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硬膜產生裂孔 導致腦脊髓液流失造成
用自身血塊補漏洞 一、二天復原
【2008/8/19 本報台北訊】一名三十六歲的男子,午睡起來後,頭痛得快爆炸,他躺下休息,疼痛立刻消失無蹤,但一起身又馬上爆痛,屢試不爽,從此無法上班。一經檢查,竟是脊髓「漏水」導致大腦下垂壓迫到後顱窩,把漏水處補好,頭痛立刻痊癒。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內科主任王署君指出,「自發性低腦壓頭痛」是因為脊椎硬膜產生裂孔,導致腦脊髓液流失造成頭痛。
王署君說,大腦如同浮球一般,浮在腦脊髓液中,脊椎破了洞,腦脊髓液漏水,腦壓因此降低,後腦往後垂下來,腦子壓迫在後顱窩上,引發急性姿勢性疼痛。
疼痛發生時兩側劇痛,主要影響枕部後頸、前額或雙側顳部,有五成的病患合併有後頸僵硬、噁心嘔吐,症狀嚴重者,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少數病患可能發生腦部靜脈栓塞,甚至昏迷。此類病患最大的特點是站起來就痛,躺下就不痛。王署君解釋,因為躺下時,腦部就不會下垂,因此疼痛就會減輕,甚至完全不痛。
針對自發性低腦壓頭痛,台北榮總利用磁振脊髓攝影,找到脊髓上小如針孔的破洞,再由麻醉部醫師用針頭,直接在破洞處補上「硬膜外血液貼片」,補好漏洞即可。「硬膜外血液貼片」是病患自己的血液,醫師抽取二十西西,待血液凝固成小血塊後,像水泥般補在漏洞處就能補好裂痕。
脊髓為何會漏水?王署君說,推測這類病患可能是脊髓硬腦膜天生就較脆弱,有三分之一的病患發病前,曾有用力咳嗽、打噴嚏、猛力彎腰、提重物,或輕微的頸背部外傷等事件。
根據文獻記載,自發性低腦壓頭痛的發生率約五萬分之一,台灣每年約有四百六十人發生,但病患多未能獲得正確的診斷治療。就算不治療,病患臥床一到三個月,也會自然痊癒,但該症往往發生在三十到四十歲的人,影響生活太大,而使用硬膜外血液貼片後,只要一、二天就能復原。
血液貼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