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一窩蜂 高檔牛排館恐蛋塔化 姚舜/專題報導

20160627  |  工商時報
   
 觀光飯店、餐飲集團與百貨公司搶進高檔牛排市場淘金,不只使台北重要商圈的高檔牛排館密度創全台之冠,並掀起激烈「土洋大戰」,隨著高檔牛排館愈開愈多,「大家都在同池子裡打漁」,「蛋塔化」現象也隱然浮現,有業者坦承,同業若再「一窩蜂」,遲早大家沒錢賺。

 據調查,由於近一年愈來愈多新軍加入市場競爭,加上不景氣、消費者外食消費趨於保守,因此除了開在國際觀光飯店內的牛排館因有商務酬酢型客人「護持」,故尚能持盈保泰,較早進入市場的既有高檔牛排館的營收已自農曆年後開始下滑,業績較去年同期少了15%至30%。

 此外,在走過開幕初期的「嘗新搶鮮期」後,近一年內加入市場競爭的高檔牛排館,無論是外籍軍團或本土業者的業績,其實普遍未達預期設定的目標,落差幅度則自30%至50%。面對此一現象,業者除暗自叫苦,並積極發動攻勢促銷,頻度之高、亦一反過去高檔牛排館「不必促銷,生意自然來」的市場慣例。

 也就是眼見過去一年來台北高檔牛排館數量倍增,且「多到一天換一家吃,要一個月才吃得完」,原本計劃將館內寶艾西餐廳改裝為高檔牛排館的台北君悅酒店,決定踩煞車,避免陷入競爭泥淖而不可自拔。

 觀光飯店與餐飲集團之前紛紛搶進投資開設高檔牛排館,不只是因為喜歡大口吃肉的消費人口近年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在絕大數外食餐飲消費者心目中,「牛排館才是最高級的西餐」。

 根據調查,除宴會廳與Buffet自助餐廳之外,台北晶華酒店的「Robin's」、國賓飯店的「A Cut」,及大直維多麗亞酒店的「168 Prime」等牛排館,月營收都破千萬,並為飯店館內業績最高的異國餐廳。也就是因為如此,帶動觀光飯店同業跟進,或將既有餐廳改攻牛排,或闢空間開設牛排館搶攻商機。

 問題是,高檔牛排市場胃納並沒有因為牛排館增加而被撐大,此點從業者最愛用的美國牛肉進口量即可得知。根據美國肉協統計,去年進口美牛總產值約106億元,較前年92.8億成長12%,但包括肋眼、沙朗、菲力與去骨牛小排等高檔部位卻沒有明顯成長,此顯示市場其實是被「分食」,也意味著「蛋塔化」已開始發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