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金錢統治 第二章西漢的財富

西漢有很多富人,比如齊地的刀間。齊地有個不好的風俗,就是鄙夷奴僕,刀間沒有這個習慣,一律收於門下,利用他們製造和販賣生活必需品——鹽。顯然刀間屬於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史記》記載他“上爭王者之利,下錮齊民之業”。鹽商只是先富起來,但鐵商就更具挑戰性了,因為鐵商既然可以鑄鐵質農具,當然也可以鑄錢,而且還可以鑄刀槍,像鄧通,他居然富裕到“鄧通錢亦盡天下”。

劉徹始終覺得自己很窮,主要是他比較猛,擺平匈奴後又出使西域,雖然留下很多傳說,但錢確實不夠花。

劉徹終於想到鹽鐵生意,他做生意的方法比較特殊:我做,就不准你再做。

劉徹首先宣布,山海是天地賜給皇帝我的(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屬少府),鹽鐵生意只有皇帝才能做。對劉徹來說,鐵比鹽更重要,因此劉徹允許民間生產鹽,但一律賣給他的下屬企業,鐵則由他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最初被劉徹看上的還有釀酒業,後被廢止)。劉徹派東郭咸陽、孔僅和桑弘羊主持鹽鐵專營,提出改革方案。這個方案實在是沒找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刀間、鄧通這類鹽鐵商從此在史書中消失了,換之出現了一批鹽鐵官,據說劉徹有50個鐵官,36個鹽官。

鹽鐵專營,劉徹並沒有關心國計民生的意思,他很直白地表示,這是為了緩解自己的財務困境(邊用度不足,故興鹽鐵)。鹽鐵專營殘酷打擊了工商業,失去了高利潤龍頭行業,漢代工商業從此走向沒落。

可以說劉徹締造了第一批壟斷型皇帝所有製的企業,當然這些地方的生產效率很低,生產出來的很多鐵器甚至不能使用,連割草都嫌鈍(割草不痛),於是就硬性配給,強迫購買(或頗賦於民),鹽鐵官不再是生意,而是一個衙門。鹽鐵集中在一個地方生產,卻要轉移到全國使用,由此,桑弘羊又主持了“均輸平準”,說白了就是由皇帝指派人倒騰鹽鐵。

不過,劉徹還有一個偉大的理想,希望依靠“均輸平準”流通天下貨物。但是,他所謂的流通不是商業流通,照樣是為了“專奉兵師”。

總之,錢是他自己用,財是他一個人發。

如果說鹽鐵專營是與民爭利,那“算緡”和“告緡”就是*裸地搶劫了。所謂“算緡”就是傳說中的“車匪路霸”,平民車上路要交錢,商人、手工業者做生意要交錢,交錢也無所謂,關鍵是稅額太高,大家不繳不好意思,繳的話生意也不用做了。“告緡”就更缺德,大概意思是揭發不繳納“算緡”者,獎勵罰沒收入的一半。算緡、告緡的結果是劉徹通過“罰沒”手段集中了大量財富和土地,商賈遭到了洗劫。

諸子百家歸儒家

先秦君主,包括秦始皇都是從祖先那裡繼承君位。然而,劉邦不是,劉邦的漢朝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結果。現在天下統一了,他的子孫開始為自己成為漢代第一家庭找理論依據。

這個事兒,也從猛人劉徹開始。

劉徹需要佐證自己的漢家坐天下是有道理的,是正確的。更重要的是,他打擊商賈也是正確的,消滅競爭也是正確的。總之,皇帝的一切行為都是正確的,世界上只有他是正確的,大家都要聽皇帝的。所謂聖諭煌煌,皇帝的話不是人話,是聖旨,大家要跪地接旨,當然,貨幣或者流通,也要聽皇帝的。

劉徹需要的,不但要這樣做,這樣做還要有道理,大家必須把謊言重複成真理。

儒家由此進入了視線,不過,劉徹所謂的儒家不再是孔丘、孟軻、荀況,也不再是百家中的翹楚,而是按照劉徹要求改造過的學說。被劉徹看中的人叫董仲舒,董仲舒所創的儒家叫做今文經學,以前的儒家叫做樸學。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被譽為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漢代思想家、政治家。不過我覺得,董仲舒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敗類和叛逆。董氏所以能成為儒學新代表,並非是他造詣很牛,不過是他的思想符合劉徹需要。

劉徹當政時期,漢家天下的思想還是比較活躍,或者說混亂的(師異道,人異倫)。這顯然與劉徹的想法是不一致的,他首先要說明自己最牛,要大家統一聽他的,要是大家沒有思想,這樣就不混亂了。

劉徹認為董仲舒是個好同志,因為他說“王者受命於天”。既然這樣,漢家就沒必要從祖宗那裡繼承基業,皇位是上天賜給劉家的。沒有天,哪有人,當然就更沒貨幣,所以無論是人還是貨幣都要服從天的旨意。總之,聽劉徹一個人的就可以了,別的都不對,是違反天意的,“道源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為實現這一目標,董仲舒從儒家倫常關係中選出君臣、父子、夫妻作為三綱。董仲舒大概覺得自己地位還不夠,於是自稱直接繼承了孔子學說。

