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 惡之花 MP3
明成祖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的故事
感謝各位來到《羅輯思維》捧場。
最近我把我同鄉前輩李潔非先生寫的那本《龍床》又給讀了一遍,這書我們以前就推薦過,好可惜,這本書我們沒有拿到版權,不能在我們書店裡獨家銷售,又少做了一筆生意。但是既然是好書,還是應該跟大家分享。
這本書當中有一個篇章是專門寫到明成祖朱棣的故事,我讀了之後非常受啟發,尤其是解開了我心中一個長年的疑問,什麼疑問呢?恕我先賣個關子,一會兒再跟大家交代。
我們先按照李潔非先生的思路,跟大家聊一聊這位明成祖朱棣。中國古代的皇權有一個問題——就是它要把天下所有人的權力集中到皇帝一個人的手裡,它和其他的所有政治制度都不一樣。我們且不說什麼一人一票的民主,就算是貴族制,寡頭制,甚至是歐洲中世紀的君主制,那也是一個權力的分享結構。一個好漢三個幫,所以權力相對穩固。可是中國古代的皇權呢?不管天下是幾千萬人還是幾億人馬,他都只能聽這麼一位皇帝的,這個權力是拒絕分享的! 你從反面來看,這就像什麼,是以一人而敵天下人,說得好聽一點,叫孤家寡人;說得不好聽一點,那就叫禍國殃民。
我們很多觀眾和聽眾在單位大小也是個頭頭,你知道管一個部門幾個人都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何況要管天下人,以敵對的狀態去管的皇帝呢?所以中國古代的所有皇朝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要是皇權制,從第一代開國皇帝向第二代君主進行權力轉移的時候一般都會出事。我們給大家算算啊——你看秦朝出事了吧,秦始皇,秦二世沒有傳下去;漢代出事了吧,漢高祖之後緊接著就是呂后的亂政;隋朝出事了吧,第二代沒有搞下去;唐代呢?唐高祖到唐太宗的時候發生了玄武門政變 又不是一次正常的權利轉移;宋代也是一樣啊,宋太祖和宋太宗之間其實是一個篡位的關係嘛,對吧?
到明朝其實也是一樣,這就牽扯到我們今天講的明成祖朱棣的故事;好像清代是唯一的例外,因為清代的開國皇帝一般說是順治,其實大家想一想真正的清代的開國皇帝,奠定了所有版圖的,是康熙,康熙的繼承問題,借助很多電視劇大家都了解了——什麼四阿哥、十四阿哥、八阿哥的故事,對吧?也是不順利。雖然同樣是不順利,但是難度還是不一樣,這裡面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開國皇帝在他自己原先的小系統當中早就是老大,地位無可動搖,比如說唐高祖李淵,再比如說宋太祖趙匡胤,他們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打下天下就可以了。可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難得多了,這就是漢代和明代的情況,他們的開國皇帝劉邦和朱元璋。那真是屌絲逆襲,白手起家,從零到一,那是個創業過程。創業靠什麼?靠團隊嘛。所以他有大量的功臣集團,在打下天下的時 候 不定給大家許了多少願。但是一旦他當上了開國皇帝,馬上格局就發生變化,一定要在創業集團內部進行權力分配。
可是我們前面講,皇權哪有什麼權力分配問題,沒有滿意的分配方案,他是拒絕分享的嘛。所以只有一個解決方案,就是把功臣全部殺光。所以你看,漢代初年和明代初年都出現了屠滅功臣的事情。這跟什麼劉邦的性格,什麼朱元璋的個性沒有一毛錢的關係,這就是格局的必然結果。所以你看,韓信講什麼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所有這些都是嘰嘰歪歪,只要在皇權下,這件事情一定會發生。可問題在你如果把功臣集團全部殺光之後,皇室又變得孤立,那怎麼辦呢?解決方案很簡單——就是把皇室當中的那些子子孫孫封為藩王嘛。所謂藩,就是平封的意思,就是拱衛中央的意思。我兒子多,我孫子多,到處給你分封,然後你們靠自己的實力來拱衛中央。可問題又來了,拱衛中央是一種可能,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打中央的主意。所以中國是一個歷史來支撐我們那個精神的民族,我們經常要從歷史當中去得教訓。
可是你會發現每一朝每一代得的教訓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漢代初年的人就在分析,哎呀,這個秦朝它為什麼敗呢?就因為它沒有分封自己的子弟,所以我們分封,結果在漢初就搞出了一個七國之亂。好不容易給打下去了,等到曹魏篡漢的時候又吸取漢家的教訓,說我們一定要把宗室諸王給看好。你看,歷史上曹丕對曹植那叫嚴防死守嘛。可是宗室一旦不分封,那就容易有世家大族崛起,所以晉朝的司馬家就篡了曹魏。那到了司馬家的時候,他們又要吸取教訓——看來不能讓帝室孤立,還得大封諸王,結果很快又搞出了一個八王之亂,司馬家的人又殺成一團。
那歷史長河滾滾向前,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時候,他該吸取什麼教訓呢?老頭看了半天,覺得我還是得分封諸王。那分封諸王這個惡劣的後果你怎麼辦呢?他覺得自己有辦法,那就是靠革命傳統、倫理道德教育。他對自己的子孫的教育在中國古代所有帝王當中,可能是最重視的一位。你不要看他對外人下得去手,心狠手辣但是對自己的子孫,那真像是一個農村老頭,子孫滿堂,滿眼的慈愛,真是一個好父親,好爺爺。比如說他當時請了當世的大儒,有一個叫李希顏的來教育他的子孫。這李希顏脾氣不好,經常以手擊其額,就是直接敲腦門。皇子皇孫要是不好好唸書,剛開始朱元璋那個心疼啊,好歹是皇子鳳孫嘛,你怎麼能這麼干呢?後來覺得這口氣得忍,還升了這個李希顏的官。覺得為了教育,什麼我都能忍,還甚至還高出了一套今天大學生受的就是軍訓鍛鍊。他經常把皇子皇孫組建一個隊伍,說不許騎馬,你們步行到民間去訪貧問苦,吃二茬罪,受二茬苦,搞革命傳統教育,你們四處打聽打聽,我老人家當年創業有多麼不容易。最遠的一次拉練是從南京一直走到他來的老家——安徽的鳳陽,你想那是多遠的距離啊,皇子皇孫都得吃這一份苦。他甚至在大內當中還搞了一片菜園子,你們也得來種地呀,得吃吃苦啊。
還有,他有一次在街上看見一個小孩,十幾歲,小小年紀就供人使役奔走,汗流浹背。他就說:“小孩,趕緊過來,我帶你去宮中。”不是帶小孩到宮中享福的,是當教材用的。你站好啊,然後皇子皇孫站一大排,說你看這小孩,十幾歲,跟你們年紀是一樣的吧,他現在就在吃苦,你們天天過好日子,你們要是不好好的,對得起我老人家嗎?所以朱元璋對自己的骨肉親情,其實一直是非常有信心的。
話說洪武九年,山西平遙縣的儒學訓導,就是縣教育局局長吧。這個人叫葉伯巨,有一天突然心血來潮給皇帝朱元璋上了一封奏摺,說你不能這麼分封諸王,這會導致漢晉之禍,就是漢代的七國之亂和晉代的八王之亂會再現於今天。哎呀,朱元璋氣得個要死啊,說我這麼搞皇子的道德教育,怎麼會出現問題呢?你這個葉伯巨一定是想離間我骨肉,“速帶來,吾將手射之”,我親手把你給射死,結果葉伯巨也沒有麻煩他了,自己就死在牢裡了。那朱元璋臨死的時候,還在情辭懇切地給燕王朱棣寫信,說你看啊,你大哥朱標死得早你二哥、三哥、秦王和晉王也都死了,你雖然是老四,現在也就是老大了。你一定要攘外安內,保護好你未來的君主——就是它的孫子嘛,後來的建文帝朱允炆。他本來以為,這封信出去之後,那朱棣肯定是感動得涕零,要激發天良,對朱允炆是忠心耿耿。但是他萬沒想到,他沒有算到,他死了之後一年零兩個月,人家燕王朱棣就起兵了。四年的靖難之役之後,攻破了南京城,三天之後就登位,當了那個永樂皇帝,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祖。
聽到這兒你可能會說,這有什麼問題嗎?這不就是老朱家自己內訌嗎?他訌去就是了,關我們其他人甚麼事?確實不關我們其他人甚麼事,所以關于靖難之役這四年的發展過程我們今天不說,我們只說明成祖朱棣登位之後發生的事。那發生了啥?合法性危機嘛。兩千年的皇權社會,只有這麼一個例子——一個藩王起兵造反,成功當上了皇帝,只有這位朱棣。所以篡逆、篡位這頂帽子他算是戴上了,而且永世不得翻身。
這可不是我們今天人的看法,當時人就是這麼看的。那為什麼士大夫又不組織抵抗呢?因為這是你老朱家的事嘛,如果是後來的清兵進關,所以很多士大夫組織抵抗,對吧?現在你老朱家自己鬧家務,只不過烏煙瘴氣。你這個皇帝不合法,那士大夫們會怎麼辦?孔老夫子當年早就講了解決方案——“所謂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捲而懷之”。我不跟你玩了,我辭官不做總可以吧?“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我們覺得不要臉,如果再繼續當官。所以這個問題在朱棣進入南京城的第一個瞬間就已經發生了。那些文武百官已經是鬥敗的公雞,總該出城迎接新皇帝吧。有人,多少?一百來個人。那剩下來的南京城的官員有四百多個人,是一逃而散。不玩了,辭官不做了。按照我們今天的政治術語,這叫支持率不足20%,對吧?而且這裡面結構還有問題——真的是部級官員出來迎降的只有一個尚書,另外副部級的呢?只有四個。剩下來的全部是底層官員。那你說朱棣這個面子上是不是就過不去啊。那有沒有出來迎降的高官呢?有,比如說明初政治當中有一個三楊——就是楊士奇,還有一個叫楊溥,還有一個叫楊榮。這個楊榮原來不叫楊榮,叫楊子榮,不是打虎上山那位啊,跟他同名。楊子榮等這個朱棣的兵馬進城的時候,他就突然攔了一下馬,說燕王殿下,您現在進城,是先去謁陵呢?還是先去登位呢?就是你先去到你爹朱元璋那個明孝陵去磕個頭呢?還是直奔大殿去當皇帝呢?燕王才明白過來,對,我應該先去看我爹,這是獲取合法性的一個手段。其實整個過程你會發現,南京的高官只有楊子榮幫了他這一把。所以後來朱棣就特別感謝這個楊子榮,當時他就說:”我此行正是為謁陵而來“。馬上調轉馬頭,就奔明孝陵去了。所以後來特別感謝楊子榮,給他改了個名字,把這個”子“去掉了,改成了”楊榮“,後來就當上了宰相,這就是明初著名的三楊之一。那這種例子在當時他進南京城的時候是絕無僅有的,其他官員都不搭理他。