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5月13日訊】
(新紀元325期封面故事:黃金!黃金?)「中國大媽」十天搶購黃金,所耗資金只有國際黃金市場一天交易額的百分之一,她們恐怕買不動國際金價。中國人搶購黃金,反映了通脹感受下的保值投資恐慌。而國際黃金價格長線並不看好。
據最新消息,自4月中旬開始下跌的黃金價格,上週再度暴跌。而前期長達三週的「搶金潮」中,如今多數「中國大媽」進入被套階段,最慘者被套深度達近3成之高。
5月10日(上週五)晚間至11日(上週六)凌晨,國際黃金價格再次暴跌,當日最大跌幅高達3.7%,最低點曾觸及每盎司1419美元(或280元每克人民幣)。金價再次暴跌,中國大媽連續三週的「搶金潮」,再成為媒體討論焦點之一。
1、黃金大媽和全球市場/季達
2、比特幣的崛起 和黃金的未來走向/謝田
=====================
1、黃金大媽和全球市場
文 ◎ 季達
在官民一致的「搶金大合唱」中,「中國大媽」們十天買入300億美元黃金,雖然勇猛,和國際黃金市場的交易規模比較起來,卻是微不足道。
香港旺角開了幾十年金鋪的黃老闆,從來沒有這麼繁忙過。除了把所有休班員工都叫來加班外,還致電倫敦的經紀,緊急買入金條,甚至要向印度的關係商家借入24K金飾。
「前些天搶奶粉,終於輪到我們金鋪了。」望著排隊排到門外的大陸「搶金」遊客,黃老闆感嘆萬分。媒體報導說,為應付黃金短缺,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緊急向倫敦和瑞士金庫購入四倍於平時的金條。
近期中國大陸城市的黃金銷售店鋪存貨幾乎都被搶購一空。(Getty Images)
近期中國大陸城市的黃金銷售店鋪存貨幾乎都被搶購一空。(Getty Images)
瘋狂「搶金」的大陸買家
4月15日,國際金價在持續上升了多年之後突然出現急劇下跌。紐約期金從2012年頂峰時的每盎司1800多美元跌至1450美元,最低時竟然觸及到1310美元。這個幅度接近20%的波動,牽動了數億人,黃金瘋了?!
不僅在香港,中國大陸城市的黃金銷售店舖存貨幾乎都被搶購一空。福建省金店售出的黃金製品不低於30噸,10萬到20萬元是常見單子。可觀黃金福州分公司總經理表示,九家店4月12日到18日的銷售量大增,是平常的五、六倍,上週金價有所回彈,銷售量也基本維持在平常的兩三倍。
「廣州一大亨3000萬買金條」,「重慶商人一次買入50公斤」,「福建投機客入市,搶購了30噸黃金」,類似的消息在網路上鋪天蓋地。官方資料說,不到兩個星期之內,中國人投入1000億人民幣買進了約300噸黃金,超過中國大陸全年的產金量,佔全球年產量的10%。
在官民一致的「搶金大合唱」中,最令人矚目的,是「中國大媽完勝華爾街金融大鱷」。
中國大媽對決華爾街大鱷
「華爾街做空黃金,金價應聲暴跌之後,亞洲卻出人意料的鬧起了金荒。身處亞洲的中國跟印度正好是世界上黃金消費的大國,特別是中國的購買力驚人,在短短十幾天時間裏,以1000億人民幣橫掃300噸黃金。」中國媒體如此報導說。
更有官媒進一步分析:中國大媽們「已經買了300噸黃金,不僅阻止了金價的繼續下跌,甚至還讓華爾街金融大鱷們做空黃金的陰謀破產。」
4月份金價暴跌時的最低價是1320美元左右,5月初反彈至1460美元左右。每盎司160美元的差價,其實並未讓中國大媽們賺到很多錢。有中國媒體計算了一下:「假如有人當時在最低價時抄底了一公斤投資金條,現在應該賺1萬至1.5萬元,與28萬元的購買成本相比,賺這點錢並不算多。」
面對黃金的「中國大媽」反彈,西方投資大戶似乎並未為之所動。知名微博博主「美國李山泉」在觀察了國際金市近幾日的走勢後表示:大體上來說,金價在澳洲開市後基本上是以美國市場的收盤價小范圍波動,無大作為,緊接著香港開市,常常是買進為主,推高金價。等倫敦開市後,常常把金價推得更高些。但等到美國開市後,拋售的壓力又往往把金價壓低一些。
投資大鱷巴菲特表示,即使金價跌到每盎司800美元,他也不會心動。他再一次重申,黃金完全無法重新創造價值,投資者只能期待有其他人花更高的價錢買下它。有分析師認為,來自美國的賣壓不斷,使得黃金價格的反彈岌岌可危,未來金價繼續下跌的可能性較大。
通脹預期下的消費恐慌和投資恐慌
面對再次的黃金熱潮,深圳的李先生記起了80年代後期的事情,「那時中國人沒那麼多錢,雖然也搶金,但比這次差遠了。」
