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2019-07-30 從前有個好萊塢-1

時代背景 政治: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1955年—1968年)
  • 1954年5月17日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判決種族隔離就是一種不平等。
    種族隔離的法律因為剝奪了黑人學童的入學權利而違反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所保障的平等權而違憲。
  • 1962 
  • 1963年09月16日 3K黨成員 ,浸信會教堂放置炸彈 ,炸死4名黑人女孩。
    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市示威遊行 ,馬丁·路德·金恩被捕。
    甘迺迪電視演講 ,支持這場民權運動。
    伯明罕事件推動,南部近200個城市的靜坐示威和遊行示威。
  • 1963年11月22日 甘迺迪 ,德州達拉斯遇刺身亡。
  • 1964年06月19日 參議院通過了《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 1964年12月10日 馬丁·路德·金恩 諾貝爾和平獎。
  • 1965年08月06日 詹森總統簽署《投票權法案》,明文禁止某些州以往為阻止非裔美籍人士投票而設的限制。
  • 1967年 全美暴動,超過100個城市在1967年經歷了暴動。
  • 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恩遭人暗殺遇刺,美國爆發了自內戰以來最大的暴亂。

社會文化:

嬉皮文化運動

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的年輕人。

  • 1961年01月7日 約翰甘迺迪總統職演「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要所有年輕人一起來參與、創造美國未來的新願景。
  • 1967年07月07日《時代》雜誌將嬉皮運動作為其封面故事:《嬉皮:一個次文化的哲學》
越南戰爭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傷亡。青年學生反對美國捲入越南內戰,到處舉行群眾集會、遊行示威。加上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如空氣和水的嚴重污染;石油、煤氣的短缺;森林被亂砍亂伐等,也使許多人對現代化工業社會的發展前景產生懷疑。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離開了大城市、離開家庭,來到郊區或鄉下,組成社團,過著一種簡樸的群體生活。他們反對權威、反對傳統(包括傳統文化)、反對既有秩序。他們在服裝和髮式方面也反其道而行之,越古怪越好,而且還普遍服用致幻藥物。因此他們得到一個外號叫「嬉皮士」(Hippies),指生活在既定社會之外的不順從的青年人。

最後,性解放也是60年代的一個突出現象。對「性」的傳統觀念產生懷疑和輕視、不合法的同居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替代結婚的生活方式。「自由」兩字的含義不僅意味著要結束種族歧視,也意味著對上一輩性觀念的反叛。

在這種背景下,搖滾樂構成了60年代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反映和影響了當時一代青年的情感和願望,說出了他們對人生、對社會、以及對整個世界的看法。60年代的搖滾樂與50年代相比,思想深度顯然更進了一層。這些,特別明顯地表現在以鮑勃·迪倫為代表的民謠搖滾(Folk Rock)之中。

1963年詹森繼任總統後,繼續擴大越南戰爭,使美國人民陷於嚴重的分裂之中。有些青年人開始另找出路,他們離開家庭和社會來到北加利福尼亞的舊金山。因為西海岸「新美國」,代表了新思想、新道路和另一種生活方式。特別是舊金山的海特-阿什伯利(Haight-Ashbury)地區,是嬉皮士經常出入的地方,這些地區的主要活動是「吸毒」、自由的性生活、愛情-和平的哲學,以及音樂。

Andy Warhol(1928-1987) 《Pop Art》

安迪·沃霍爾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他出身不高,在從事繪畫與藝術創造的初期經常受挫。他是同性戀,在前衛的人眼中,他很迷人。那個年代的美國富豪,一開始是不願意買他的畫的。而後來出現的絲網印刷畫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等作品讓他名聲大噪,他同時也得以進入到美國的上流階層。他大膽嘗試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術、照片投影等各種複製技法。他將藝術與商業平衡到了極致。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nea5q6g.html

1967年七月的「時代雜誌」以「嬉皮:一種次文化的哲學」做為封面故事,摘要了嬉皮哲學:
「為了改變體制,嬉皮們希望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一個豐盛的精神世界。他們揚棄傳統的思維:西方的、生產導向的、目標導向的等。」
「作你自己想要做的事,不論何時,何地。改變每個你遇到的人的心靈。打開他們的心 — — -如果不是靠藥物,那就依靠美、愛、誠實與愉悅。」
這種哲學似乎意味著嬉皮們更關心腦袋裡發生的東西甚於世界上發生的事。一般常區分六零年代反文化的兩條路線,一是政治反抗,是對政治和社會體制的改造,另一種則是嬉皮文化,追求心靈和生活方式的解放。西岸是嬉皮文化的基地,聽的是迷幻搖滾;在東岸則是聽著民謠的知識憤青。甚至在西岸的舊金山,也有兩個不同的場景,在柏克萊大學是激進的新左派(他們在1964年在校園掀起言論自由運動),在海特街則是嬉皮遊樂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