,並波及其他。十信經營不善有今天的困境固然咎由自取,但主管當局數年來未能有效制止其違規經營於先,採取激烈措施引發擠兌於後,過猶不及,此之謂也。按金融機構,遇有風吹草動,只要存款人對其信心稍減,即有被擠兌之虞。財金當局在擬對十信採取「斷然」措施前,即應預見其可能連鎖反應而有週全之計。不幸,整個社會卻因此項疏漏而付出重大代價。民營存款保險爭議至於風潮的影響,俄州案件產生橫面連鎖反應,影響似只限於金融界;國際金融市場雖於十九日忽生劇變,但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伏爾克發表聲明後旋即平息。目前州議會已成立專案小組調查其中有無官商勾結情事,部份存款人權益受損亦正徐謀善後之計。其中制度方面受到檢討,最主要是存款保險制度宜否維持目前的公民營並存雙軌制。持否定意見者以本案為例,認為私營存款保險公司資力不厚,監督不週,應即把聯邦保險擴及全部存款機構。持肯定意見者則以在民營存款保險制度下,金融機構業務較具彈性,目前流行的NOW(付息支票存款)帳戶及浮動比率房屋抵押貸款,皆此制度下產物,俄州案顯示此制度固應檢討,卻不必因噎廢食。

存款保險制度十年前國內修正銀行法,曾增列這方面條文,如今姍姍來遲,總是聊勝於無。有了這個制度的好處,一方面是金融機構多了一個一年兩次來進行業務檢查的單位,真的碰上「亞信」或「十信」案,存款人固然較有保障,保障的代價更可不必像現在這樣由國庫承擔。

但「十信」案使台灣社會付出慘重代價,值得檢討的恐怕還是一些老話題,只可惜多年來做得少說得多罷了。首先是關係企業的問題,國泰集團生意幾乎從第一級產業做到第三級產業,有如花旗銀行兼營IBM、GM再加可口可樂。集團企業不應挾自有的金融力量兼併別人或壟斷市場,關係企業內部交易應受節制。金融機構負責人不得兼營其他事業等等,都不是新話題,多年來卻像台北鐵路要地下化一樣「知易行難」,即使知道問題也受制於「無力感」。銀行體制亟待改革當前國內銀行制度的落伍不合時代需要也是老掉牙的話題,它們只能提供工商業三分之二資金,其餘須由廠商求助員工存款或黑市。要在國內經濟快速發展中舉出落後部門,銀行業當之無愧。這個行業是必須「改革體制」了。

最後,國內金融業者應來點心理建設。預警制度和存款保險制度即或建立,如不能認真執行,擠兌事件不免重演。俄州案從發現弊病到發作拖了兩年半,十信案拖了五年,並非不知病情而無預警,癥結都在主管官署未果斷矯正。更重要的是,金融機構信用第一,必須正派經營。如果心存投機,又要從事以信用為第一生命的行業,欲其不潰敗,真是戛戛其難乎。(三月廿四日於紐約)

【1985-03-28/聯合報/02版/第二版】


1985儲貸危機
1985十信危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