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看問題/陸股崩跌 恐喚醒大蕭條


2015-07-09 04:24:34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近來中國大陸股市暴跌,眼看就要演變成1929年美股大崩盤的中國版,許多投資人認為陸股崩跌比希臘債務危機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威脅還要嚴重。
當西方屏息關注希臘債務談判的發展時,一場後果可能更嚴重的金融危機正在東方醞釀中,部分人士稱之為「中國版的1929」。那年華爾街股市大崩盤,揭開大蕭條時期經濟災難的序幕。

陸股暴跌與1929年華爾街股災的確有相似點。兩地股災發生前,都歷經十幾年火熱的經濟成長期,創造非比尋常的財富;兩地的榮景一部分都是靠快速的信用擴張促成,大陸的信用擴張甚至比美國「狂飆的1920年代」猶有過之;兩地投機歪風過盛,融資買股都是主要推手。

高伯瑞(Galbraith)在經典著作《1929年大崩盤》指出,美股在1927年的價位還算合理,是在股災發生前一年才漲得離譜,漲幅近50%。相同情形也見於上證指數,除評價低的銀行股外,幾乎各類股都飆漲。


圖/經濟日報提供

而且,如同1920年代的美國,陸股暴漲的同時,房地產市場投機泡沫也同步擴大。兩地的總體經濟背景也出奇類似:鄉村勞工大量遷移至城市求職,工業欣欣向榮,激勵家家戶戶投資買股逐利。中國在短短數十年內經濟起飛,導致全球性的工業產能過剩,不僅連大陸內需消化不了,就連全世界也無法吸收。

市場擔心陸股崩跌可能失控。畢竟中國無法永遠靠製造一個泡沫,來解決另一個泡沫問題。先是金價泡沫,接著是房市泡沫,待打房措施導致地產與營建市場快要崩垮時,又打開水龍頭讓大量資金湧入股市,助長了債務泡沫。威明頓信託銀行分析師史提斯說,中國對美國經濟構成的風險比希債危機還大。

閱讀秘書/金融危機

針對陸股連日暴跌,美銀美林分析師警告,「我們預期成長減緩、企業獲利差且『金融危機』風險提高」。金融危機一般定義為:資產價格暴跌或債務人無力償債,導致金融機構缺乏必要流動性,干擾市場配置資金的能力,引發經濟衰退或蕭條。

IMF研究報告指金融危機的過程為:資產價格泡沫破裂與信用泡沫破裂,金融中介機構嚴重受干擾,引發企業、金融中介機構與主權龐大資產負債表問題,促使政府大規模注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