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現在非常有名的所謂的方孝孺事件方孝孺是當時當世的名儒,所以當時燕王在起兵的時候他身邊有一個謀士,也是一個和尚,叫姚廣 孝。就跟他講,說你打下南京之後,城下之日,這個方孝孺是肯定不會投降的,但是你一定不要殺他。你殺他之後,天下讀書種子就絕了。燕王當時也答應了,後來打下南京城之後,你不是當世大儒嗎?所有的文官幾乎都是你的門生弟子嗎?這麼著,我登位的詔書你來起草。就把這個方孝孺給弄來了,緊接著,他們之間就發生了一場對話,這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戲劇場景。方孝孺來到燕王朱棣面前的時候,已經是哭得泣不成聲啊,因為他忠心耿耿要扶保的那個建文帝朱允炆剛剛自焚而死。那朱棣這邊呢?當然要裝的禮賢下士了,走下座位來扶住老先生,”先生何自苦也“ ,不要再哭了,傷害自己的身體。我這兒有一封繼位的詔書,你一定要幫我起草,因為你起草之後就等於士大夫集團已經認可了我的合法性,而且我有一個解釋了——我這趟來沒有什麼惡意,我是仿照古代周朝那個”周公輔成王“而來,一個叔叔來扶保自己那個不成器的侄子。聽到這句話,方孝孺一翻白眼:”那成王安在呢?“你那個侄子哪兒去了呢?朱棣說:”他自焚死了嘛,所以我才當皇帝嘛。他要不自焚死,他接著當皇帝嘛。”那方孝孺就接著翻白眼:”那你說成王死了,那成王的兒子還在呢,朱允炆的兒子還在, 你為什麼不讓他當皇帝?”朱棣說:“這你就不懂了,國賴長君,一個國家一定要有一個歲數比較大的皇帝,政權才穩。”方孝孺接著跟他翻白眼:“ 為什麼不立成王之弟?”朱允炆的弟弟仍然在世,你為什麼不立他呢?朱棣就沒詞了,合法性危機到此暴露無疑,所以他只好不講理。說此朕家事,這是我的家務事,你外人不要管,來,左右,拿紙筆來給老先生,給我草詔,草那個繼位詔書。人方孝孺拿到紙筆之後,直接就給摜到地下了,說“死即死爾,詔不可草”啊。那朱棣那個犯渾的勁頭就來了,拉出去!直接給我剮了,千刀萬剮!那方孝孺後來的下場是什麼?朱棣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紀錄——一般來說族誅,就是抄家基本上也就是誅九族,但是這一次針對方孝孺,是誅十族,就是除了你的親戚之外,你的門生故吏、朋友,我全部給你殺了,一共殺了870多個人。當然,吃這件事情的瓜撈被充軍發配的還有1300多人,這可不是方孝孺一個人的悲劇。所有建文朝朱允炆原來的忠臣基本上都是這個下場,幾百人幾百人 的抄家滅族。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看到的一些史料,就是你沒法理解朱棣這個人的心態,他不僅殺人。你說殺人嘛,有時候政治家,我們從這種政治的殘酷性上還能理解一點。他在殺人之外,他還有一種洩憤的東西在裡頭。比如說建文朝有一個忠臣叫高翔,那朱棣當然不會饒了他了,是抄家滅族,人全部都死了,最後留下一點家產。那朱棣說這麼地,把他的家產給他的鄰居全給分了。你以為這是他對鄰居好嗎?不然,他還做了一條規定——所有這些分到高翔家產的鄰居,世世代代苛以重稅。為什麼?要讓這些人提起高翔就想罵他,而且是世世代代的罵他。你說這得心裡多陰暗的人才能想得出這麼一個缺德注意。
在史料當中你還能看到一個例子,這就是更慘絕人寰。建文朝有兩個著名的忠臣——一個叫齊秦,一個叫黃子澄。這兩個人在南京城破的時候就已經死掉了。但是朱棣可沒有饒過他。比如說他的姐姐,他的妹妹,還有幾個外甥媳婦,大概這麼幾個女眷。朱棣想什麼呢?找一些士兵,對她們進行輪姦。輪奸的頻率是二十個士兵一個晝夜,就是一直在輪姦,從來不停。現在史料當中有一個,就是看管這些女眷的人就跑去跟皇帝上奏說現在她們年輕的已經懷孕了,生了孩子了,現在有一個最大的孩子已經三歲了,皇帝你看怎麼辦呢?“由她”這是朱棣自己說的親口的話,“由她”,這些孩子長大了,如果是女眷,又是一顆搖錢樹啊。就是說白了,我還是給你買到窯子裡去,讓你接著接客。作為一個皇帝,一個政治家,下作到這種程度,也是歷史上罕見的吧。
不管怎麼講,朱棣到這個時候,那個天大的難題還是沒有解決沒有人認你啊 你的合法性怎麼獲得呢?
今天我們跟大家聊的是明成祖朱棣的故事,你會覺得很奇怪。朱棣一生最精彩的四年——就是打靖難之役的那四年,怎麼奪得皇位。這裡面故事很精彩,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說呢?很簡單,我不知道哪句是真的呀。因為朱棣登台之後,他遇到的最大危機就是合法性危機。那怎麼辦呢?兩手咯。第一手殺人嘛,誰不服砍誰的腦袋。第二手,刪帖子嘛,有權有勢的人不就經常這麼幹嗎。
那他刪帖子到什麼程度?首先,派他自己最信任的一個文人,也是明一代最著名的一個大才子,跟唐伯虎齊名,叫解縉。現在很多民間傳說包括相聲裡面他都是主角。派這個解大才子去一封一封地查過去四年建文皇帝在任的時候所有臣子給朝廷上的奏摺,除了兵、股、錢、農就是軍事和財政相關的材料不燒,剩下所有的奏摺付之一炬;另外就是重修《太祖實錄》。
這個動作裡面其實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就是在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裡,只有下一任皇帝才能給上一任皇帝修實錄,所以我修《太祖實錄》,意思就是建文皇帝這一段壓根就不能算,甚至把建文那個四年的年號都給取消,直接把洪武的年號直接延續下來,緊接著就是我的永樂的年號,中間這一段不存在。在史料上我看到四個字,叫“一字不留”;另外還有一層用意呢,就是刪除他覺得不應該讓後人看到的信息。
所以修《太祖實錄》這件事,前後乾過兩回,修兩遍。就是第一遍覺得刪的不是很乾淨,所以在靖難之役那四年,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史料,說實話,真的不知道真假。舉個例子,比如說在現在的官修史料裡面都說,在建文皇帝當皇帝之後,朱棣曾經到南京覲見過一次。現在我看有歷史學家在寫論文,就說這次覲見到底存在不存在,其實存疑。你想,朱棣為什麼有可能會偽造這一次覲見?他就是想說,我心底無私天地寬,他當皇帝了,讓我去,我明知道他猜忌我,我還去,證明我是個忠臣,所以我去了。但是實際上很可能這次覲見是假的,壓根就沒有發生過。所以那四年的故事我們就略去不表。但是好可惜,朱棣這個人機關算盡,但是他畢竟生活在幾百年前,他不懂得什麼叫現代傳播學。懂現代傳播的人都知道,信息一旦在這個世界上發生之後,它有兩個後果:第一,它所有衍生的信息之間邏輯是自洽的,如果你去刪改這個信息源,很容易被發現,因為邏輯不自洽了嘛。你看,朱棣偽造的很多東西,現在看到就很可笑。比如說,他先說自己出生的時候紅霞滿天,紅光滿室,對吧?繞屋三天不散。這是古代寫史書的時候寫一個帝王出生的一個典型的筆法。
那請問,你生下來,你就知道要當皇帝嗎?那說明你造反,你是蓄意的了?但是他又會偽造大量的史料說,我根本就不是想當皇帝,是他逼得我。你看,這是矛盾吧。比如說,他會給建文皇帝和他爹,就是朱標太子破大量髒水,說他怎麼兇惡,不得太祖之心;可是一方 面他又會說他就是懦弱,他就是無能,他被人操控,是奸臣害了他。你看,這個邏輯又是反的吧。再比如說,他又會說這都是建文皇帝逼我們造反,其實沒有人想造反,我們都是恭順,沒辦法嘛,才起的兵。可是另外一方面他又會說,確實很多人想造反,但不是我想造反。那請問,這些邏輯是無法自洽的。
在偽造事實的過程當中,他只是需要一塊遮羞布,但這塊遮羞布當它不是真的的時候,它就非常容易湊不起這個邏輯。第二個呢,就是信息傳播的整個過程,鏈條非常之長。一個信息一旦發生之後,它會和其他的社會上的信息、人物、事物發生雜交和繁殖 ,迅速地會生孩子。這個信息的孩子會和其他信息再次發生雜交,然後產生一個漫長的鏈條。可能這個幾代信息的雜交和繁殖會在幾個小時之內就會完成,這是我們在互聯網時代看到的一個現象,在互聯網時代之前其實一樣的。
我給大家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比如說有一個人和一個不該開房的人跑去開房了,他覺得這個信息誰都不知道,神不知鬼不覺。但是你要知道,如果在互聯網社會,你去賓館的路上,你可能要用到滴滴打車,那這一段行程是被數據記錄在後台的。你到賓館前台,你是要登記你的身份證的,你說沒有關係,這樣的公司會對我負責的,那你就太幼稚了,你沒有聽過賓館開放信息被洩露的事件嗎?你以為那是無心的洩露嗎?因為會有第二代信息想和你這個信息要雜交的。
我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有一個創業者,就想做這個給你推送賓館服務的這麼一個創業項目。他就可能會想辦法搞到其他賓館的開房記錄,然後給你推送一條廣告,“先,你上次在這兒開的賓館,今天打折,你要不要來啊?”這個時候如果你的手機正好在你老婆手上,你說會發生什麼結果?雖然你上次開房的那個信息被屏蔽了,但是它生的孩子你屏蔽不了的嘛。所有刪帖的人,栽都栽在這兒。
我就記得有一次,大概社會上傳播一個艷照門事件,有一個很短的視頻。有一次我在一個開會的場合休息我就開玩笑講,我說那個視頻我還沒來得及看,網上就刪乾淨了,馬上站起來五六個人:“羅胖,看我的!我這U盤裡有。”怎麼會刪得乾淨?一個信息它出來之後,它會迅速進入到全球的服務器和每一個人的硬盤和小U盤裡面的,你不能跑到每一家去刪的。
朱棣也犯了這個錯誤,他覺得他刪乾淨了。因為在那個時代又沒有互聯網又沒有U盤,對吧?你比如說,他撒了一個他一生當中都會心裡有陰影的彌天大謊,就是他媽是誰我們都知道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個兒子,那他親媽是誰呢?現在官修史料裡都講是孝慈高皇后,就是那個著名的馬皇后,馬大腳。這是中國歷史上很著名的一個賢德的皇后,她是在朱元璋沒有當皇帝之前就跟了他,典型的大老婆,正宮娘娘。那建文皇帝的親爹朱標太子是誰生的呢?官修史料裡是講,是朱妃所生。就是宮裡隨便一個妃子,小老婆生的,這肯定是假話嘛。你想,在那麼講究嫡長子繼承製的時代,怎麼可能讓一個小老婆生的尤其那麼多兒子的情況下,去當繼承人呢?
