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一帶一路 習近平三大難關

經濟學人 2017-05-11 天下雜誌622期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即將在北京盛大登場,但事實上,習近平這項核心外交政策面臨三大挑戰。中國該如何解決?

四月十日,一輛載滿蘇格蘭威士忌、奶粉、機械設備的火車,從倫敦巴爾金站出發,三週後抵達中國東南方的義烏,比海運時間縮短一個月。 隔日,在緬甸皎漂港。工人將原油從油輪送到新輸油管,這條新油管直接從緬甸港口通往雲南省會昆明,跳過原本佔中國八成原油運輸量的麻六甲海峽。日後中國西部最大城市重慶的能源供應,將不再輕易受到麻六甲海峽政治干擾的影響。 這兩個事件顯示,習近平倡議的「一帶一路」外交核心戰略,已開始落實。

中國一年內貸款一千五百億美元基礎建設基金,投入中國南方與西方(沿古絲路路線)的國家。習近平希望為中國企業開拓新市場,擴大習政權的影響力。 習近平準備在五月十四、十五日在北京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屆時將有二十八國的領導人參與,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和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 但事實並不如表面風光。習近平正面對一帶一路計劃的三大挑戰。

中國能為「帶路」付出多少? 第一個挑戰,整個計劃的優先順序、誰在主導都不清楚。甚至各省到各國營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帶一路」投資計劃。 目前中國數以千計的貸款項目,都有一帶一路的名目,加上中國企業在部份國家的經營手法,引發在地擔憂中國過度強勢。

第二個挑戰,是缺乏足夠獲利項目來匹配一帶一路的野心——建立一個能和美國主導的跨大西洋地區相抗衡的跨歐亞貿易圈。 舉例來說,倫敦到義烏的鐵路線,雖然運送速度快,但成本是海運的兩倍多;在吉爾吉斯的卡拉巴塔,一家中國國企中大中國石油公司,蓋了一座大型煉油廠,卻無法買到足夠原油煉油,產能利用率達六%都很困難。 中國期望一帶一路能納入更多國家,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敘利亞和烏克蘭。但在世界銀行的評比中,這些都是經商難度高的國家。

中國也評估恐將在巴基斯坦失去投資的八成資金、在緬甸失去五成,在中亞則是三○%。即使中國負擔得起,但這樣的成功將付出極高代價。 第三個挑戰,部份國家人民對中國的強勢感到不滿。在亞洲部份地區,民主政治一直在挑戰中國慣用的生意手法——討好當地的威權政府。 二○一一年,緬甸暫停一座由中國鉅資興建的大型水壩,獲得民眾好評;在斯里蘭卡,現任政府針對中國在前獨裁總統的家鄉投資興建的港口,持續和中國爭執。今年一月,當地的抗爭還演變成暴動。

即使對於中國的亞洲密友巴基斯坦,習近平也放棄對他國內政「不干涉」的態度。去年底,中國公開呼籲巴基斯坦反對黨,不要抵制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巴基斯坦部署了約一萬名士兵,保衛走廊免遭武裝襲擊。

該如何降低威脅感? 中國太巨大,一帶一路上的國家都深感威脅。像由中國進出口銀行一家的貸款金額,就佔吉爾吉斯外債的三分之一。即使是中國較窮的省分雲南,它的經濟規模仍是四倍於人口更多的鄰國緬甸。這些帶路國家對中國的投資,是既渴望又害怕。

中國也正在努力改變。東南亞的非政府組織表示,過去對當地批評完全漠視的陸企,已開始改變態度。中國的銀行也開始邀請國際機構,參與一帶一路的貸款計劃,提高外界的信任度。 在即將到來的論壇,中國可能會凸顯習近平的一帶一路計劃不是威脅,並強調與其他個別啟動的基礎建設計劃間的連結。但這都只是微調,一帶一路的特快車已經離站,中國能努力改善的,只是車內服務。(黃亦筠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