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6 00:08 經濟日報 編譯 余曉惠、廖星嵐
有一群銀行家在華爾街呼風喚雨多年,建立起享譽全球的名聲,但如今他們紛紛離開銀行業,打算親自顛覆這一切。 圖/美聯社、網路
過去一年來,好幾位頂尖的銀行家傾注數十億美元,投資蓬勃發展的「金融科技」(FinTech)產業。金融科技提供數位貨幣貸款、線上支付、跨境轉帳等服務,不受嚴格法令規定與傳統資訊科技(IT)系統束縛,數據供應商CB Insights統計,光是在第3季,獲創投業資助的金融科技公司就在世界各地吸金48.5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
摩根大通銀行家麥斯特(Blythe Masters),就是從傳統銀行業投身金融科技圈的知名人士之一,她最近婉拒了巴克萊銀行投資銀行主管一職,把全副心力放在與比特幣相關的技術—「區塊鏈」(blockchain)。
麥斯特當年率先開啟衍生性商品熱潮,有「信用違約交換(CDS)之母」的稱號,2014年離開小摩後大力推廣區塊鏈技術。
她主要的投資是「數位資產控股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該公司開發與比特幣相關的技術,目的在減少銀行的後台成本,近期因發動好幾宗併購案引人注目,像是10月買下區塊鏈服務供應商Blockstack.io。
高盛集團估計,新興的金融科技產業可能從傳統銀行手中搶走逾4.7兆美元的營收,和4,7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淨利。
踴躍流入金融科技產業的資金,也讓新創公司的身價水漲船高,Funding Circle、TransferWise等公司,如今都躋身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俱樂部。
大咖投資了什麼?摩根大通前銀行家麥斯特(Blythe Masters)
...
大咖投資了什麼?摩根大通前銀行家麥斯特(Blythe Masters)Digital AssetHoldingsBlockstack.io 圖/美聯社、網路
威士卡(Visa)前總裁莫里斯(Hans Morris)說,金融科技產業之所以吸引華爾街頂尖銀行家,是因為這個產業積極開發靈活的新產品,不必受限於傳統銀行所面臨的嚴厲規範。
莫里斯說:「總有人說『監管快把我逼瘋了』。但事情不是如此…真正讓人抓狂的是接受詢問的範圍廣泛,加上沒完沒了的新監管措施,這些才是讓人感到沮喪的事。」
莫里斯也是從傳統銀行業轉戰金融科技圈的知名銀行家,他與摩根士丹利前執行長麥晉桁(John Mack)都相中全球最大P2P借貸平台Lending Club,也和花旗集團前執行長潘偉迪(Vikram Pandit)有志一同,投資線上學貸供應商CommonBond。
另外,潘偉迪和麥晉桁則不約而同把資金投入群眾募資平台數據與基礎建設供應商Orchard。
新創vs.傳統的競合時代
瑞奇(Joshua Reich)是行動理財應用程式Simple的共同創辦人,公司成立後他曾寫信給美國最大的銀行說:「我們不會搞砸,我們會獲勝。」另一個行動理財應用程式Moven執行長金恩(Brett King)2010年時也曾寫下:「這裡就是零售銀行的葬身之地。」
但瑞奇後來決定以1.17億美元將公司賣給西班牙外換銀行(BBVA)。瑞奇說:「我們當時其實有點虛張聲勢,但現實是—要從事金融服務業,就必須與銀行合作。」
這些所謂的「金融科技」(FinTech)新創公司吸金力十足,因為投資人看好他們有撼動金融界的潛力,一如Uber和Airbnb對計程車、旅館業造成的衝擊。道瓊VentureSource統計,2010年起,創投業者與其他投資人已在金融科技領域注入640億美元。
但新創公司漸漸發現,要顛覆銀行業並不容易,已經重新思考與銀行間的關係。這些新創公司如何在真實金融圈中自我調整,將對投資人的成敗造成劇烈衝擊。
傳統銀行與新創的金融科技公司之間不僅僅存在競逐客戶的關係,銀行也提供新創公司某些成長所需的關鍵,像是創業資金、大量的存戶資訊、與監管單位交涉的專業等等。以Simple為例,去年被BBVA Compass收購之後,每個月的用戶成長率達10%。
另一方面,傳統銀行則想藉新創公司觸及更多年輕客群。
根據道瓊VentureSource,2015年1至9月,美國六大銀行或其客戶參與了25筆金融科技投資交易,投資標的包含Prosper Marketplace、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等,2014年同期的投資交易件數則為26筆,2013年同期僅14筆。
美國銀行每年秋天舉行的科技創新大會,吸引230多家金融科技業者裡近16%的企業與會,目的是把他們的服務賣給銀行。但部分新創公司仍對銀行的邀約存疑,擔心銀行會長期滲透公司、竊取他們的點子,最終扼殺公司的前景。
近期摩根大通及其他大型銀行,已不再把資訊提供給某些受歡迎的網站和手機程式,不讓客戶的金融資料有機會流到後者手中,此舉反映金融科技業與銀行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銀行的理由是,他們需要管理繁重的伺服器流量並維護網站安全;金融匯整網站則堅稱其網站相當安全。
然而,金融科技業也正面臨首次股價衰退潮。LendingClub與On Deck Capital為兩大金融科技上市公司,但2015年起至11月中旬止,股價已分別下跌49%及56%。大環境籠罩在不確定性之中,更導致貸款機構loanDepot延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時程;另外,行動支付公司Square上市首日,公司市值也較前一輪融資縮水約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