那朱棣為什麼要造這個假呢?當然是為了合法性嘛。我也是大老婆生的,你才不是大老婆生的,對吧?那他為什麼敢做這個假呢?是因為這件事太隱秘了。
有一句話叫“紅牆綠瓦黑陰溝”。宮裡的事情就記載那麼幾張紙,把紙撕了不就完了嗎,外面再不准別人說話,過幾代人,這假也成真的了,所以這是最容易做手腳的一個環節。
可是朱棣千算萬算,還是沒有算到,我剛才講的那個信息會生孩子的邏輯。南京有一個太常寺,這是一個機構,專門是管皇家的這些統序,禮儀這些事。那太常寺就留下了一本材料,叫《太常寺志》,它雖然沒有記載誰生了誰,但是它記載了一個建築,就是太祖的太廟。太廟裡面有一個寢室,就是朱元璋死了之後再這兒接受祭祀。這個寢殿的門平時是打不開的,但是裡面立了很多神主牌,就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中間旁邊那些什麼皇后、貴妃都在神主牌旁邊。《太常寺志》裡面就記載,有一個妃子叫碽妃,這個神主牌上就記載,她才是朱棣的親媽。這是《太常寺志》上寫的,朱棣當年刪帖子的時候,忘了刪這個帖子。那你想,一個建築的記載 ,他怎麼會想到刪呢?所以到明代中期的時候就有人發現:哎,還有這麼個事兒,那朱棣到底是誰生的呢?有的人就在筆記裡記下來了,很多文人、士大夫私下就開始有這個懷疑。那什麼時候真相大白呢?你看,真是報應好還。一直到明朝滅亡的那一年,不是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就死了嗎,大批的官僚就跑到南京,這就是弘光一朝。弘光一朝,北方的那些官員來了也沒有別的事幹,說有這麼一個疑案,我們要不要把南京的太常寺給打開?就是那個太廟的寢殿給打開,看看那個神主牌上到底怎麼寫的呢?一打開看,一翻兩瞪眼,果然有這麼一個碽妃的神主牌,裡面白紙黑字地寫著,朱棣是她生的孩子,所以就破案了嘛。
但是這還不是我想說的重點,一個人只要他違反主流的道德標準,只要這個道德標准你自己認,雖然像朱棣這樣的皇帝,沒有任何機制可以懲罰他,但是你放心,這個道德的懲罰力量,會在他自己的內心自動完成的。你想,朱棣他也是生活在那個以孝治天下這個主流道德標準之下,你幹了什麼?你連你親媽都不認,你向子孫萬代告訴另外一個女子是你媽。那請問,那個含辛茹苦把你養大的女子,在九泉之下是用什麼樣的眼神盯著你?那這個眼神真是折磨了朱棣一生。所以他在位的時候,永樂年間,除了建北京城這個大工程之外,他乾了另外一個工程,建了一個叫大報恩寺。報恩,他要報恩的,建給他親媽的,雖然不能明說。那這個大報恩寺,工程大到什麼程度 ?徵發了十萬人,是大概從永樂十年開始建,一直建到永樂二十二年,他死的時候都沒竣工。而且這座廟規制上大大的破例,很多宮中的規制、建築的標準都用上去了。他屢次下聖旨表示:一定要破例!破例!!再破例!!!其實這也是一個信息會生孩子的一個例子,因為在當地人是知道這件事情的,當地人居然把這座廟的大雄寶殿稱之為碽妃殿。說白了,誰都知道你是為你那個不承認的親媽建了這個建築,所以你怎麼瞞得住?
說到這兒,我就要解開我在節目一開始我說朱棣的故事給我一個啟發。什麼啟發?就是我從小都會懷疑一件事——什麼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對吧?我們看到太多的惡人沒有惡報,而好人未必有好下場。所以我老覺得這句話有點不對,但是我讀朱棣的故事,我突然明白了,惡人真是有惡報的。這個報不是外在的一個什麼後果,他一定會用那個“東西”,在內心狠狠地懲罰自己。但是你還千萬別以為這僅僅是一種良知上的過不去,錯!惡有惡報的最真實地解釋是,當你犯了一個惡之後,你不得不去犯另外一個惡去掩藏前面一個惡,惡一旦開始,永無回頭之日。這才是惡有惡報的真是含義。如果不信,我們來看朱棣後面有乾了些什麼。
有的時候我們看中國歷史真的好感慨,因為從唐宋之後,中華文明就進入了一個下降的通道,變得越來越保守。說句狠話,變得越來越敗劣。那當中的轉捩點就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起兵的時候講的那叫漂亮,“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可你恢復了哪門子中華呢?原來的宋朝的那種文化氣象和文化面貌,你恢復了嗎?你明代繼承的是什麼?恰恰是蒙古人在元朝搞的那種相對野蠻的一套。比如說直接在朝堂上把大臣摁翻了打板子,這叫廷杖。跟誰學的?跟蒙古人學的嘛。你看明朝的政治制度,其實沿襲的是元朝的東西,甚至很多官名都是沿襲的元朝。再比如說,明代政治當中有太多非常惡劣的,比如說特務政治,搞什麼錦衣衛、東廠、西廠。再比如說任用宦官。所有這些東西,那你說,你明朝是一個好朝代嗎?如果要從宏觀上找原因,你可以講出一大推虛頭巴腦的東西。如果非要在微觀上找一個責任人的話,那對不起,就是他朱棣要負這個責任。那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原來犯下了一個惡,他篡位,然後他要緊接著犯一個一個的惡來掩蓋前面的惡。
我們給大家推理一下這個邏輯鏈條:首先我現在篡位了,你們都不吱聲了吧,該殺的都殺差不多了吧,那萬一有私下還不服的呢?對吧?尤其有一些,我又找不出他什麼毛病,什麼證據,但我明知道他就是不服,尤其是在前朝,他是建文皇帝的忠臣,這種人一定要搞掉。怎麼辦呢?所以一定要扶植一個狗腿子,給他當酷吏,就是幫他去當這隻黑手套,去搞人。這個人很快就出現了,叫陳瑛。這個人朱棣很賞識,把他提拔為左都御史。專門當言官,彈劾那些不法之徒。那陳瑛心裡是有數的,跟皇帝之間是有默契的。所以就專門去彈劾叫建文朝的忠臣,基本上建文朝的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是被他全部搞掉。甚至有一次叫胡閏之獄,這也是一個大臣,胡閏,全家被殺,幾百口子抄家問斬,然後所有的御史都看不下去了,連這個陳瑛自己都覺得,史書上寫了兩個字,叫“色慘“,就是顏色,臉色變得非常的慘然。慘然之後呢?搖搖腦袋說了一句話,說”此輩如果不變成叛逆,吾等為無名”,就是我不把他搞掉,我憑什麼存在呢?你看這就是典型的黑手套的邏輯。
但是如果僅僅在文官隊伍當中安插幾個狗腿子是遠遠不夠的,文官只能走正常的政治程序。可是還有一些活更臟,比如說探查大臣的隱私,這就需要特務組織。很多大臣表面上不帶出什麼,但是底下高一些小動作,小串聯,皇帝也不放心。所以朱棣就盯上了一個東西,就是大名鼎鼎的錦衣衛。要公平地講,錦衣衛這事不能全怪朱棣,因為始作俑者是他爹朱元璋。為啥叫錦衣衛?衣服穿得好看,為啥衣服要穿得好看?因為他的本職工作是皇帝的親兵衛隊和國家很多儀式的儀仗隊,所以要穿好看的衣服。那朱元璋就利用自己和這支武裝力量的親密關係,所以就賦予了他特務的職能:平常探查大臣的隱私,甚至直接拘捕大臣,甚至是辦案殺掉大臣,這是一件非常不合法度的事情。那朱元璋心裡知道嗎?他當然知道。所以,他在臨死的時候,其實已經下聖旨取消了錦衣衛的辦案職能。那誰恢復的呢?是這位朱棣給恢復的。這是老朱家的一個傳統,就是活著的時候一切沒底線,幹什麼都行,只要能夠達到目的。但是臨死的時候呢,他又不願意這種臟事讓子孫有樣學樣,所以他往往會取消。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後來的明神宗,他到處派那種太監,礦監、稅監給自己攆銀子。有一天他病了,他覺得自己快死了,說都回來,都回來,這種事不對,甚至要下罪己詔。可是過兩天呢?他病好了。不行,那罪己詔不算數,礦監、稅監一幫太監又給派出去了。這是老朱家的一個傳統。
所以朱棣就恢復了錦衣衛的這個職能,而且他大量地對它進行擴編。朱元璋的時候,錦衣衛的編制大概只有兩千人,可是朱棣大量擴編之後,到了後來的嘉靖皇帝上台的時候,你猜多少人,六萬人!怎麼知道這個數呢?因為嘉靖皇帝要假裝好人,上來裁撤錦衣衛。你看,老朱家皇帝他知道這不是好事。要當明君,裁撤錦衣衛,一把裁撤了三萬六千人。你可別光看這個數,生活在今天的中國,你知道什麼叫臨時工吧。當年的錦衣衛六萬人,也只是正式編制,還有大量的臨時工呢。比如說線人,匯報點情況,領點銀子的那種人。靠錦衣衛活著的人,我們現在看到史料大概是十幾萬人。你想,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秘密警察力量啊。即使是現代的那些時興搞秘密警察的國家,從人口數和秘密警察的比例,也沒有這麼高,這就是明代的政治現實。他們幹嗎的?幹臟活的,剛才我們講過,比如說朱棣手下有一個著名的錦衣衛的指揮使,叫紀綱。他能幹什麼事呢?當然就是殘害大臣。錦衣衛有一個北鎮撫司,是他的那個審案的機關,裡面叫慘毒無比。我在史料上看到幾個字叫“魂飛湯火“,無比慘毒。如果一個大臣進了錦衣衛的監獄,那你就算沒好日子過了,什麼樣的酷刑都能給你招呼上。所以還有一句話,叫”一旦移送法司,則不啻天堂之樂也“。雖然一樣可能是判死刑,但是只要從錦衣衛挪到了國家的正常的司法機構刑部的監獄裡面,那就叫上天堂。所以你看,他已經到了什麼程度?那紀綱,給大家覺一個例子吧。前面我們講那個解大才子解縉,你知道他的下場是什麼嗎?前期他幫永樂皇帝乾了多少壞事?什麼燒大臣的奏摺,包括重修《太祖實錄》,還有編《永樂大典》,這是永樂皇帝多少件大事,都是他領頭乾的。但是僅僅在永樂九年的時候,你看上台沒幾年,就因為一件事,把解縉直接下了錦衣衛大獄。關了四年之後,到了永樂十三年,有一次這個紀綱就拿出了牢裡正在關的犯人的名錄讓朱棣去看,一頁一頁翻,翻到這一頁說”喲,這個解縉還在呢“,就說了這一句,然後接著翻。那紀綱心裡就明白了,皇帝啥也沒說,他只是說解縉還在呢,那肯定是想讓他死啊。但是他的死又不能讓皇帝去承擔責任,又不能走國家正 常的法律程序,好難啊。但是這種難題特務自然有自己的解法,他幹的就是這個活嘛。所以紀綱就回到了錦衣衛的北鎮撫司的大牢裡,請解縉喝酒,這總沒錯吧,等他喝醉之後,正好外面大雪紛飛,直接把他埋到了雪堆裡給凍死了。為啥要用這種死法?因為沒有任何痕跡,是你自己喝醉酒掉進雪堆死的,誰都沒有責任,這就叫臟活。
