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中國超美國成最大石油進口國


 2016-05-28 00:00:00

近日,一張新加坡海岸擠滿超級油輪的圖火了,不少分析者藉此證明,中國正利用國際低油價的機會窗口不斷囤積原油。而早在4月,青島港門口積壓的超級油輪就曾引發外界關注。中國海關總署的一組數據或許更為直觀:4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約為每日737萬桶,超過美國同期的每日720萬桶,暫時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

中國在油價暴跌時代賺翻了?路透社報導解釋稱,中國倒也不是完全主動地在「掃貨」,只是此前的「石油換貸款」項目讓委內瑞拉等國不得不償還三倍於此前計劃的原油。分析認為,問題不是在於中國現在是否在大量進口石油,真正的關鍵在於中國實際的煉油能力及戰略石油儲備規模。

外界關注中國近海原油壓境

原油進口大幅增長 4月進口量約為每日737萬桶

儘管原油期貨溢價已經不足以支撐浮倉存儲盈利,但存量卻在持續增加。近期不少海域出現了「原油壓境」的奇景。在作為亞洲實貨原油貿易中心的新加坡的近海,密密麻麻地停滿了超級油輪。同樣的情景也出現在中國。滿載原油的油輪近一個多月也絡繹不絕地駛往青島港,以至於到港輪船數量達到歷史最高記錄,導致了船舶壓港現象。

綜合北京《人民日報》旗下微信公號「俠客島」、上海華爾街見聞網報導,在這種「奇觀」背後,是中國今年的原油進口大幅增長。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4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約為每日737萬桶,超過美國同期的每日720萬桶,暫時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

分析認為,中國倒也不是完全主動地在全世界「掃貨」,它還可能與多年前中國與欠已開發國家簽署的「石油換貸款」協議有關。

過去多年油價還處於高位的時候,委內瑞拉、安哥拉等一些經濟欠發達的石油出口國以石油換取中國、托克(Trafigura)、荷蘭殼牌(Shell)等買家的貸款。然而,幾乎沒有哪個石油出口國當年會預料到,國際油價會像現在這樣在短期內暴跌,以至於自己將不得不大幅增加石油償付規模。

路透社文章稱,那些在油價還處於相對高位時簽署了「石油換貸款」協議的貧窮的石油生產國,如今在油價暴跌之後不得不償付三倍於以往的石油來滿足貸款償還協議條款。

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安哥拉從2010年以來依照與中國簽署的「石油換貸款」協議拿到了最多達250億美元的貸款,最新的一筆發生在去年12月,規模達50億美元。路透社文章稱,這迫使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幾乎將今年的所有石油產出都用於該協議的償付。

目前已經陷入嚴重財政危機、鈔票暴貶如廢紙的委內瑞拉,自2007年至今從中國獲取了500億美元的貸款。雖然「貸款換石油」協議的細節並未公開,但巴克萊預計,委內瑞拉今年需要向中國每天供應80萬桶石油,而油價在100美元時只需供應23萬桶。

據路透社測算,安哥拉、奈及利亞、伊拉克、委內瑞拉等今年將拿出價值3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之間的石油,用於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債權人償還貸款。

在油價為每桶120美元的時候,償還500億美元貸款僅需要每日出口100萬桶石油。但在油價位於每桶40美元的時候,情況就大為不同了:日均出口量需要提升到300萬桶。

據彭博社4月份報導,中國今年從外國採購石油的總量可能達到3.7億噸,超過美國今年預估的進口量3.63億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