1988年,李先生在深圳的工藝品商店獲得出售K金的牌照,他和兩位香港人合作,從香港買金賣給內地遊客。當時,黃金仍是中國政府控制的統購統銷產品,因此李先生的生意並不完全合法。「但因為中國不禁止黃金進口,所以只能說是灰色地帶。」他把人民幣在黑市換成港幣,而兩位香港人從香港帶入黃金首飾,以略高於港金的價格交易,李先生再在商店偷偷出售。
「當時每克黃金70至80元,到89年初,因為物價漲得太厲害,一度漲到110元。」李先生回憶說:「那時到深圳的內地人主要還是買彩電,金飾也搶手,但熱度比不上進口電器。」
1988年,中國在趙紫陽主持下「闖物價關」,各類物價大幅上漲,通貨膨脹導致中國各地出現搶購商品潮,並間接導致1989年北京天安門事件。
目前和1988年類似的情況,是中國同樣出現了明顯的通脹。雖然官方CPI數字只有3%,但民眾的感覺卻和當時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當年的消費品恐慌搶購,變成了如今的投資恐慌。
黃金並不保值
大陸一位經濟專欄作家評論道:在物價持續上漲背景下,中國老百姓手頭閒散資金急需找到一條保值增值通道。然而至少是在目前,這條通道還真難找。存銀行等於是放任其縮水,存款一年,其價值已經抵不上當初本錢。投資股市,勞形傷神不說,十有八九虧損讓人「談股色變」。銀行理財產品據說能夠幫助投資者跑贏CPI,但頻頻出現的違約、不誠信乃至詐騙事件,令不少投資者對其敬而遠之。受限購政策措施不斷出臺、剛性需求有所下降、買房者謹慎出手等因素影響,當下房地產利潤已今非昔比,投資房地產市場已不被人們看好。此外,在實業投資方面,伴隨國有資本不斷發展壯大,民間實體投資渠道也不斷收窄。
正因為如此,黃金變成了一種民間保值投資工具。
然而,黃金的保值功能非常值得懷疑。以美國期金為例,目前每盎司1400多美元的價格,雖然數字上比1980年的850美元高,但經過通脹調正之後,價值卻遠遠低於當年。1980年的85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2500美元。
這種情況在中國更為明顯。1988年中國人平均工資不到100元,如今已經超過2000元,而金價只從當年(黑市市場價)的100元一克漲到290元。黃金投資的優點是安全,尤其在負利率的時期更是如此,而缺點則是沒有利息,在經濟擴張的年代,黃金無法分享經濟增長。
中國大媽的口袋中能裝多少黃金
英國《金融時報》對倫敦金市場所做的調查顯示,倫敦金2011年第一季度交易了12億盎司黃金,以1400美元的價格計算,每天約為253億美元。但是,這並未計算各個大戶之間的暗藏交易數量。根據倫敦金交所對世界主要黃金玩家的統計,大戶,包括各國央行之間的暗藏交易,大約為櫃檯交易的十倍,他們估算2011年第一季度,各大戶之間的交易規模為109億盎司,價值152萬億美元,這包括實物交易和期貨交易。
若以每個月22個交易日計算,平均每天為2.3萬億美元。
倫敦金市場每天交易約253億美元,全世界每天金交易約2.3萬億美元。與此相比,「中國大媽」們十天買入300億美元黃金,對世界黃金價格影響有限。(Getty Images)
倫敦金市場每天交易約253億美元,全世界每天金交易約2.3萬億美元。與此相比,「中國大媽」們十天買入300億美元黃金,對世界黃金價格影響有限。(Getty Images)
與此相比,「中國大媽」們十天買入的300億美元黃金,對世界黃金價格的影響實在有限。
黃金未來走勢分析
「中國大媽大戰華爾街」,這和義和團喊著「刀槍不入」衝向洋槍洋炮一樣,這不是大戰,純粹是送死!——職業投資人黃生
作為對華爾街瞭解到骨子裡的我,不得不說一句:別說「散兵游勇」似的散戶,就是歐美政府在和華爾街「爭鬥」時都常處下風。其實,金飾店內的黃金量,本來就不和整個黃金市場在一個數量級內;而「中國大媽」買入的黃金量根本無法從根基上撼動整個金市。——央視記錄片《華爾街》顧問陳思進
讓我們放下有關「義和團」的問題,面對黃金的未來走勢。
從黃金和美元脫鉤之後的走勢中,可以看到黃金價格在過去30多年有兩次大幅波動。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黃金價格從每盎司35美元上升至最高850美元;80年代黃金價格跌回到300至400美元,而到2002年開始再次飆升。
黃金炒家認為,黃金的價格和美元匯率呈反向運作,和石油呈同步正向關係。每當美元匯率下跌而石油價格上升的時候,黃金會出現上升;而美元強勢,石油價格疲軟,則黃金價格會下跌。這種黃金、石油和美元的關係,過去30多年被視為鐵律。
