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84年4月8日 星期日

1984-04-09 龍發堂傳奇

 龍發堂傳奇 精神病患餵豬餵雞 行為治療奇蹟奇景

暮鼓晨鐘佛心普渡.二百多人開飯場面壯觀 醫界驚訝紛往參觀.高醫獲得補助進行研究

【本報記者 常誠容】
【1984-04-09/聯合報/05版/】

一群來自台北參加高雄「法律與精神醫學討論會」的精神科醫師,昨天和前天到高雄縣路竹鄉訪問了「龍發堂」。對這家宗教善堂收容兩百多名精神病患者的事蹟,十分稱奇。

龍發堂收容精神病患前後五年,過去很多人譏笑住持開豐「僧不像僧」;佛教界人士也認為龍發堂開闢養豬場養雞場,破了殺戒,根本不是「佛門弟子」,醫界過去曾有人在參觀後大加批評,認為與精神醫學背道而馳。但如今,醫界已對它有了某種程度的包容與讚賞。這一年多來,高雄地區很多精神科醫師在參觀過之後,承認龍發堂做的是「民俗醫療」,而且合乎「人道主義」。有些醫科及護校學生也前往參觀。高雄醫學院精神科得到國科會的補助,正在龍發堂進行為期兩年的民俗精神醫療研究工作。

高醫精神科主任文榮光說,龍發堂雖然是「士法煉鋼」,但有很多做法頗符合現代醫療的觀點。像住持開豐的慣例,是將剛送來的病人先送到觀察室數天,然後讓他們到養雞場養雞,以及到養豬場餵豬。開豐認為雞叫豬叫的聲音可以「治病」

文醫師說,分裂性精神病患者常有幻聽、幻視及幻想症狀,餵牲畜時豬張著大嘴,雞咯咯的叫,這都是很強的刺激,會「壓」過病人的幻覺,使他暫時平靜下來。

台大教授宋維村前天參觀龍發堂時,也認為許多做法頗符合現代醫學「行為治療」的原則。

龍發堂的「開飯」,是一項壯觀的大事。兩百多名穿僧衣的精神病患魚貫進入飯廳,十人一桌,第一次敲鐘,他們坐定合十,第二次敲鐘端起碗,第三次則是開動,奇妙的是這些原來奔走街頭,在家亂吵亂嚷而被途到龍發堂的患者,都能乖乖地聽鐘聲行事。

文榮光說,現代醫學中的「行為治療」,起源於巴夫洛夫的一項動物實驗,狗見了食物會流口水,他先是搖鈴再餵狗,到後來,狗祇要聽見鈴聲,不必見到食物就會流口水,他認為,在龍發堂,鐘聲就等於住持開豐,鐘聲的權威已凌駕一切,患者因而有「制約」行為。

病人在經過養雞養豬等「治療」後,病情會更穩定,此時他們就被送到成衣加工廠做車衣鈕、釘商標等工作。在加工廠的病患多數外觀和正常人差不多,很少見到像一般醫院長期服藥、眼神呆滯的病人。

開豐說,養兩百多人,吃飯都是問題,根本不可能給他們吃藥,他也不知道為甚麼病人會乖乖的,勉強的解釋是一種「感應」。

在現代精神醫療中有「職能治療」,即教一些手藝,讓病人由工作中得到安寧及訓練專心。文榮光說,開豐的養豬、養雞、成衣加工完全符合「職能治療」的原則,這一點他很佩服。

病人不吃藥卻能聽話,很多精神醫師覺得不可思議。在國外,不少研究都指出,同樣的病,自然是服藥的一組情況較好。高醫將在明年把這個項目列入研究,將比對龍發堂和一般精神病院慢性患者的情形。

開豐說得坦白:「要不是有把握病人能乖,我敢收兩百個?」

龍發堂的出家人祇有二十人,卻照顧了兩百多名病患,有的患者在情況不好時要餵食,有些出家人被剛送到的患者揍得流淚,開豐告訴他們:「做這些事是甘願的,不能生恨心。」

追隨開豐多年的心賢說,愛心是龍發堂的精神。心賢和她的丈夫同時在龍發堂落髮出家。

醫師們到龍發堂研究,出家人儘量配合,甚至提供方便。

龍發堂因為經濟的關係,去年就不再收新病人了,但台北市螢橋國小不幸事件發生後,開豐決定再收五十名家境的確貧困的患者。他說:「我收容的都是窮人,我多收一人,就減少社會的一分危害,是值得的。」

台大教授林憲參觀龍發堂時曾說過:「要是寺廟都能做這樣的事,租信對社會有幫助。」

龍發堂的「醫療」價值,目前還沒有人能肯定,但是,「龍發堂傳奇」的確有可書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