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BBC評柴靜事件的政治背景

BBC評柴靜事件的政治背景  作者: 潘悅然

中國崛起透視

更新於︰2015-03-24 P

從2012年兩會的「危機公關」到2015年兩會前霧霾旋風的主動「製造熱點」。中國政府的輿論控制策略可以說是變得更加成熟和聰明了。

2月27日,中國新環保部長上任。2月28日,《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發佈,中共官媒人民網首發,並迅速發佈了柴靜的專訪文章。48小時後,該視頻的總播放次數已超2億。

3月2日,中國宣傳部門作出指示,要求新聞媒體不要發佈有關《穹頂之下》的報道,人民網和新華網等官媒開始撤下視頻,並刪除了幾乎所有相關文章。3月3日,中國2015年全國兩會開幕。

短短5天,一部以環保為題材,糅合調查、紀錄、演講等多重題材特徵的視頻作品,就這樣經歷了過山車一般的歷程。雖然此視頻在各大民營媒體中還是可以正常搜索觀看,關於該話題的討論也仍能夠如常進行,但隨著官媒的突然「收手」,以及討論熱點從環保轉移至柴靜個人的爭議所造成的「輿論失焦」,再加之「兩會」已然到來,《穹頂之下》的命運如同一道流星一般,閃亮登場卻已迅速劃過。

火爆背後的環保衙門身影

如果說流星的出現是偶然不可控的,那麼這份視頻作品火爆的背後,卻從頭至尾都有著中國政府各部門的神秘身影。其實,這份視頻作品從選材、內容、觀點的角度來說,已遠非新穎。但它之所以如此火爆,主要原因在兩點。一是環保、石油等諸多部門單位人員的登場以及大膽發表意見。二是視頻發佈的前期準備充足。不僅時機挑選合適,而且官媒集體發力支持,並持續發表後續文章。可以說,該視頻從媒體傳播的角度來講儘管已經策劃精心,製作優良,但如果沒有官媒大力支持、有關部門力挺,如果宣傳部門對此略微敏感的話題略微設置障礙,那麼它的效果都不會如此轟動。

那麼中國官方為何要支持此份霧霾調查呢?其實不難看出,此次事件背後的最大推手之一便是環保部門。環保部門在視頻中提出了諸多訴求和其部門施政執法 的困境,並且在視頻播出後第一時間向該視頻表示支持。甚至在兩會開始後,傅瑩用「有牙齒」的說法來形容新環保法,也是明顯在回應《穹頂之下》的內容。

中國官方樂於看到環保部門獲得支持和協助,故而宣傳部門也會來幫一把。但環保部門僅需要為新《環保法》在兩會中取得適當的關注和輿論鋪墊即可,這個話題並無必要炒得過熱。由視頻引發的許多環保主義爭論議題,以及企盼中國自由化的國企制度改革聲音,還有對於新興環保產業投資的熱度等等,這些都並非官方所樂於看 到的趨勢。

撤片並非壓制而是輿論導向的手段
因此在進入兩會之時,官媒撤下相關內容,對其進行「冷處理」。這樣一來,該視頻的輿論發酵期便被控制住,輿論重心被新的熱點取代。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可謂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在視頻初期普遍大漲的環保股票,到今天也開始出現了分化的跡象,僅有那些與政策緊貼的股票才仍被看好。

因此,一些評論認為中共不滿該視頻過於火熱而用權力對其進行壓制,這種觀點未免太過杞人憂天。中國政府從一開始就明確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也知道把話題引導到何種程度合適。將柴靜的視頻報道撤下,並非對其反感和壓制,而是一種「輿論導向」的手段。

輿論策略轉變
上一次在兩會前夕出現突發性輿論熱點還是在2012年,當時在兩會召開前不到一個月時,突發了王立軍進入美領館事件。但一個月內,中國官方一直沉默不語,並未給出明確答覆。各種傳言猜測也甚囂塵上。在兩會中,中外媒體都期待官方能夠正面面對此事。最終,還是在兩會最後一天答記者問環節中,時任總理溫家寶給出了表態,可以說是勉強成功應對了一次「危機公關」。

從2012年兩會的「危機公關」到2015年兩會的主動「製造熱點」。中國政府的輿論策略可以說是變得更加成熟和聰明了。

我們可以試想,如果這次柴靜團隊在發佈過程中受到層層阻礙,最後完全依靠民營媒體進行發佈的話,那麼,輿論中肯定少不了對政府包庇污染壟斷企業的指責。同時,該視頻的發酵期可能會更久,各種話題和觀點也會暗潮湧動,這樣一來,官媒和有關部門會處在很被動的位置。

但此次官媒從一開始便掌握先機,各部門表態非常透明。話題迅速走熱之後,中國政府又是以比較溫和的形式對其進行冷處理,成功轉移了輿論熱點。這種政治傳播策 略,可以說是完成了從過去的「管控(control)」到「導向(guidance)」的轉變。這提醒我們應該更多關注未來中國政府宣傳工作的新趨勢。

環保運動光芒被政府與市場奪去
儘管我們可以把這次視頻的熱播看成一次在官方掌控下的輿論事件,但還有一些潛藏的新趨勢值得進行分析。

首先,柴靜團隊的背後不僅有中國的環保部門和宣傳單位,更有中外資本集團的身影。它們或以新能源產業的形式出現,或以環保類NGO的形式出現,又或以互聯網新媒體的形式出現。這些市場主體和機構,都是該視頻的支持者,以及視頻播出後的潛在獲益者。它們的共同訴求都是,從政策和輿論上向官方施壓,以為自身謀求利益和發展空間。這樣一來,柴靜團隊就不僅是完全獨立自主的記者式調研,也不是簡單在官方支持下的一次輿論導向,更成為了上述利益集團的發聲筒。於是,利益集團向政府政策制定所能施加的壓力便加強,而且更加公開化,它們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便增強了。

另外,這次事件也應該令中國民間的環保主義者以反思。中國的霧霾狀況已經延續了數年,然而之前掀起的輿論影響加起來,甚至都不如柴靜視頻所造成的影響大。這個現象的原因在哪?環保主義運動屬左翼運動,它一直以來習慣於通過獨立自主以及發起社會運動的方式來施加自己的影響力。

然而,這次柴靜團隊的背後站著的,是政府、市場主體等的身影,卻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這可能意味著,環保這個事業,左翼做了多年做不起來,最後卻要被政府和市場等右翼勢力奪了去。對於左翼環保主義者來講,是否應該效仿學習,改變未來的運動方針?這是個提示。

(編自BBC 2015年 3月 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