有趣的是,黃金價格的兩次大幅上升,都和美國展開大型戰爭有關係。上世紀70年代,美國深陷越戰泥淖,軍費耗巨,政府債務大幅增加,美元呈現弱勢,而黃金價格出現大漲。而2002年,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同時展開兩個「反恐戰爭」,同樣是軍費耗巨,債務增加,黃金價格再次大幅上升,再加上08年金融危機,更刺激美元疲弱,黃金價格則一飛沖天。
同樣,80年代里根總統上臺,推行保守經濟政策,90年代更由克林頓總統開源減支,結束了美國的赤字財政,黃金價格則出現了持續下降。
由此推斷,2014年美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全部撤軍,削減軍費開支,減少國債,有可能導致美元趨強,黃金價格恐怕難以繼續上升。如果美國經濟復甦強勁,則未來黃金走勢看低無疑。這種大趨勢,或許才是華爾街大鱷看空黃金的真正原因。
黃金價格和美元匯率呈反向運作,2014年美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削減軍費開支,有可能導致美元趨強,黃金價格恐怕難以繼續上升。
黃金價格和美元匯率呈反向運作,2014年美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削減軍費開支,有可能導致美元趨強,黃金價格恐怕難以繼續上升。
黃金的故事
黃金的化學符號是Au,原子序數是79。由於它的化學惰性,使黃金具有常溫下不氧化生鏽的特徵。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黃金也可能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被廣泛用於裝飾及儀式。早在公元前2600年的埃及象形文字已經有金的描述,米坦尼國王圖甚拉塔(Tushratta)稱金在埃及「比泥土還多」。埃及和尼羅河中上游的努比亞等國家和地區擁有的資源令它們在大部份歷史中成為主要的黃金產地。已知的最早的地圖是在公元前1320年的杜林紙草地圖(Turin Papyrus Map),顯示金礦在努比亞的分佈及當地地質的標示。
公元前1320年的杜林紙草地圖(Turin Papyrus Map),顯示金礦在努比亞的分佈及當地地質的標示。(維基百科)
公元前1320年的杜林紙草地圖(Turin Papyrus Map),顯示金礦在努比亞的分佈及當地地質的標示。(維基百科)
古羅馬帝國崛起之後,大量黃金流入羅馬,使得羅馬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成為世界「金主」。直到東羅馬帝國時期,首都君士坦丁堡仍是世界的金都,其黃金擁有量和打金技術,遠遠領先世界其他地區和民族。
中國是一個貧金國,黃金直到大約唐朝之後才日益重要。中國史籍中,晉代之前的金,據考證往往指的銅。作為一種稀有的貴重金屬,黃金只在少有的場合中出現。
哥倫布橫跨大西洋發現美洲之後,大量的黃金和白銀被搶奪至西班牙和歐洲,再經貿易流入中國。由於中國和歐洲的貿易保持巨額順差,有歷史學家估算,近八成歐洲人從美洲搶奪的白銀和一半左右的黃金進入了中國。所以中國從明朝開始以銀和金作為貨幣使用。
金本位貨幣體制
黃金曾經作為近現代貨幣的基礎,對世界經濟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大英帝國以黃金為基礎的金本位英鎊體系,曾經壟斷了世界(主要是歐洲)金融一百多年。
維多利亞時代後期,黃金和英鎊脫鉤,英鎊貶值大大損害歐洲大陸新列強的債權,也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建立布列頓森林體系,規定一盎司黃金固定為35美元,使美元成為世界各國貨幣的基礎,是為全球金本位2.0版。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宣佈美元和黃金脫鉤,再一次結束所謂金本位貨幣體制,這不僅使全球貨幣匯率進入瘋狂浮動階段,也促成了80年代的全球高通脹。
隨後,黃金和各國貨幣失去了直接的關係。但作為一種貴重金屬,其本身的高昂價格,仍被各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私人投資視為一種金融儲備工具。
根據國際黃金委員會的資料,全球現有的16萬5000噸黃金,8萬4000噸為金飾製品,私人投資3萬1000噸,政府儲備2萬9000噸。
======================
