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EcoTalk/經濟走L型…政治目標

2016-05-11 03:34 經濟日報 陳建奇

近期人民日報再次採訪權威人士並以《開局首季問大勢》為題刊發了相關觀點,在眾多觀點中,權威人士認為中國將呈現L型走勢的觀點備受關注,引發了各方的爭論,究竟如何看待這一觀點,值得深入討論。

結合現實來看,中國宏觀經濟預期分化的觀點加劇主要在於今年第1季。今年以來宏觀經濟出現了久違的回暖跡象,從一二線城市房地產量價輪番上漲到PMI反彈回升並超過50分界線,從豬肉價格暴漲到產能過剩行業的螺紋鋼價格上升,這些都預示了通縮的問題在緩解,宏觀經濟出現短期的上升預期。

然而,宏觀經濟是否會出現類似2009年來V型回升,還是僅僅是曇花一現,業界出現了關於經濟L型、W型、V型、L+W型等諸多預測,特別是在第1季人民幣4.6兆元信貸總量資訊發布之後,預測觀點的分化就更加明顯,宏觀經濟究竟會呈現什麼走勢?權威人士所說的L型是否有道理?

雖然L型有很多解讀,包括不斷下降的多個L型、沒有底部的小寫的l型等,但第1季宏觀經濟已經下降到6.7%,如果是不斷下降的L型或者是小寫的l型,那麼經濟增速必然要下降至6.5%的底線以下,這就難以實現2020年經濟翻倍的目標,從這個角度看,L型表示在近年來宏觀經濟持續下降的背景下,未來宏觀經濟增速將保持在6.5%的底線偏上的相對固定的水準。

然而,觀察世界經濟史,世界上很少有國家能夠把經濟增長速度限制在某個固定的水準上,如果中國能夠在未來幾年成功將GDP增速保持穩定,那麼這不僅將創造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奇蹟,而且也將創造世界宏觀調控歷史的奇蹟,中國宏觀調控部門將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宏調部門,奇蹟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該事件的機率很小。

即便從中國經濟發展歷史來看,也沒有出現宏觀經濟增速持續多年保持相對固定的現象,要麼是過熱,要麼是需求不足。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伴隨著三次開放而實現三次較快增長(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20世紀90年代初至2001年、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但三個階段的GDP平均增速並不相同,而且各個階段的宏觀經濟增速也不相同,表明中國的經驗事實也難以支持宏觀經濟增速可以保持L型的判斷。

從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環境來看,也較難支持L型的判斷。當今的中國與改革開放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深度對接,在金融危機之前中國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曾經高達65%,當前依然有40%左右,預示中國經濟增長有一半左右與全球經濟有關係。在此背景下,當前全球經濟復甦增長尚未穩固,這些波動對於中國的潛在影響,也預示很難支撐經濟L型的判斷。

因而,權威人士所說的L型更多的是政治目標。當然,需要進一步釐清的是,這種政治目標是否有科學依據。從經濟理論來看,政治目標更多的是指未來經濟的潛在水準,所以中國經濟L型可能側重於形容中國未來幾年宏觀經濟潛在增速的走勢。

總體看來,宏觀經濟呈現什麼型仍然是未知數。雖然社會各界依然熱衷於推測各種形態的走勢,但從歷史來看,這些推測都是猜測,不管什麼人猜對了,那只能說是運氣好賭準了。因為歷史上沒有哪位經濟學家能準確預測多年的宏觀經濟走勢,也沒有哪位經濟學家能夠說準中國經濟走勢。(作者是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世界經濟室副主任,本文摘錄自新浪財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