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17年來第一次!今年上半年中國可能出現經常帳赤字

邱立玲 2018-08-02 08:34

中國對美出口大減速、國內零售銷售放緩,經濟轉型料出現陣痛。(圖片來源/Pixabay)

10多年來,中國的出口規模一直遠超過進口,但是因美國總統川普今年發動貿易戰逼迫中國改革,中國今年上半年經常帳可能轉為赤字,將為17年來首見半年期逆差,再加上中國對美出口大減速、中國國內零售銷售增長持續放慢,這些負面因素對今年經濟增長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逆差數字雖讓中國領導人可以聲稱中國不再奉行重商主義政策,但是,此一變化不可能令美國總統川普滿意,因為川普關注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仍持續擴大,而且當前為收窄龐大逆差而發動的貿易戰正在延燒。

中國5月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增至320億美元

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7月10日宣佈,將對中國2000億商品美元徵收關稅,該提議仍在審查階段,但是,中國採取拖延戰術,遲遲不與美方談判之際,《彭博》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急性子的川普已經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將徵收稅率從10%提高到25%,並在8月20日到23日的公開聽證會中提出,藉此加大壓力、迫使中方出面回應。

即使經濟學家預計,定於8月6日公佈官方數據可能顯示中國上半年出現經常帳逆差,川普可能也不會在意,特別是5月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增加12億美元,來到320億美元,這個數字甚至超過5月份中國整體貿易順差249.2億美元,依然會令川普感到芒刺在背。

美國智庫對外關係協會(CFR)高級研究員、前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Brad Setser表示,中國經常帳收支的變化情形未能反映出下列現況:中國通過對國有企業提供補貼、以及推行「購買中國貨」政策,進而對全球製造商持續施加壓力。

Setser指出,中國政府補貼國企、力推國產貨的政策進一步加大了外國企業對中國銷售飛機和高端醫療設備等產品的難度。同時,中國的製成品貿易仍存在大規模順差,這正是美國等國所擔憂的問題。

中國經濟轉型,從偏重投資、出口,轉為消費型

不過,《華爾街日報》評論認為,中國17年來將首次出現半年逆差,仍具經濟轉型的涵義,意味著,中國經濟已逐漸由投資型與出口型轉化為消費型經濟。

投資銀行麥格理資本的經濟學家胡偉俊(Larry Hu)預計,中國上半年經常帳逆差為240億美元,其中,逆差主要發生在第一季

更重要的是,這將是自中國於2001年11月加入WTO以來首次出現半年經常帳赤字。胡偉俊稱,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改變,可以證明該國沒有使用讓人民幣人為貶值的重商主義政策來獲取國際貿易優勢。

迫於貿易夥伴的壓力,中國已允許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自2007年以來大幅升值近40%,這一趨勢在2015年中期逆轉,當時中國央行引導人民幣貶值近2%,近幾周,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和美元均進一步走軟,一度貶至逾13個月新低。

上半年石油、鐵礦石、農產品進口增加

仔細探究中國經常帳收支轉為逆差的原因,發現關鍵在於上半年中國石油、鐵礦石與農產品的進口明顯增長,以及中國企業在收購外國金融和軟體、智財權方面的支出增加。

另一個關鍵因素為,7月6日美中貿易戰正式開打前,中國外貿已經受到影響。中國上半年對美國出口增長率放慢至5.4%,增速較去年同期的大增19.3%少了13.9個百份點,其中,6月份最為明顯,對美出口僅增加為3.8%。

經常帳盈餘占GDP比重今年預期降至1%

另外,專家特別指出,儘管上半年出現赤字,今年整年中國依然會出現經常帳項目盈餘,規模約1000億美元。不過,1000億美元盈餘還不到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卻是1995年以來的23年新低

在2007年中國的經常帳盈餘達到歷史高峰,約為GDP的10%,在此之後,該比例一路下降,預計到2019年經常帳盈餘下降到GDP的0.5%。中國出口占GDP的比重,也從2006年的高峰37.2%下降到2017年的19.3%。

居民消費支出比重雖提高,仍低於已開發經濟體

中國媒體《財新》調查,相比出口比重的逐年下降,中國居民消費支出占GDP比重卻是從2010年的35%提升至2017年的45%左右,居民消費占比接近45%。不過即便如此,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仍遠低於多數已開發經濟體(55-70%)、韓國(49%)和印度(59%),更低於美國的80%比重。

《華爾街見聞》評論也對中國從2010年來零售銷售增長減速的情況,提出了警訊,2010年零售銷售額增漲18.8%,而後增長率一路減速,到2017年只有增長10.2%,今年預期增長9.4%。

在三駕馬車-消費支出、投資、出口拉動下,中國上半年GDP年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區間。但在對美國出口大幅減速、以及中國國內消費支出增速放緩-兩駕馬車都減速之後,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能否如外界預期保持6.3%左右的水準,仍然是一個問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