「比特幣」不是由哪個國家所發行,也沒有黃金支持。它居然能夠發行,就是奇蹟,但它不但發行了,還流通了,還增值了!(Getty Images)
「比特幣」不是由哪個國家所發行,也沒有黃金支持。它居然能夠發行,就是奇蹟,但它不但發行了,還流通了,還增值了!(Getty Images)
2、比特幣的崛起 和黃金的未來走向
文 ◎ 謝田(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
黃金價格的謎團,究竟為何?是甚麼力量在左右國際黃金市場的供需關係呢?如果把比特幣的崛起和金本位制的回歸納入思考,也許就會對黃金的奇怪趨勢、人們對黃金如癡如醉的迷戀,和黃金未來的走向,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了。
2008年,正當世界各國開始擁抱災難性的、已經發生的世界金融海嘯之際,一件重要意義絲毫不亞於金融海嘯的事件,就在世界人們的眼皮底下,悄悄的發生了。
2008年11月1日,「比特幣」正式誕生。一個代號叫「中本聰」的人,或者是一群甚麼人,創立了這種新的世界貨幣。直到現在,我們的世界還是不真正的知道,新世界貨幣的背後,究竟是甚麼人。「比特幣」的獨特之處,是它不是由哪個國家發行的,它沒有黃金支持。它居然能夠發行,就是奇蹟,但它不但發行了,還流通了,還增值了!
比特幣的誕生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數字貨幣,據說是一個匿名的日本人、叫做「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創立的,這是一種人對人(peer-to-peer)的電子現金系統。也有人說,「中本聰」根本不是一個個人,而是一個匿名的群體的代號。但不管怎麼說,這個沒有中央管理機構、一個開放性原代碼的計算機協議,已經在起著「貨幣」的作用。一個比特幣可以分成一億個更小的單位,每個單位叫做「satoshis」。比特幣可以由計算機或者智慧手機發送,而不需要任何銀行或金融機構的介入。
比特幣的「發行」和「鑄幣」,在那些支持比特幣交易的計算機服務器上進行,他們會在每次交易後「鑄造」新的比特幣。但它也不是濫發貨幣的,新比特幣製造的數量每四年減少一半,預計到2140年,新增加的貨幣量就趨於零,然後就沒有新的比特幣被納入流通。最後,流通的比特幣總數將會是2100萬枚。
比特幣的儲存、支付、交換,都是用計算機加密技術進行以確保安全。從本質上看,「比特幣」或「計算機虛擬貨幣」,與歷史上的刀幣、銅幣、貝殼幣,其實沒有甚麼不同,加密技術只是保證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自己自行鑄幣、印錢而已。
比特幣的儲存、支付、交換,都是用計算機加密技術進行以確保安全,在每次交易後「鑄造」新的比特幣。(Getty Images)
比特幣的儲存、支付、交換,都是用計算機加密技術進行以確保安全,在每次交易後「鑄造」新的比特幣。(Getty Images)
對於商家來說,接不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工具呢?如果一個雜貨店店老闆確認,他收到的比特幣能夠花出去,能夠用來買到他需要的麵包、牛奶、雞蛋、和雜貨店的庫存,而接受這一新貨幣會增加銷售,他就會接受的。目前,比特幣和美元的兌換價格是浮動的,現在大約是每枚100到300美元。
世界上最大的銀行和金融公司,目前也只密切關注比特幣的「行情」、注意其未來的動向。
正如經濟學家們指出的那樣,比特幣的價值,只是一種自我滿足的許諾,寄希望於別人會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的手段。有人願挨,才會有人願打,基本上是這樣。「比特幣」的面世指出另外一個真理,那就是人們對貨幣的信任,在於它能夠積存價值,能夠保值,這顯然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都是同樣的。
在線的走私公司,就特別喜歡比特幣,因為這可以給他們那些國際走私的客戶保密。上星期,eBay首席執行官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表示,該公司可能向虛擬貨幣比特幣敞開大門,正在探索把比特幣融入PayPal支付網路中的方式。在多納霍看來,「比特幣是一個顛覆性的技術,所以我們正在對它進行密切的研究。」