董仲舒太謙虛了。

說謙虛,是因為他並不是繼承孔子,而是這些理論的原創。

秦朝焚書坑儒,嬴政要求大家把竹簡都獻給皇帝,為逃避這一無理要求很多人就把竹簡藏到牆壁、地下。儒生之間靠口頭背誦傳承著作,很多儒生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註解儒家著作,等到漢朝儒生把藏起來的竹簡刨出來,一看流傳的董仲舒學說跟原著已經迥然相異。刨出來的竹簡叫做“古文經學”,而董仲舒的那一套叫做“今文經學”。

“三綱五常”基本上是漢朝為帝王服務的東西,孔子講究“述而不著”,在《論語》裡只能看到對長輩、對王室的尊敬,哪裡有什麼綱常?難怪2000年後康有為在《今學偽經考》裡指責董仲舒篡改儒家經典,本來就是這麼回事。

中國先秦文化演進至此,被董仲舒篡改了。

早期儒家提倡禮儀,是把外在的“天”內化為自覺的“仁”,直指道德本心,把外在天命威懾轉為內在道德律令,好歹還是內在超越的人文精神。董氏卻把“天”直接歸於世俗權力,實際上把上天的權力賦予了人,樸學從此成為經學。

為了徹底推行董仲舒的學說,劉徹想到了一個很缺德的法子,規定只有符合董氏“今文經學”的“士”才有資格入朝做官。這就不太厚道了,“士”的晉身階梯是“學成好武藝,賣給帝王家”,那時候除了劉徹又不能賣給別人,那樣就是造反了,只有跟著董仲舒搞今文經學。

交相輝映的是,在貨幣流通層面,銅質五銖錢統一了貨幣,再沒有先秦的貨幣爭輝。

王莽古錢的奧秘

王莽,大家耳熟能詳。

史書對他的評價確實不怎麼高,看看京劇裡的大白臉,就是歷史對他的評價了。他是篡位得天下的皇帝,後世對亂臣賊子的痛斥往往就是:

“某某,莫非你還想學王莽不成?”

不過,按照董仲舒的今文經學,王莽似乎不應該是逆臣賊子,既然你祖宗劉邦可以代秦以漢,老子當然可以代漢以新。

王莽幼年時比較貧困(莽獨孤貧),但聰敏好學,在當地名聲也很好,後來通過姑母(皇后)裙帶關係進入朝廷中樞。掌握實權後,鴆殺漢平帝劉衎,之後接受哀帝劉子嬰禪位,國號新。

王莽期間,對朝廷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劉氏豪強,《史記》記載當時劉氏宗族已經“賒貸郡國,人莫敢負”。

王莽篡位得到皇位,但篡位的皇帝也是皇帝,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權力受到挑戰,於是便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抑制地方豪強。最有特色的是土地政策,王莽把全國土地收歸己有,不准買賣。如果這個政策能推行下去,當然王莽就是全國最牛的人,可以牛到沒人敢跟他叫板。可是,全國土地都是你的,滅了劉氏宗族,那全國的人民也都徹底沒指望了。用經濟學語言來描述就是說,這嚴重破壞了資源流動,經濟必然會陷於蕭條。

當然,經濟沒有陷入蕭條。

因為,王莽的命令沒有得到執行。權力不可能真正控制資源流動,也許會在一定程度限制資源流動,但絕不可能改變經濟進程。

王莽只好假手貨幣了,他推出了中國歷史上最浪漫的貨幣政策。王莽太有才了,居然同時搞出了28種貨幣,大家可以自己按排列組合算一算,這需要多少種換算才能回答“錢到底值多少錢”這個問題。如果把新朝王莽期間的貨幣換算完,大概需要幾頁紙才能說清楚,因此對此粗略帶過,大家只要知道王莽發明了很多種貨幣就可以了。

不過,王莽為什麼要這樣呢?莫非古書看多了,成了書呆子。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王莽絕對不是書呆子,書呆子沒有篡位稱帝的本事。

28種貨幣說穿了也簡單,以不足值貨幣代替五銖錢,洗劫財富,除了花樣太多,跟劉徹造三銖錢的意圖沒啥兩樣。雖然史書講王莽托古改制,將龜殼、珠寶當錢用,而且每次總用古書作為依據,但幣改目的卻只有一個:強化政權,打擊對皇權的挑戰(輸禦府受值,齊眾庶)。

因為,無論是三銖、四銖、五銖還是八銖,大部分錢仍然在劉氏宗族手裡,只有廢掉他們手裡的貨幣,才能集中財富,才能從根本上斷絕了劉氏宗族的根基。

推行新幣,是一個絕妙的方法。

可惜,王莽生錯了時候。

文景之治之後的西漢消滅了同性諸侯,中央政府正處於權威巔峰,匈奴與漢朝征戰歷來已久,外患可以轉移內部矛盾。即使如此,劉徹也不得不廢止三銖、四銖錢,取而代之使用五銖錢。

