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陸媒:數千台企撤離東莞 逐漸邊緣化

2017-01-08 11:31:15 聯合報 記者蔡敏姿╱即時報導

走進東莞厚街鎮的白濠工業區,進入眼簾的是廠房外頭掛著的分租廣告。在東莞虎門扎根20多年的東莞台協執行常務副會長謝慶源說,全球經濟不景,東莞加工貿易業也無法倖免,廠房分租是因為產能過剩,再加上訂單的利潤太薄接不下手,工廠必須停掉一些生產線,空出的部分就分租出去。

新華網報導,工廠減產,工人回家。但一個奇怪現象是,好些工廠外頭還豎起招工廣告,既已減產,為何還招工?謝慶源說,主要還是招工難的老問題,大陸人口紅利接近尾聲,導致勞動力成本不斷攀高,「五險一金」又加重企業負擔。

此外,好技工難找,上手之後很快被挖走,甚至有的工人掌握技術後另起爐灶,把同廠同鄉也拉走。

報導稱,東莞一個普通工人的月薪平均為人民幣3,000元,已是一些東南亞國家的三、四倍。好些以外銷為主的企業為節省成本,已將工廠轉至東南亞。

謝慶源說,往東南亞轉移的台商「該走的已經走了」,但部分廠商的研發基地還留在珠三角,繼續駐守東莞的台商有些縮小規模,有的直接把工廠關掉,有的將廠房轉移到大陸的內陸城市去。

參考消息網報導,東莞積極推動「機器換人」的措施,但謝慶源指出,「機器換人」需要大筆資金,小企業難以為繼。謝慶源幾年前已結束鋼鐵廠生意,目前主要經營文教產業。他表示,過去在東莞的台灣人少說有8萬到10萬人,現在保守估計少一半。

台商曾經為東莞的經濟發展撐起半邊天,在1999年前後曾經創造東莞一半以上的GDP,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打破這種獨霸的局面。根據東莞2016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大陸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已經遠遠超出港澳台企業,增長近兩成,與之對比的外資企業則下降5.1%。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分析,東莞一度有5,000多家台資企業,現跌至約2,000家,這些留守的台資企業以傳統加工貿易為主,由於不是地方政府所提倡的現代高端產業,因此官方和銀行都不會特別關照,產業扶持政策也與他們無關,「台資企業變得越來越邊緣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