美國財政部也表示,旨在規範美元匯款的銀行法規,也將適用於發行和兌換網路貨幣的公司。如今,比特幣的交易價值在50美元至260美元之間,平均價格為115美元。據悉,比特幣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億美元。
比特幣的誕生和世界市場的黃金的動向,有不那麼直接、但非常微妙的關係。人們都知道金本位制中,中央銀行儲備的黃金的角色。金本位制消失後,黃金又以另外一種形式攪動人們的心靈。今天,黃金的角色又是甚麼呢?為甚麼一有風吹草動,一旦經濟前景迷茫,人們就會湧向黃金呢?自由社會的人們這麼做,專制社會的人們也這麼做。
世界的黃金和黃金價格
人類歷史上,17萬1300噸黃金被挖掘、開採出來,相當於55億盎司的黃金。這些黃金如果鑄成一個立方形的金塊,也只有長、寬、高各21米而已。今天,世界上新開採出的黃金,一半用於珠寶,四成用於投資,只有一成用於工業應用。2011年,世界黃金生產量是2700噸。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交戰各國就開始將金本位制縮水,使用所謂的「fractional gold standard」(部份的金本位制),開始讓貨幣貶值,以支付戰爭費用。二戰後的佈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用可兌換的紙幣來代替金本位制。瑞士是最後一個放棄金本位制的,直到瑞士於1999年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之前,瑞士貨幣還是用黃金支持其40%的價值的。
目前,市場投資人以兩年來最快的速度在拋售黃金基金,加劇了黃金的跌勢。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 WGC)統計,全球央行總計持有3萬1694.8公噸黃金。
3萬多噸黃金,按全球70億人計算,平均每個人只能分攤4.4克黃金,或者0.15盎司。基本上說,如果閣下手上戴個金戒指,折合四、五克的足金,你在地球上的「黃金份額」就用完了;如果你擁有一塊一盎司(28克)的小金條或者金幣,你就等於讓七個其他人與黃金無緣了。
今年4月,全球最大的黃金上市交易基金(ETF)SPDR Gold Trust的月度黃金流出量創下史上新高。4月份SPDR Gold Trust的持金量較3月減少約143噸。該基金目前持有1078.5噸黃金,這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3月底時的持倉量則是1221.26噸。與此同時,美國鷹洋(American Eagle)金幣熱銷,今年前四個月,美國金幣銷售增至50萬2000盎司,上年同期則為11萬6200盎司。
今年4月中,國際市場金價突然大幅下滑,引發黃金投資者的恐慌。隨著金價跌至兩年來的新低,亞洲各地的買家也紛紛趕到珠寶店和黃金交易機構瘋狂搶購。中國「黃金大媽」的童話也應運而生,給「中國崛起」的虛假泡沫貼上了金色的招貼。
為何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國際金價會突然狂瀉、墜入「萬丈深淵」?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為金價離奇的暴跌尋找答案。多數分析認為,觸發黃金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塞普勒斯政府宣佈將出售黃金儲備,中國經濟下跌、和美國經濟回暖。而大陸官方媒體幾乎清一色的認為,此次黃金暴跌是美國政府的「陰謀」。中國民間搶購黃金,說明大陸民間對中國經濟、政治的前景完全喪失了信心,人們已經意識到人民幣即將崩潰的趨勢,所以搶購黃金以保值、增值,以備不時之需。
但仔細觀察世界黃金價格的趨勢,雖然一年前走向30年來的高點,但還是沒有達到1980年代的峰值。雖然最近幾個星期黃金價格下跌,但其價格還是遠遠高於2000年時的低點,也比1970年代前低了許多。
那麼,黃金價格的謎團,究竟為何?是甚麼力量在左右國際黃金市場的供需關係呢?如果人們把比特幣的崛起和金本位制的回歸也納入思考的範圍,也許人們就會對黃金的奇怪趨勢、人們對黃金如癡如醉的迷戀,和黃金未來的走向,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了。
金本位制會回歸嗎?