但問題是,無論是文官當中的狗腿子,還是錦衣衛的指揮使,這兩種黑手套,臟活,都乾不長,為啥?因為這兩種人他都在一個官僚體系當中,他幹的壞事太多,他周邊的力量會對他形成製衡。所以歷朝歷代,這種人都叫酷吏,酷吏從來沒有好下場。等你壞事幹到一定程度皇帝一定說,你看民不聊生,官不聊生的,這麼地吧,都賴他,我把他弄死,給大家一個交代好不好啊?最後,我們剛才講的這兩個任務,一個陳瑛,一個紀綱 都是這麼死的。陳瑛是被殺頭,紀綱就更慘——是被拉出去活剮了,那罪名當然就是叛亂了。但是你想,在那樣的一個社會,即使是錦衣衛的指揮使,怎麼會想到叛亂呢?一定是栽贓。
好,那如果這兩個角色都不能長久地用,那怎麼辦呢?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角色等著了,這就是太監。其實明代是最不應該有太監之禍的,為什麼?因為朱元璋太知道這玩意兒的壞處了,朱元璋也看歷史的,所以在朱元璋一朝,太監完全沒有地位。歷史史料記載,說太監只供於灑掃,就是清潔工,別的什麼你也不去管。而且朱元璋有一個特別絕的發明,就是不准太監讀書。你不讀書,不認字,你還乾預什麼政事呢?而且朱元璋在宮門當中立了一個鐵牌,說內官不許干政,誰干政立斬。那為什麼立鐵牌子?就是給子孫後代看,這是一條鐵律,誰都不准動。
但是朱棣不是這樣明代開始啟用宦官,從誰開始?就從永樂一朝開始,那為什麼呢?有的人是這樣解釋的,說當年建文皇帝其實管宦官也管得非常嚴,所以這幫人就不服,一看燕王朱棣起兵靖難,我們就當內應,所以給了朱棣很多情報。
那朱棣當皇帝之後,就覺得感恩,要給這幫太監好處,所以就重用他。這肯定是胡扯,人家解縉幫他的忙幫得多了去了,這種人是翻臉不認人的,他怎麼會感謝太監呢?那為什麼?就是因為太監是他的家奴,家奴干那些髒活的時候,更加沒有底線,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個解釋。那在永樂一朝,太監達到了什麼樣的地位?首先已經開始可以認字了,可以學習了。他親手還派了四個太監去讀書。到了他兒子,甚至後面的像朱瞻基,甚至直接開了一個叫內書房,專門派人教太監認字。其實就是開始讓太監去干政。
所以後來什麼王振、曹吉祥、劉瑾、魏忠賢。明代一朝是宦官之禍最烈的一朝,為什麼?就是從朱棣開始的。那朱棣給了宦官什麼樣的權利?大概是五大權力:出使,就是到外國當特命全權大使,太監;專徵,就是帶兵去打仗;監軍,別的將領打仗,有太監在背後看著;分鎮,就是到地方上看住地方官;刺探臣民隱事,就是刺探大家的各種情報,當特務。所以在朱棣剛開始搞了一個東廠,後來陸陸續續又搞了什麼西廠。所有的太監之禍源頭就在這裡,你不覺得奇怪嗎?鄭和下西洋的鄭和,就是個太監。
明太祖對太監是嚴防死守,怎麼這個時候把這麼重要的,既像是軍隊,又像是出使,這麼一個重大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太監呢?這就是
那說到這你可能會反駁,羅胖,你別光給所謂的永樂大帝抹黑,他乾了多少好事你怎麼不提啊?你剛才提到了鄭和下西洋,中華民族的驕傲;他還修了《永樂大典》,那是中華文們的崑崙山,最大的一本文集;他還北征大漠,驅趕蒙古人,南征交趾,就是今天的越南,拓寬了中國的領土。這些好事你咋不說說呢?一會兒我們就說說,這些好事背後到底是什麼。
接著和大家聊聊明成祖朱棣的故事。不管我們前面說了他多少壞話,又是篡位,又是殘忍等等,我們總是可以找出理由原諒他的吧,因為這個人畢竟乾了很多偉大的事情。比如說四大功勞——“鄭和下西洋”、“修撰《永樂大典》”、“修建北京城“、”北伐蒙古,開疆擴土“。一個偉人,一個帝王,幹了這些好事,幹一些壞事,三七開總是可以的吧,大家都是人嘛。但是你要重新看這所謂的四大功勞,你會得出另外的解釋。今天很多事情我們都沒工夫講了,我們就說說《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編撰實際上就在永樂元年,你知道它第一次編成什麼時候嗎?永樂二年,一年就乾完了,只不過那個時候還不叫永樂大典,就是一套大類書。但是大家覺得這個東西不過癮,不夠那種文化的形象工程的篇幅,說重來。從永樂三年編到了永樂五年,大概動用了兩千多個人,兩年就編成了。然後成書之後,再清抄一遍,就是居謄成那個用正楷寫的那個書,花了一年時間。這編書的速度,老天爺,你可以想像嗎?《四庫全書》編了十三年,你去問任何一個現在出版社的編輯編這麼大規模的書,一萬多冊,3. 7億字,兩年能干成?說白了,怎麼編的?就是抄,而且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抄。《永樂大典》大概涵蓋了七千到八千本書,抄。後來人說這是《永樂大典》編輯,多麼地寬裕啊,一字不改,一字不刪,不像後來的《四庫全書》刪的面目全非。其實是什麼?為了趕製這樣的文化工程,哪有功夫去刪,哪有功夫去辨別什麼該留什麼該廢,對吧?就是一個文抄工的工作。那你說這也是一個功績,畢竟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錯了,它恰恰是在禍害文化。你想,第一點,一本書如果他在民間是孤本,為了國家這樣的形象工程,一定是被官家收走了吧。這本書被抄到了《永樂大典》裡,你還指望他還給民間嗎?不可能啦,而且在人手抄的過程當中必然會產生大量的錯誤。但不管怎麼講,書籍保存的風險被中心化、集中化了。那你《永樂大典》倒是好好保存啊?沒有,這種中心化的孤本。要知道《永樂大典》可不是像現在出一套書,印多少萬冊,分藏在多少個圖書館裡。沒有,就那麼一套。編成之後就鎖起來了,再也不會讓任何人看到。那你請問,這是傳播文化,還是禁錮文化呢?《永樂大典》從最開始的一萬一千多冊,到了清朝的時候,大概乾隆年間只剩下了八千冊,後來英法聯軍一進北京城,把翰林院給禍害一遍之後,包括有些人監守自盜。比如說那個著名的珍妃,到故宮裡去看哪個珍妃井,就是被慈禧太后扔進井裡哪個妃子。她有一個老師叫文廷式,這個人就是看翰林院的,自己還偷。現在民間的說法,說他偷了一百多冊都賣出去了,直到80年代,國家圖書館還能從民間收到這種《永樂大典》的孤本,其實就是陸陸續續被偷出去的。那到最後,一直到現在《永樂大典》存世的,藏在全世界各個圖書館裡的,總共也就八百冊。所以你說,明代初年有多少書?而現在剩下了八百冊,請問《永樂大典》到底是保存的功勞大呢,還是禍害的功勞大?這個賬你自己去算。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
《永樂大典》其實就是一個文化工程,沒有人關心它真正的後面的文化作用,只要這本書修完了,永樂大帝的面子過得去了,沒有人關心它。你可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存世的《永樂大典》,其實不是永樂皇帝那一套,是嘉靖皇帝 在位的時候,手抄的另外一個副本。那請問,原書哪兒去了呢?沒人知道哪去了,消失了,蒸發了,甚至在明代的史料當中關於這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這說明什麼?說明沒人把它當什麼文化工程,那就是老爺子修的一座遮羞布,用完了可以扔了。當然現在有一個猜測,說嘉靖皇帝特別喜歡這套書,他下葬的時候直接帶到他的陵墓當中去了,就是現在北京十三陵的永陵。但是如果這個猜測是真的,這可能更是一個悲劇,因為現在據科學測定,永陵的那個地宮裡面全部積水。如果《永樂大典》在那裡面,那真的是永遠不見天日了。所以你知道這些案底之後,你還會覺得《永樂大典》是對文化的尊重、保存、發揚嘛?它就是一次大的禍害!
