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退場風險比你想得大!莫忘1994年債市大屠殺
http://josh-finance.blogspot.tw/2014/01/qe1994.html
張貼時間:3rd January 2014
2014年元月1日,美國聯準會正式啟動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退場機制,每個月購債規模將由850億美元縮減為750億美元。其中400億房貸抵押債券(MBS)與450億美國長期公債各減50億美元,並保持利率於0%至0.25%的超低水平,以降低對金融市場的衝擊。樂觀人士認為,購債規模的可能性已經完全反映在市場價格中。然而,《路透社》專欄作家坎貝爾(Ian Campbell)撰文指出,這只是開端,市場邁向正常化還需要經歷漫漫長路。
1994年,聯準會意外大幅升息,調高基準利率3個百分點,導致股債崩跌。時間更替,情況早已今非昔比,聯準會的政策轉變也在市場的預料之中。自聯準會於去(2013)年5月透露出退場訊息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上漲約1%,聖誕節後更觸及3%。但美債價格仍然偏高。在經濟衰退的恐懼及極端貨幣政策推動下,債市歷經30年的多頭行情,如今這一榮景已經走到盡頭。
坎貝爾指出,這樣的狀況在很大的程度上,算是好事,但各市場恐怕很難樂觀面對。隨著聯準會逐漸縮減購債規模、美國經濟復甦、通貨膨脹回復,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恐於2014年底觸及4%。全球債市的殖利率也會跟隨美國腳步節節攀升,最終導致全球資金、貨幣轉向。
首當其衝的就是新興市場。對部分市場來說,或許這代表市場還有新的上漲潛力。然而,2009至2010年間,因投資人認為已開發國家已飽受打擊而加速逃離,造成當時MSCI指數翻倍上漲,現在QE準備退場,只好由新興市場來吸收資金撤出所造成的實際衝擊。巴西、印度已經利用升息來對付不斷貶值的貨幣和通貨膨脹問題。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也開始下滑。坎貝爾指出,這些深陷泥沼的新興國家,未來將會拋售美債,而非持續購入。
投資人面臨的問題,則是該往何處避難。2013年,投資人選擇了已開發股市作為避風港,進而帶動這些股市狂飆,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去(2013)年全年漲幅高達26%。然而,股市狂漲的現象,是其他資產走勢的縮影。黃金、大宗商品、債券以及新興市場股市已出現泡沫化,如今泡沫正開始破滅。坎貝爾警告,若貨幣政策緊縮,導致公債殖利率趕上股息收益率,那已開發國家的股市泡沫恐難逃一劫,最終一併破裂。
若美國經濟表現過於強勁,通膨升溫,迫使聯準會加速關閉印鈔機,比市場預期的更早升息,那全球市場心臟可要夠強,才能承受QE退場的巨大負面衝擊。
債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