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籃」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敲門磚
2015-12-01 02:21:15 經濟日報 社論
國際貨幣基金(IMF)已正式同意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國際間許多專家學者依據既有的數字,批評人民幣「入籃」僅具象徵性意義,此顯然無視於大勢所趨;但若就此認定人民幣將一步登天,又屬過於樂觀。人民幣能否國際化,端視中國當局是否真有成為金融大國的意願與決心。
人民幣「入籃」的首要推動者─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基於美國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的衝擊,認為全球外匯存底、國際貿易乃至金融市場,都對美元依賴過重,一旦美國爆發金融災難將使全球陷入危機,且美國貨幣政策變動也將衝擊各國匯率,因此他建議以IMF體制,作為國際準備貨幣配置的基礎,為全球經濟及金融分散風險。
美元在全球金融及貨幣體系的超強地位雖已持續70年,但美元的「統治基礎」已明顯弱化,因為美國的經濟規模僅占全球的23%,貿易額僅占12%,但美元區卻涵蓋全球約60%的產出及人口。一旦美國基於本身需要而升息,將使新興市場資金大舉外逃,打擊新興貨幣、股債市與實體經濟,而國外金融崩潰又終將回擊美國經濟。再者,美國如發生金融危機,則在境外流通的鉅額美元將缺乏防護網,又將造成美元劇貶。
比較理想的作法,是美元與其他貨幣分擔全球準備貨幣的角色。因此周小川建議依據SDR體系,來作為國際間分配準備貨幣的藍本,例如美元約占40%,歐元占30%,英鎊、人民幣及日圓各10%,以分散全球金融風險;首要之務,就是讓人民幣「入籃」。由於中國經濟仍持續擴張,又是世界最大貿易國,因而能夠在實體經濟層面為人民幣提供支撐。
然而真正阻礙人民幣成為全球準備貨幣的絆腳石,卻是中國自己,因為人民幣距離「廣泛使用於國際性交易支付」及「在主要外匯市場上普遍交易」這兩項「自由使用」的標準,其實還差得很遠。目前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所占的比率約2.5%,居全球前5名,但其中70%以上仍經過香港,中國境內市場仍是鐵箍一桶。
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也未獲廣泛流通。香港是中國以外最大的人民幣存款中心,但擁有的人民幣不到9,000億;全球雖有2%的外匯存底已是人民幣,但幾乎都是各國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的「交換協定」,人民銀行在必要時可以拒絕交易。儘管國際投資人及各國央行都強烈需要人民幣,但中國無論在人民幣取得及匯率波動上,卻始終抓緊不放。
正因如此,許多金融專家與國際媒體都視人民幣「入籃」為一場「政治秀」。市場仍擔心中國當局政策反覆,法規多變,且決策不透明;只有當各國央行及投資者在需要時能夠自由買、賣,才會使人民幣更具吸引力。
然而上述負面看法,多是以現狀及短期影響為著眼。其實「入籃」的重要意義,並不在於短期間各國央行對人民幣的需求會增加多少,而是在於把人民幣納入國際體系,在長期間敦促中國開放金融市場。
究竟能否達標?衡諸以往,中國一向排斥全面性改變,凡事都依循鄧小平「摸著石頭過河」的箴言,當然不符合當前金融市場及政治人物只看重短期效應的風格。許多專家更基於中國經濟走緩,而把「入籃」與中國將進一步降息,及人民幣匯率將再度貶值相提並論。事實上降息與貶值與短期性的景氣循環變化相關,而金融市場自由化與制度改革屬於長期的結構性層面,兩相牽扯只會糢糊焦點,反而錯失潛在的改革動能。
總之,人民幣能成為國際準備貨幣的關鍵,在於能達到「市場規模大、制度穩定高及流動性充裕」三項要求。「入籃」頂多只能算是敲門磚;到底能否為大陸金融改革及開放產生保駕護航的效果,才是後續的觀察重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