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華爾街日報:台灣成為亞洲不良債權交易熱點
【2002-12-19/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道瓊社台北十八日電】
亞洲華爾街日報18日報導,台灣政府決心大力清理負債累累的銀行業,已吸引大型全球投資機構紛紛來台爭奪商機,使台灣成為亞洲地區不良債權交易的熱點之一。
台灣有多達52家銀行,且背負至少300億美元的不良債權包袱。相形之下,南韓經濟規模和人口遠超過台灣,卻只有15家商業銀行。
有鑒於此,台灣主管當局正督促銀行拍賣不良債權。初步成效已浮現:3月以來,已脫售價值逾50億美元的壞帳,大部分賣給外國買主。
時值全球經濟不景氣,國際投資銀行嗅到商機,蜂擁至台灣探尋投資和提供諮詢服務的獲利機會。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美林公司(MerrillLynch)、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和所羅門美邦公司(Salomon Smith Barney),都已派遣專門處理不良貸款、不動產或組合式金融的小組來台。
美國債務管理公司如龍昇亞太公司(Lone Star Asia Pacific)、澤普世公司(Cerberus Partners)和租借不動產投資公司(Lend Lease Real Estate Investment),也在台灣的不良貸款拍賣會中現身。
12月上旬,雷曼兄弟公司和Colony Capital亞太公司向台灣企銀購得7.19億美元的不良債權。澤普世3月收購3億8,520萬美元的貸款組合。龍昇、奇異資融(GE Capital)和一家台灣本地公司7月間買下價值16億美元的壞帳。數月後,摩根士丹利不動產基金買入1億5,520萬美元的投資組合,預料會再加碼買進1億3,510萬美元。
不良債權交易熱絡,係因政府宣示強迫銀行註銷呆帳的決心。官方估計,不良債權已達貸款總額的8%(非官方估計是此數的二倍),成為台灣經濟一大弱點。但若自行承擔打消壞帳的成本,一些銀行的資本適足率恐降到逼近官訂最低標準的危險水位。政府10月禁止未達資本適足率和壞帳最低標準的銀行設海外分行,更對有意赴大陸設分行的銀行構成嚴重威脅。
解決之道是:賤價出售不良債權。但惠譽公司(Fitch)估計,廉價讓售貸款組合,平均損失率達75%,受惠的是將不良債權轉化為獲利的經驗老到的外國買主。有些外國投資者把不良債權重新包裝後再出售,但也有許多投資者設法純粹設法追討債款。
台灣希望在壞帳處理方面效法南韓。南韓在亞洲金融風暴過後重整了數十億美元的不良債權,成為1990年代末亞洲不良債權市場寵兒。今年6月,台灣也通過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允許金融機構將房屋抵押貸款、信用卡應收帳款或企業貸款(含不良債權)包裹後,以債券形式發行。
南韓、日本和泰國都或多或少藉資產證券化清理一部分的銀行不良債權。現在,雷曼等投資銀行考慮在台灣嘗試類似作法。
縱有國際投資人介入,台灣的壞帳問題也非一夕間可解決。外國買主的不良債權基金規模不足以吸收與這些資產有關的數百億美元損失。同時,反對政府動用公款資助銀行沖銷呆帳的聲浪也日益高漲。
在債務回收、財產查封和資產重組方面,台灣的相關法律基礎亦有欠缺之處。除房貸和企業貸款外,台灣還背負一些以低價值資產(如鰻魚養殖場、毒物污染的土地和廢棄工廠)擔保的貸款包袱。中共在對岸部署數百枚飛彈瞄準台灣,也可能讓台灣難以向全球投資人推銷不良債權。
綜觀之,中華信用評等公司總經理陳松興預期,可能要到2004年某時,台灣第一批真正的不良債權證券化交易才會出現。
但投資銀行不以為意。證券化雖可能要等上一段時間,但在價格便宜時儘早標購並無害。在亞洲別處諮詢業務營收幾乎都在下降之時,投資銀行關注台灣,可尋求提供諮詢服務以及自行購買、處分、重組和交易不良債權的機會。
【2002-12-19/經濟日報/7版/金融要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