關於鄭和下西洋,我們是到近代化以後,我們覺得中國人也應該在歷史上有過那種開放的時代,有過一種海洋的雄心。然後再回去找,發現我們幹過一次鄭和下西洋的事。通過近代人,尤其是像梁啟超這些人反复的闡釋,才變成我們今天理解的鄭和下西洋。其實在明代史料裡面,鄭和下西洋早就被刪得一塌糊塗,甚至當時有文官主動放火,把它所有的資料全給燒了。為什麼?不光彩嘛,你皇帝派一個太監道海外耀武揚威。其實真實目的的是什麼?找建文皇帝的下落,對吧?那你說這叫個什麼事呢?對國家、國計民生、老百姓沒有絲毫好處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鄭和下西洋。如果說北伐蒙古,還有什麼修建北京城還算是一點點具體業績的話,其實也根本架不住推敲。今天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有興趣,你可以去讀《龍床》這本書,關於修建北京城和北伐蒙古這兩件事真實的真相。那過幾期節目,我可能會跟大家聊永樂皇帝和他兒子的故事,我再講這一段,我們就先略過。
本質上來講,所謂的四大功勞其實是什麼?就是用了皇帝因為篡位,他想獲得合法性,所以搞出一些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來遮掩自己的那個羞處而已。如果打開這層遮羞布,你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朱棣呢?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所有有一定長度的朝代當中,所有這些皇帝當中,朱棣是最最殘暴的一個,沒有之一。跟他同樣殘暴和心理變態程度的皇帝,你只能到什麼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這種短命朝廷當中才能找得到。他爹也很殘暴 朱元璋殺人無算,但是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你不要危機我的權力,我讓你死,可是朱棣不僅要讓你死,而且非常欣賞你的死法。比如說靖難之役之後,很多建文朝的忠臣,那朱棣是用各種文化創意讓你死,比如說扔到鍋裡,把你炒成一團炭;比如說用那個鐵的掃帚把你渾身的血肉給掃光,最後剩下一具骨架,這種死法他也想得出來。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不見於中國的史料,很感謝朝鮮人,是在朝鮮的史料當中保留,因為那個時候朝鮮是中國的屬國。朱棣有一個寵妃,這個人使朝鮮進獻來的妃子,叫權妃,姓的那個權力的權,他非常寵愛,所以就讓她管理后宮的一些事。但是有一天,就是在永樂九年,突然死了。因為后宮嘛,大家知道那個宮鬥之間,不知道為什麼死的,當時也沒有發生什麼。到了永樂十一年的時候,突然有宮女告發,說是另外一個朝鮮進貢的妃子,姓呂,雙口呂,呂美人下毒酒把她給弄死的。當然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我們也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朱棣勃然大怒,用砲烙之刑對待這個呂美人。就是用烙鐵去燙她,燙了多長時間?整整一個月,才把她給處死。這就算完嗎?沒完,這件事情隨後牽扯出將近三千個宮女,他都說你參與了這場陰謀,然後所有人全部處死。在處死的過程中,全部用的是剮刑,就是千刀萬剮。而且歷史記載,每一次施剮形的時候,他老人家都要親臨現場去觀看。我的老天,你想想看,女人,三千個,在麼長的時間裡,每天要剮人。在皇宮內院,他都要親臨觀看,就是說在那些年裡,每天所謂北京城的皇宮就是一個人肉的屠宰場。你想想那個場景,這是一個心理變態到何種程度的人,才會搞出這樣的一個場面呢?那回頭我們再追問,他為什麼會變態到這種程度呢?我來推測,就是心理壓力太大,最後他已經是一個禽獸,他不是人了!那個心理壓力太大從哪兒來的?就是因為他篡位,然後他又用一個一個新的惡來掩蓋前面的惡。最後他不變成禽獸,可能嗎?
讀完了朱棣的故事,給我最大的感悟是——罪惡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過去我們都以為,罪惡是我們內心當中的一個存在,表現為我們具體的言行,所以才有兩句很輕鬆的話,說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小看了罪惡。罪惡,哪僅僅是我們自己能控制得了的東西?它剛開始是一個胚胎,然後可以自行成長為參天大樹,直到吞噬我們整個人性。而這個過程,你是很難用所謂的意志力讓它終止的。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看到一些調查報告,說”三陪“小姐,她們不知道自己掙的這個錢不光彩嗎?知道,很多三陪小姐都有一個想法,說有一天我掙夠錢之後,我隱姓埋名,我換一個城市,到誰都不認我的地方,找一個靠譜的男人嫁了,我開一間花店,開一間服裝店,然後幸福地過完我的下半生,現在只是不得已,我做一個必要的惡而已。
我今天說罪惡,我事先聲明,我不是從任何外在的角度去批判這個職業或這群女孩子,我是站在她自己的生命角度,一個女孩子,現在年輕的時候出賣肉體,對吧?你用這種方式,你以為僅僅是在糟蹋自己的道德感、名譽和身體嗎?不是,你是在構建兩個東西:第一,自己的內心的認知結構;第二,你的社會關係的結構,這兩個東西才是真正的後果,而不是你身體每天承擔的那些。我們先看內心的結構,你現在很有錢吧?因為你盈利的能力非常強,對吧?所以你漸漸地就會變成大手大腳,亂花錢;第二 ,你開始變得不願意去掙那些非常難掙的錢。你以為開花店容易的?那掙上五百塊錢難死了,你現在可能一天晚上的小費就夠了;第三,你變得不相信男人,因為在你這一段職業生涯當中,你看到的都是男人最醜惡的那一面。請問,一個亂花錢,不願意辛苦掙錢,不相信男人的女孩子,她可能會享受幸福地家庭生活嗎?太難了;第二,外在的社會結構,你的社會關係,你信任的人、親愛的人、仇恨的人都是身邊的姐妹,你看到的最好的人格榜樣,那就是那個滿臉脂粉的媽咪,請問,你怎麼斷掉跟他們的社會關係呢?我們人類這個物種是群居動物,我們是要跟那些我們信任的人在一起,我們才會獲得安全感的。你以為哪一天,你突然買一張火車票就走了?那得有多大的內心力量?所以斷掉這個社會關係,難乎其哉。
我聽一個搞戒毒工作的人跟我講,我真正在生理上戒毒其實非常容易,就一兩個星期的事,借助藥物。但是真正難的是什麼?是斷掉你吸毒的整個社會關係。你走上這條路不是無緣無故的,一定有人接引,包括誰賣給你毒,跟誰一起聚眾吸毒,所以真正戒毒其實是戒社會關係。他見過的最成功的戒毒的例子,就是舉家從北京搬到海南,決不允許這個孩子再和原來的朋友交往,才戒毒十年。但是好可惜,後來有一次他回到北京,又見到了原來那幫朋友,大家說來一口吧,又抽上了。所以他說,這是我見過的最慘痛的一個經歷。但是他同時在告訴我們,人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僅僅與這件事情本身,你其實是在向內構建認知結構,向外構建誰會關係
我們再來看朱棣這一生,他幹了這麼一件事,於是他內心必然要變得越來越殘暴,對這個世界越來越仇恨,他才有可能支持他把這個惡做下去。在外,他就必須去構建一堆敗劣的社會關係,他要去任用奸臣,他要去任用酷吏,甚至要啟用太監。難道他不知道主流意識形態和道德標準是怎麼看這件事情的嗎?他真的知道,但他真的是沒辦法,他穿上了這隻紅舞鞋,他真的就停不下來。
所以我記得馮侖先生在他的一本書裡寫到過,我以前節目也講到過,兩種人生你自己選:一種三陪小姐,在十幾歲的時候,十八九歲的時候,你已經達到盈利能力的高峰,但是一生都是下坡路,因為你的起點是你內心都接受不了的一個惡;還有一種更就是良家婦女的生活道路,二十多歲非常窮,畢業之後找一個男朋友,比你還窮,然後一起打拼。但是隨著你人生逐漸向上,到你五十多歲退休的時候,你有房,有兒女,有幸福的生活。兩條路,你可以自己選。那它真正的不同是什麼?就是那個起點的不同。
惡是一種可以生長的東西,善也是可以生長的東西。所以我很多年前第一次接觸到佛門的一句話,叫”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剛開始覺得好難理解,現在從今天我們講述的這個角度,你就可以理解這句話:凡夫,就是普通,沒有智慧的人,他怕什麼?怕具體的結果。今天股市跌了,我這個月公司沒有給我加工資,你怕的是具體的結果。而菩薩,就是那種有修為,有智慧的人,他怕的是什麼?怕的是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一切事情的因,一旦一個惡從你內心生長,並且變成具體的行為之後,根本就停不下來。所以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今天這期節目好庸俗,其實我就想講一句話——人真的不能干個壞事,乾了壞事,真的就停不下來。
顏天意編錄,李傳博排版
影片:羅輯思維:惡之花 134
朱棣也犯了這個錯誤,他覺得他刪乾淨了。因為在那個時代又沒有互聯網又沒有U盤,對吧?你比如說,他撒了一個他一生當中都會心裡有陰影的彌天大謊,就是他媽是誰我們都知道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個兒子,那他親媽是誰呢?現在官修史料裡都講是孝慈高皇后,就是那個著名的馬皇后,馬大腳。這是中國歷史上很著名的一個賢德的皇后,她是在朱元璋沒有當皇帝之前就跟了他,典型的大老婆,正宮娘娘。那建文皇帝的親爹朱標太子是誰生的呢?官修史料裡是講,是朱妃所生。就是宮裡隨便一個妃子,小老婆生的,這肯定是假話嘛。你想,在那麼講究嫡長子繼承製的時代,怎麼可能讓一個小老婆生的尤其那麼多兒子的情況下,去當繼承人呢?