一個許多人都會問的問題是,金本位制會回來嗎?一些保守主義的經濟學家,一直在推動恢復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2011年5月,美國猶他州政府開風氣之先,宣佈接受美國政府鑄造的金幣和銀幣作為法定貨幣。很快,南卡羅萊納州也提出議案,使得金幣和銀幣可以作為州內的流通貨幣。美國已經有十幾個州採取了類似的措施。
美國出版商、前總統候選人斯蒂夫.福布斯(Steve Forbes),也加入了一批保守的經濟學家的行列,預言美國會回到金本位制,並且五年之內可能就會實現。福布斯認為,回歸金本位制會解決美國許多經濟、財政、和貨幣方面的沉痾。還有一些保守派的經濟學家,則建議美國賣掉在諾克斯堡(Fort Knox)的黃金儲備,來付掉國債。
如果回歸金本位制,對美國的好處,是美元的價值再度與黃金掛勾,美國政府也就不得繼續舉債、大筆發行國債了,這會解決美國財政赤字的問題。金本位制也會節制美聯儲的權力。
假如金本位制回來,對誰最有利?對哪些國家最有利呢?顯然,一定是世界上持有黃金最多的國家,會從金本位制上獲益最多。而持有紙幣最多的國家,尤其是其它國家紙幣最多的國家,比如持有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中國,肯定會在回歸金本位制中頭破血流。
那麼,哪些國家持有的黃金最多呢?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的黃金儲備列表中看到:
末世中的黃金安魂曲
目前世界經濟的亂象,可以「比美」前兩次世界大戰的前夜。但世界經濟局勢黯淡,黃金市場的詭異,如果與比特幣的崛起和黃金本位制的回歸的呼聲結合在一起,人們不難看出我們世界兩種對立的趨勢和兩種對峙的力量的較量。
比特幣的崛起,似乎是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繼續,是人類貨幣體系進一步與黃金脫鉤、遠離的趨勢的繼續。但是,從主權紙幣的崛起和目前的氾濫和貶值,人們已經嚐到了各國政府以通貨膨脹的手段刺激經濟的苦頭,虛擬的、非主權貨幣的濫觴,就更加讓人們遠離現實世界,而這種貨幣被操控、被左右的可能性和危險性,正在一步步增加。當人們現在已經越來越依賴於電腦、相信電腦、甚至相信電腦已經超過人腦的時代,如果電腦,或者電腦背後的力量,開始左右人們的財富,其中更深刻的意義和後果,恐怕人類還沒有能夠認識清楚。
當年,美國被賦予「世界警察」的國際地位,幾千年傳承的金本位制讓位於美元,是上蒼對美利堅的恩賜和厚愛。但美國作為國際警察的責任,近些年來實在是做得差強人意,在面對北韓痞子政權、中共流氓政府、和中東獨裁政權之時,美國政府越來越無所作為。如果不能繼續作為警察維護世界秩序,不能做一個稱職的警察,美元在世界上的獨特地位就失去了道義上的支持。取代美元的呼聲高漲,回歸金本位的呼聲響起,都不是沒有原因的。
人間的大覺者告訴我們,黃金是佛體的一部份,這很有意思。也許,這個天機的洩露,才是人們從心底喜歡黃金的真正原因,這也許說明了為甚麼我們世界的芸芸眾生,都嚮往黃金、喜愛黃金、願意擁有黃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