王莽篡漢之前,漢元帝劉奭仁弱、漢成帝劉驁昏聵,朝廷處於弱勢,王莽接掌的本就是一個弱勢皇權,劉氏集團肯定不會順從他的新朝。

再者,王莽的28種貨幣實在太離譜了,指望任何人記住28種貨幣互相換算,不是不可能,是很不實用。

實際上,無論劉邦、劉徹還是王莽更替幣制,目的只有一個:鞏固自身權力,消滅挑戰。在封建統治者的眼中,不能允許與自己競爭的勢力存在,正是為此,貨幣演進一次次被皇權的爭鬥打斷。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銅臭的由來

漢室終於滅掉了王莽,劉秀當上了皇帝。

與常識相反,劉秀登基後並沒有頒行五銖錢。道理比較簡單,劉秀當皇帝也要壟斷權力,王莽時的大泉、小泉雖然十分繁複,卻是一個摟錢的好辦法。好辦法當然不能廢棄,先湊合著吧。

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我們沒有找到史書中劉秀之後幾代帝王的鑄幣記錄,大概王莽的“古錢”實在是好用。

中平三年(186年),這個時候已經輪到漢靈帝劉宏當家了。

劉宏是個生意人,就是買賣比較特殊:倒賣官位。

說劉宏祖上就曾幹過賣官的營生,不過那時也就是小打小鬧,賣個把爵位,最多與官吏平起平坐,混個臉熟(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為五大夫)。劉宏卻發展到賣司徒,也就是宰相。

他曾把司徒的職位以500萬錢賣給晉州望族崔烈,收錢交貨的時候卻後悔了。在冊封典禮上說“悔不少靳,可至千萬”,我怎麼半價就賣給你了。崔烈的兒子沒有領會父親大人做官的深意,卻賦予老爹官職一個流傳千古的名字:

“銅臭”!

賣來賣去,劉宏的天下被搞得很不太平。

終於有一天,一個叫張角的人爆發了,與一般農民起義領袖相比,張角開了一個先河,因為他不僅是軍事統帥,還是精神領袖。陳勝、吳廣拉桿子造反,目的很直接:你富我窮,用暴力平均一下,是可以理解的。張角就不同了,因為,張角創立了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聲稱自己可以去禍消災,為造反作了充分的思想動員。等到信徒過幾十萬的時候,張角在京城散發傳單——“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意思其實很簡單,跟董仲舒也差不多,不過更直白些:現在該老子做皇帝了。

我們不評論張角起義的先進性和他到底代表誰,張角創立太平道確實開了一個先河:將神與現世融為一體,以神的力量號召民眾,神的意思是只求當世,不問來生。不知道張角是否真見過太乙神仙,估計沒見過,否則也不能以神自居。至於張角是否能替代神靈向人類賜福,那還得看你的造化:如果你死掉了,證明你就是魔鬼,活該;如果僥倖活了下來,當然是大仙法術高強。

向神性求得生之歡,人性會替代神性,如果神性便是人性,那神又有什麼意義?

漢朝借貸

漢代最早的信貸記錄是開國皇帝劉邦留下的,嚴格說起來那時還是秦末。當年劉邦混得很不怎麼樣,常常在當地酒館賒賬,至於最後是不是還了,實在沒人能說清楚,這也算是一種商業信貸吧。

第二次信貸記錄,劉邦的角色同樣不光彩。

高祖十一年秋(公元前196年),劉邦率軍征討黥布叛亂,留下蕭何看家,突然有一天劉邦嘀咕,“蕭何不會把我取而代之吧”(彼可取而代之),於是派人回漢中看看蕭何在幹什麼。

蕭何見到來使,立時明白了劉邦的用意。於是他在漢中故意賒買土地,說白了就是不給錢搶人家土地,很霸道。蕭何大概是第一個以貪財向君王說明沒有異志的人,雖然後來很多人用著不是很靈光。

是啊,有異志的話就不用貪財了,直接把天下貪了。

在劉邦賒酒,蕭何賒土地這兩件事裡,我們看到漢初應該就有商業信用存在了。這裡不想歌頌王侯將相,總拿帝王將相做例子,實在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都是王侯將相,“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是沒錯的,可史籍記載下來的都是狗熊。

對了,民間信貸記也有記載,不過是高利貸,而且是皇帝去借高利貸。

漢代高利貸的規模應該已經很大,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爆發了七王之亂。動刀動槍需要錢啊,可景帝當時很窮。

隨行的貴族和將領只有向長安高利貸資本借款,高利貸者當時被稱為“子錢家”,本金被叫做“子錢”。扯旗造反的吳王號稱“金錢在天下者”,你卻要藉錢打仗,勝敗未分,子錢家不肯借錢出來。

本來嘛,你要是輸了不僅要損失本金,搞不好還要把命搭進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