那朱棣為什麼要造這個假呢?當然是為了合法性嘛。我也是大老婆生的,你才不是大老婆生的,對吧?那他為什麼敢做這個假呢?是因為這件事太隱秘了。
有一句話叫“紅牆綠瓦黑陰溝”。宮裡的事情就記載那麼幾張紙,把紙撕了不就完了嗎,外面再不准別人說話,過幾代人,這假也成真的了,所以這是最容易做手腳的一個環節。
可是朱棣千算萬算,還是沒有算到,我剛才講的那個信息會生孩子的邏輯。南京有一個太常寺,這是一個機構,專門是管皇家的這些統序,禮儀這些事。那太常寺就留下了一本材料,叫《太常寺志》,它雖然沒有記載誰生了誰,但是它記載了一個建築,就是太祖的太廟。太廟裡面有一個寢室,就是朱元璋死了之後再這兒接受祭祀。這個寢殿的門平時是打不開的,但是裡面立了很多神主牌,就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中間旁邊那些什麼皇后、貴妃都在神主牌旁邊。《太常寺志》裡面就記載,有一個妃子叫碽妃,這個神主牌上就記載,她才是朱棣的親媽。這是《太常寺志》上寫的,朱棣當年刪帖子的時候,忘了刪這個帖子。那你想,一個建築的記載 ,他怎麼會想到刪呢?所以到明代中期的時候就有人發現:哎,還有這麼個事兒,那朱棣到底是誰生的呢?有的人就在筆記裡記下來了,很多文人、士大夫私下就開始有這個懷疑。那什麼時候真相大白呢?你看,真是報應好還。一直到明朝滅亡的那一年,不是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就死了嗎,大批的官僚就跑到南京,這就是弘光一朝。弘光一朝,北方的那些官員來了也沒有別的事幹,說有這麼一個疑案,我們要不要把南京的太常寺給打開?就是那個太廟的寢殿給打開,看看那個神主牌上到底怎麼寫的呢?一打開看,一翻兩瞪眼,果然有這麼一個碽妃的神主牌,裡面白紙黑字地寫著,朱棣是她生的孩子,所以就破案了嘛。
但是這還不是我想說的重點,一個人只要他違反主流的道德標準,只要這個道德標准你自己認,雖然像朱棣這樣的皇帝,沒有任何機制可以懲罰他,但是你放心,這個道德的懲罰力量,會在他自己的內心自動完成的。你想,朱棣他也是生活在那個以孝治天下這個主流道德標準之下,你幹了什麼?你連你親媽都不認,你向子孫萬代告訴另外一個女子是你媽。那請問,那個含辛茹苦把你養大的女子,在九泉之下是用什麼樣的眼神盯著你?那這個眼神真是折磨了朱棣一生。所以他在位的時候,永樂年間,除了建北京城這個大工程之外,他乾了另外一個工程,建了一個叫大報恩寺。報恩,他要報恩的,建給他親媽的,雖然不能明說。那這個大報恩寺,工程大到什麼程度 ?徵發了十萬人,是大概從永樂十年開始建,一直建到永樂二十二年,他死的時候都沒竣工。而且這座廟規制上大大的破例,很多宮中的規制、建築的標準都用上去了。他屢次下聖旨表示:一定要破例!破例!!再破例!!!其實這也是一個信息會生孩子的一個例子,因為在當地人是知道這件事情的,當地人居然把這座廟的大雄寶殿稱之為碽妃殿。說白了,誰都知道你是為你那個不承認的親媽建了這個建築,所以你怎麼瞞得住?
說到這兒,我就要解開我在節目一開始我說朱棣的故事給我一個啟發。什麼啟發?就是我從小都會懷疑一件事——什麼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對吧?我們看到太多的惡人沒有惡報,而好人未必有好下場。所以我老覺得這句話有點不對,但是我讀朱棣的故事,我突然明白了,惡人真是有惡報的。這個報不是外在的一個什麼後果,他一定會用那個“東西”,在內心狠狠地懲罰自己。但是你還千萬別以為這僅僅是一種良知上的過不去,錯!惡有惡報的最真實地解釋是,當你犯了一個惡之後,你不得不去犯另外一個惡去掩藏前面一個惡,惡一旦開始,永無回頭之日。這才是惡有惡報的真是含義。如果不信,我們來看朱棣後面有乾了些什麼。
有的時候我們看中國歷史真的好感慨,因為從唐宋之後,中華文明就進入了一個下降的通道,變得越來越保守。說句狠話,變得越來越敗劣。那當中的轉捩點就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起兵的時候講的那叫漂亮,“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可你恢復了哪門子中華呢?原來的宋朝的那種文化氣象和文化面貌,你恢復了嗎?你明代繼承的是什麼?恰恰是蒙古人在元朝搞的那種相對野蠻的一套。比如說直接在朝堂上把大臣摁翻了打板子,這叫廷杖。跟誰學的?跟蒙古人學的嘛。你看明朝的政治制度,其實沿襲的是元朝的東西,甚至很多官名都是沿襲的元朝。再比如說,明代政治當中有太多非常惡劣的,比如說特務政治,搞什麼錦衣衛、東廠、西廠。再比如說任用宦官。所有這些東西,那你說,你明朝是一個好朝代嗎?如果要從宏觀上找原因,你可以講出一大推虛頭巴腦的東西。如果非要在微觀上找一個責任人的話,那對不起,就是他朱棣要負這個責任。那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原來犯下了一個惡,他篡位,然後他要緊接著犯一個一個的惡來掩蓋前面的惡。
我們給大家推理一下這個邏輯鏈條:首先我現在篡位了,你們都不吱聲了吧,該殺的都殺差不多了吧,那萬一有私下還不服的呢?對吧?尤其有一些,我又找不出他什麼毛病,什麼證據,但我明知道他就是不服,尤其是在前朝,他是建文皇帝的忠臣,這種人一定要搞掉。怎麼辦呢?所以一定要扶植一個狗腿子,給他當酷吏,就是幫他去當這隻黑手套,去搞人。這個人很快就出現了,叫陳瑛。這個人朱棣很賞識,把他提拔為左都御史。專門當言官,彈劾那些不法之徒。那陳瑛心裡是有數的,跟皇帝之間是有默契的。所以就專門去彈劾叫建文朝的忠臣,基本上建文朝的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是被他全部搞掉。甚至有一次叫胡閏之獄,這也是一個大臣,胡閏,全家被殺,幾百口子抄家問斬,然後所有的御史都看不下去了,連這個陳瑛自己都覺得,史書上寫了兩個字,叫“色慘“,就是顏色,臉色變得非常的慘然。慘然之後呢?搖搖腦袋說了一句話,說”此輩如果不變成叛逆,吾等為無名”,就是我不把他搞掉,我憑什麼存在呢?你看這就是典型的黑手套的邏輯。
但是如果僅僅在文官隊伍當中安插幾個狗腿子是遠遠不夠的,文官只能走正常的政治程序。可是還有一些活更臟,比如說探查大臣的隱私,這就需要特務組織。很多大臣表面上不帶出什麼,但是底下高一些小動作,小串聯,皇帝也不放心。所以朱棣就盯上了一個東西,就是大名鼎鼎的錦衣衛。要公平地講,錦衣衛這事不能全怪朱棣,因為始作俑者是他爹朱元璋。為啥叫錦衣衛?衣服穿得好看,為啥衣服要穿得好看?因為他的本職工作是皇帝的親兵衛隊和國家很多儀式的儀仗隊,所以要穿好看的衣服。那朱元璋就利用自己和這支武裝力量的親密關係,所以就賦予了他特務的職能:平常探查大臣的隱私,甚至直接拘捕大臣,甚至是辦案殺掉大臣,這是一件非常不合法度的事情。那朱元璋心裡知道嗎?他當然知道。所以,他在臨死的時候,其實已經下聖旨取消了錦衣衛的辦案職能。那誰恢復的呢?是這位朱棣給恢復的。這是老朱家的一個傳統,就是活著的時候一切沒底線,幹什麼都行,只要能夠達到目的。但是臨死的時候呢,他又不願意這種臟事讓子孫有樣學樣,所以他往往會取消。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後來的明神宗,他到處派那種太監,礦監、稅監給自己攆銀子。有一天他病了,他覺得自己快死了,說都回來,都回來,這種事不對,甚至要下罪己詔。可是過兩天呢?他病好了。不行,那罪己詔不算數,礦監、稅監一幫太監又給派出去了。這是老朱家的一個傳統。
所以朱棣就恢復了錦衣衛的這個職能,而且他大量地對它進行擴編。朱元璋的時候,錦衣衛的編制大概只有兩千人,可是朱棣大量擴編之後,到了後來的嘉靖皇帝上台的時候,你猜多少人,六萬人!怎麼知道這個數呢?因為嘉靖皇帝要假裝好人,上來裁撤錦衣衛。你看,老朱家皇帝他知道這不是好事。要當明君,裁撤錦衣衛,一把裁撤了三萬六千人。你可別光看這個數,生活在今天的中國,你知道什麼叫臨時工吧。當年的錦衣衛六萬人,也只是正式編制,還有大量的臨時工呢。比如說線人,匯報點情況,領點銀子的那種人。靠錦衣衛活著的人,我們現在看到史料大概是十幾萬人。你想,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秘密警察力量啊。即使是現代的那些時興搞秘密警察的國家,從人口數和秘密警察的比例,也沒有這麼高,這就是明代的政治現實。他們幹嗎的?幹臟活的,剛才我們講過,比如說朱棣手下有一個著名的錦衣衛的指揮使,叫紀綱。他能幹什麼事呢?當然就是殘害大臣。錦衣衛有一個北鎮撫司,是他的那個審案的機關,裡面叫慘毒無比。我在史料上看到幾個字叫“魂飛湯火“,無比慘毒。如果一個大臣進了錦衣衛的監獄,那你就算沒好日子過了,什麼樣的酷刑都能給你招呼上。所以還有一句話,叫”一旦移送法司,則不啻天堂之樂也“。雖然一樣可能是判死刑,但是只要從錦衣衛挪到了國家的正常的司法機構刑部的監獄裡面,那就叫上天堂。所以你看,他已經到了什麼程度?那紀綱,給大家覺一個例子吧。前面我們講那個解大才子解縉,你知道他的下場是什麼嗎?前期他幫永樂皇帝乾了多少壞事?什麼燒大臣的奏摺,包括重修《太祖實錄》,還有編《永樂大典》,這是永樂皇帝多少件大事,都是他領頭乾的。但是僅僅在永樂九年的時候,你看上台沒幾年,就因為一件事,把解縉直接下了錦衣衛大獄。關了四年之後,到了永樂十三年,有一次這個紀綱就拿出了牢裡正在關的犯人的名錄讓朱棣去看,一頁一頁翻,翻到這一頁說”喲,這個解縉還在呢“,就說了這一句,然後接著翻。那紀綱心裡就明白了,皇帝啥也沒說,他只是說解縉還在呢,那肯定是想讓他死啊。但是他的死又不能讓皇帝去承擔責任,又不能走國家正 常的法律程序,好難啊。但是這種難題特務自然有自己的解法,他幹的就是這個活嘛。所以紀綱就回到了錦衣衛的北鎮撫司的大牢裡,請解縉喝酒,這總沒錯吧,等他喝醉之後,正好外面大雪紛飛,直接把他埋到了雪堆裡給凍死了。為啥要用這種死法?因為沒有任何痕跡,是你自己喝醉酒掉進雪堆死的,誰都沒有責任,這就叫臟活。
但問題是,無論是文官當中的狗腿子,還是錦衣衛的指揮使,這兩種黑手套,臟活,都乾不長,為啥?因為這兩種人他都在一個官僚體系當中,他幹的壞事太多,他周邊的力量會對他形成製衡。所以歷朝歷代,這種人都叫酷吏,酷吏從來沒有好下場。等你壞事幹到一定程度皇帝一定說,你看民不聊生,官不聊生的,這麼地吧,都賴他,我把他弄死,給大家一個交代好不好啊?最後,我們剛才講的這兩個任務,一個陳瑛,一個紀綱 都是這麼死的。陳瑛是被殺頭,紀綱就更慘——是被拉出去活剮了,那罪名當然就是叛亂了。但是你想,在那樣的一個社會,即使是錦衣衛的指揮使,怎麼會想到叛亂呢?一定是栽贓。
好,那如果這兩個角色都不能長久地用,那怎麼辦呢?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角色等著了,這就是太監。其實明代是最不應該有太監之禍的,為什麼?因為朱元璋太知道這玩意兒的壞處了,朱元璋也看歷史的,所以在朱元璋一朝,太監完全沒有地位。歷史史料記載,說太監只供於灑掃,就是清潔工,別的什麼你也不去管。而且朱元璋有一個特別絕的發明,就是不准太監讀書。你不讀書,不認字,你還乾預什麼政事呢?而且朱元璋在宮門當中立了一個鐵牌,說內官不許干政,誰干政立斬。那為什麼立鐵牌子?就是給子孫後代看,這是一條鐵律,誰都不准動。
但是朱棣不是這樣明代開始啟用宦官,從誰開始?就從永樂一朝開始,那為什麼呢?有的人是這樣解釋的,說當年建文皇帝其實管宦官也管得非常嚴,所以這幫人就不服,一看燕王朱棣起兵靖難,我們就當內應,所以給了朱棣很多情報。
那朱棣當皇帝之後,就覺得感恩,要給這幫太監好處,所以就重用他。這肯定是胡扯,人家解縉幫他的忙幫得多了去了,這種人是翻臉不認人的,他怎麼會感謝太監呢?那為什麼?就是因為太監是他的家奴,家奴干那些髒活的時候,更加沒有底線,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個解釋。那在永樂一朝,太監達到了什麼樣的地位?首先已經開始可以認字了,可以學習了。他親手還派了四個太監去讀書。到了他兒子,甚至後面的像朱瞻基,甚至直接開了一個叫內書房,專門派人教太監認字。其實就是開始讓太監去干政。
所以後來什麼王振、曹吉祥、劉瑾、魏忠賢。明代一朝是宦官之禍最烈的一朝,為什麼?就是從朱棣開始的。那朱棣給了宦官什麼樣的權利?大概是五大權力:出使,就是到外國當特命全權大使,太監;專徵,就是帶兵去打仗;監軍,別的將領打仗,有太監在背後看著;分鎮,就是到地方上看住地方官;刺探臣民隱事,就是刺探大家的各種情報,當特務。所以在朱棣剛開始搞了一個東廠,後來陸陸續續又搞了什麼西廠。所有的太監之禍源頭就在這裡,你不覺得奇怪嗎?鄭和下西洋的鄭和,就是個太監。
明太祖對太監是嚴防死守,怎麼這個時候把這麼重要的,既像是軍隊,又像是出使,這麼一個重大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太監呢?這就是
那說到這你可能會反駁,羅胖,你別光給所謂的永樂大帝抹黑,他乾了多少好事你怎麼不提啊?你剛才提到了鄭和下西洋,中華民族的驕傲;他還修了《永樂大典》,那是中華文們的崑崙山,最大的一本文集;他還北征大漠,驅趕蒙古人,南征交趾,就是今天的越南,拓寬了中國的領土。這些好事你咋不說說呢?一會兒我們就說說,這些好事背後到底是什麼。
接著和大家聊聊明成祖朱棣的故事。不管我們前面說了他多少壞話,又是篡位,又是殘忍等等,我們總是可以找出理由原諒他的吧,因為這個人畢竟乾了很多偉大的事情。比如說四大功勞——“鄭和下西洋”、“修撰《永樂大典》”、“修建北京城“、”北伐蒙古,開疆擴土“。一個偉人,一個帝王,幹了這些好事,幹一些壞事,三七開總是可以的吧,大家都是人嘛。但是你要重新看這所謂的四大功勞,你會得出另外的解釋。今天很多事情我們都沒工夫講了,我們就說說《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編撰實際上就在永樂元年,你知道它第一次編成什麼時候嗎?永樂二年,一年就乾完了,只不過那個時候還不叫永樂大典,就是一套大類書。但是大家覺得這個東西不過癮,不夠那種文化的形象工程的篇幅,說重來。從永樂三年編到了永樂五年,大概動用了兩千多個人,兩年就編成了。然後成書之後,再清抄一遍,就是居謄成那個用正楷寫的那個書,花了一年時間。這編書的速度,老天爺,你可以想像嗎?《四庫全書》編了十三年,你去問任何一個現在出版社的編輯編這麼大規模的書,一萬多冊,3. 7億字,兩年能干成?說白了,怎麼編的?就是抄,而且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抄。《永樂大典》大概涵蓋了七千到八千本書,抄。後來人說這是《永樂大典》編輯,多麼地寬裕啊,一字不改,一字不刪,不像後來的《四庫全書》刪的面目全非。其實是什麼?為了趕製這樣的文化工程,哪有功夫去刪,哪有功夫去辨別什麼該留什麼該廢,對吧?就是一個文抄工的工作。那你說這也是一個功績,畢竟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錯了,它恰恰是在禍害文化。你想,第一點,一本書如果他在民間是孤本,為了國家這樣的形象工程,一定是被官家收走了吧。這本書被抄到了《永樂大典》裡,你還指望他還給民間嗎?不可能啦,而且在人手抄的過程當中必然會產生大量的錯誤。但不管怎麼講,書籍保存的風險被中心化、集中化了。那你《永樂大典》倒是好好保存啊?沒有,這種中心化的孤本。要知道《永樂大典》可不是像現在出一套書,印多少萬冊,分藏在多少個圖書館裡。沒有,就那麼一套。編成之後就鎖起來了,再也不會讓任何人看到。那你請問,這是傳播文化,還是禁錮文化呢?《永樂大典》從最開始的一萬一千多冊,到了清朝的時候,大概乾隆年間只剩下了八千冊,後來英法聯軍一進北京城,把翰林院給禍害一遍之後,包括有些人監守自盜。比如說那個著名的珍妃,到故宮裡去看哪個珍妃井,就是被慈禧太后扔進井裡哪個妃子。她有一個老師叫文廷式,這個人就是看翰林院的,自己還偷。現在民間的說法,說他偷了一百多冊都賣出去了,直到80年代,國家圖書館還能從民間收到這種《永樂大典》的孤本,其實就是陸陸續續被偷出去的。那到最後,一直到現在《永樂大典》存世的,藏在全世界各個圖書館裡的,總共也就八百冊。所以你說,明代初年有多少書?而現在剩下了八百冊,請問《永樂大典》到底是保存的功勞大呢,還是禍害的功勞大?這個賬你自己去算。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
《永樂大典》其實就是一個文化工程,沒有人關心它真正的後面的文化作用,只要這本書修完了,永樂大帝的面子過得去了,沒有人關心它。你可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存世的《永樂大典》,其實不是永樂皇帝那一套,是嘉靖皇帝 在位的時候,手抄的另外一個副本。那請問,原書哪兒去了呢?沒人知道哪去了,消失了,蒸發了,甚至在明代的史料當中關於這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這說明什麼?說明沒人把它當什麼文化工程,那就是老爺子修的一座遮羞布,用完了可以扔了。當然現在有一個猜測,說嘉靖皇帝特別喜歡這套書,他下葬的時候直接帶到他的陵墓當中去了,就是現在北京十三陵的永陵。但是如果這個猜測是真的,這可能更是一個悲劇,因為現在據科學測定,永陵的那個地宮裡面全部積水。如果《永樂大典》在那裡面,那真的是永遠不見天日了。所以你知道這些案底之後,你還會覺得《永樂大典》是對文化的尊重、保存、發揚嘛?它就是一次大的禍害!
關於鄭和下西洋,我們是到近代化以後,我們覺得中國人也應該在歷史上有過那種開放的時代,有過一種海洋的雄心。然後再回去找,發現我們幹過一次鄭和下西洋的事。通過近代人,尤其是像梁啟超這些人反复的闡釋,才變成我們今天理解的鄭和下西洋。其實在明代史料裡面,鄭和下西洋早就被刪得一塌糊塗,甚至當時有文官主動放火,把它所有的資料全給燒了。為什麼?不光彩嘛,你皇帝派一個太監道海外耀武揚威。其實真實目的的是什麼?找建文皇帝的下落,對吧?那你說這叫個什麼事呢?對國家、國計民生、老百姓沒有絲毫好處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鄭和下西洋。如果說北伐蒙古,還有什麼修建北京城還算是一點點具體業績的話,其實也根本架不住推敲。今天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有興趣,你可以去讀《龍床》這本書,關於修建北京城和北伐蒙古這兩件事真實的真相。那過幾期節目,我可能會跟大家聊永樂皇帝和他兒子的故事,我再講這一段,我們就先略過。
本質上來講,所謂的四大功勞其實是什麼?就是用了皇帝因為篡位,他想獲得合法性,所以搞出一些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來遮掩自己的那個羞處而已。如果打開這層遮羞布,你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朱棣呢?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所有有一定長度的朝代當中,所有這些皇帝當中,朱棣是最最殘暴的一個,沒有之一。跟他同樣殘暴和心理變態程度的皇帝,你只能到什麼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這種短命朝廷當中才能找得到。他爹也很殘暴 朱元璋殺人無算,但是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你不要危機我的權力,我讓你死,可是朱棣不僅要讓你死,而且非常欣賞你的死法。比如說靖難之役之後,很多建文朝的忠臣,那朱棣是用各種文化創意讓你死,比如說扔到鍋裡,把你炒成一團炭;比如說用那個鐵的掃帚把你渾身的血肉給掃光,最後剩下一具骨架,這種死法他也想得出來。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不見於中國的史料,很感謝朝鮮人,是在朝鮮的史料當中保留,因為那個時候朝鮮是中國的屬國。朱棣有一個寵妃,這個人使朝鮮進獻來的妃子,叫權妃,姓的那個權力的權,他非常寵愛,所以就讓她管理后宮的一些事。但是有一天,就是在永樂九年,突然死了。因為后宮嘛,大家知道那個宮鬥之間,不知道為什麼死的,當時也沒有發生什麼。到了永樂十一年的時候,突然有宮女告發,說是另外一個朝鮮進貢的妃子,姓呂,雙口呂,呂美人下毒酒把她給弄死的。當然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我們也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朱棣勃然大怒,用砲烙之刑對待這個呂美人。就是用烙鐵去燙她,燙了多長時間?整整一個月,才把她給處死。這就算完嗎?沒完,這件事情隨後牽扯出將近三千個宮女,他都說你參與了這場陰謀,然後所有人全部處死。在處死的過程中,全部用的是剮刑,就是千刀萬剮。而且歷史記載,每一次施剮形的時候,他老人家都要親臨現場去觀看。我的老天,你想想看,女人,三千個,在麼長的時間裡,每天要剮人。在皇宮內院,他都要親臨觀看,就是說在那些年裡,每天所謂北京城的皇宮就是一個人肉的屠宰場。你想想那個場景,這是一個心理變態到何種程度的人,才會搞出這樣的一個場面呢?那回頭我們再追問,他為什麼會變態到這種程度呢?我來推測,就是心理壓力太大,最後他已經是一個禽獸,他不是人了!那個心理壓力太大從哪兒來的?就是因為他篡位,然後他又用一個一個新的惡來掩蓋前面的惡。最後他不變成禽獸,可能嗎?
讀完了朱棣的故事,給我最大的感悟是——罪惡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過去我們都以為,罪惡是我們內心當中的一個存在,表現為我們具體的言行,所以才有兩句很輕鬆的話,說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小看了罪惡。罪惡,哪僅僅是我們自己能控制得了的東西?它剛開始是一個胚胎,然後可以自行成長為參天大樹,直到吞噬我們整個人性。而這個過程,你是很難用所謂的意志力讓它終止的。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看到一些調查報告,說”三陪“小姐,她們不知道自己掙的這個錢不光彩嗎?知道,很多三陪小姐都有一個想法,說有一天我掙夠錢之後,我隱姓埋名,我換一個城市,到誰都不認我的地方,找一個靠譜的男人嫁了,我開一間花店,開一間服裝店,然後幸福地過完我的下半生,現在只是不得已,我做一個必要的惡而已。
我今天說罪惡,我事先聲明,我不是從任何外在的角度去批判這個職業或這群女孩子,我是站在她自己的生命角度,一個女孩子,現在年輕的時候出賣肉體,對吧?你用這種方式,你以為僅僅是在糟蹋自己的道德感、名譽和身體嗎?不是,你是在構建兩個東西:第一,自己的內心的認知結構;第二,你的社會關係的結構,這兩個東西才是真正的後果,而不是你身體每天承擔的那些。我們先看內心的結構,你現在很有錢吧?因為你盈利的能力非常強,對吧?所以你漸漸地就會變成大手大腳,亂花錢;第二 ,你開始變得不願意去掙那些非常難掙的錢。你以為開花店容易的?那掙上五百塊錢難死了,你現在可能一天晚上的小費就夠了;第三,你變得不相信男人,因為在你這一段職業生涯當中,你看到的都是男人最醜惡的那一面。請問,一個亂花錢,不願意辛苦掙錢,不相信男人的女孩子,她可能會享受幸福地家庭生活嗎?太難了;第二,外在的社會結構,你的社會關係,你信任的人、親愛的人、仇恨的人都是身邊的姐妹,你看到的最好的人格榜樣,那就是那個滿臉脂粉的媽咪,請問,你怎麼斷掉跟他們的社會關係呢?我們人類這個物種是群居動物,我們是要跟那些我們信任的人在一起,我們才會獲得安全感的。你以為哪一天,你突然買一張火車票就走了?那得有多大的內心力量?所以斷掉這個社會關係,難乎其哉。
我聽一個搞戒毒工作的人跟我講,我真正在生理上戒毒其實非常容易,就一兩個星期的事,借助藥物。但是真正難的是什麼?是斷掉你吸毒的整個社會關係。你走上這條路不是無緣無故的,一定有人接引,包括誰賣給你毒,跟誰一起聚眾吸毒,所以真正戒毒其實是戒社會關係。他見過的最成功的戒毒的例子,就是舉家從北京搬到海南,決不允許這個孩子再和原來的朋友交往,才戒毒十年。但是好可惜,後來有一次他回到北京,又見到了原來那幫朋友,大家說來一口吧,又抽上了。所以他說,這是我見過的最慘痛的一個經歷。但是他同時在告訴我們,人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僅僅與這件事情本身,你其實是在向內構建認知結構,向外構建誰會關係
我們再來看朱棣這一生,他幹了這麼一件事,於是他內心必然要變得越來越殘暴,對這個世界越來越仇恨,他才有可能支持他把這個惡做下去。在外,他就必須去構建一堆敗劣的社會關係,他要去任用奸臣,他要去任用酷吏,甚至要啟用太監。難道他不知道主流意識形態和道德標準是怎麼看這件事情的嗎?他真的知道,但他真的是沒辦法,他穿上了這隻紅舞鞋,他真的就停不下來。
所以我記得馮侖先生在他的一本書裡寫到過,我以前節目也講到過,兩種人生你自己選:一種三陪小姐,在十幾歲的時候,十八九歲的時候,你已經達到盈利能力的高峰,但是一生都是下坡路,因為你的起點是你內心都接受不了的一個惡;還有一種更就是良家婦女的生活道路,二十多歲非常窮,畢業之後找一個男朋友,比你還窮,然後一起打拼。但是隨著你人生逐漸向上,到你五十多歲退休的時候,你有房,有兒女,有幸福的生活。兩條路,你可以自己選。那它真正的不同是什麼?就是那個起點的不同。
惡是一種可以生長的東西,善也是可以生長的東西。所以我很多年前第一次接觸到佛門的一句話,叫”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剛開始覺得好難理解,現在從今天我們講述的這個角度,你就可以理解這句話:凡夫,就是普通,沒有智慧的人,他怕什麼?怕具體的結果。今天股市跌了,我這個月公司沒有給我加工資,你怕的是具體的結果。而菩薩,就是那種有修為,有智慧的人,他怕的是什麼?怕的是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一切事情的因,一旦一個惡從你內心生長,並且變成具體的行為之後,根本就停不下來。所以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今天這期節目好庸俗,其實我就想講一句話——人真的不能干個壞事,乾了壞事,真的就停不下來。
顏天意編錄,李傳博排版
影片:羅輯思維:惡之花 13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