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繪圖晶片霸主nVIDIA,決定介入晶片組市場, 挑戰英特爾,也和威盛、矽統、揚智正面競爭。 來自台灣的黃建森為什麼敢挑動戰局? 市場生態改變後,台灣廠商將如何因應?
文 盧智芳 天下雜誌244期
發布時間:2001-09-01
他是威盛電子總經理陳文琦眼裡可敬的對手。
他是矽統科技協理吳國相形容未來的勁敵。
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個人電腦晶片組市場就是威盛、矽統、揚智三分天下,與英特爾之間既競又合,互有進退的局面。其他國外的晶片組廠商全數退出,不僅證明台灣的設計實力,更把威盛、矽統、揚智推上國際,成為台灣半導體業的指標性企業。
但持續了四年多的微妙平衡,卻可能因為他的介入而改變。一位半導體業主管生動譬喻:「像是投了一顆深水炸彈,遲早要爆炸。」
誰是這個丟下炸彈的投手?三個月前,全球繪圖晶片霸主nVIDIA,在台北的Computex中,宣布與超微(AMD)合作,推出個人電腦新架構的整合型晶片組「nForce」。這一季,「nForce」就要上市。
如果說四年前英特爾介入,是晶片組產業第一次大洗牌,台灣廠商勝出,確立了與英特爾對峙的地位;那麼四年後,當產業再度出現新面孔,這一次,nVIDIA又將如何挑動戰局?
來勢洶洶
nVIDIA所以顯得來勢洶洶,自然是因為挾著在繪圖晶片上的強大優勢。有趣的是,創立nVIDIA的執行長黃建森,也是台灣人。
黃建森今年三十八歲,出生在台北,十歲時與哥哥一起到美國留學。他還記得,從六歲開始,不會說英語的母親,每天從韋伯字典裡挑十個生字教他,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要在新大陸闖出天下。「做事專注又喜歡冒險,一旦決定要做什麼,一定全力做到好,」他如此描述自己的母親。
父母的做法影響他很大。童年時獨自在異鄉求學、成長的生涯,養成黃建森獨立的個性。他從小就意志堅強、自律很嚴,雖然個子不高,卻身手矯健。十六歲時,更曾贏得美國國家級乒乓球比賽的冠軍。
奧瑞岡州立大學電機系畢業後,黃建森赴史丹福大學修電機碩士。他在昇揚電腦工作時,遇見另外兩位夥伴,九三年,三人共同創立了nVIDIA。
要了解黃建森強烈的成就動機,不妨看看nVIDIA的成績。才成立八年,nVIDIA已經創下多項傲人的紀錄。
去年,nVIDIA後來居上,奪下桌上型電腦繪圖晶片五成市場,超越之前排名第一的ATI。
從九五年到九九年,nVIDIA營收在矽谷營收成長率排名第三。而即使今年百業蕭條,nVIDIA第一季營收仍比去年同期成長六二%,達到二億四千萬美元。nVIDIA因此入選六月份美國《商業週刊》「熱門成長公司」,排名第十七。
不過,最使nVIDIA受到矚目的,還是它雀屏中選,負責為微軟設計遊戲機「XBox」當中神秘的晶片。微軟視此為力抗新力「Play Station」的利器,投入的資源不言可喻。
「XBox」的核心晶片由nVIDIA設計,台積電製造,更使nVIDIA成為台積電最重要的客戶之一。
過去,台灣三家廠商能與英特爾抗衡,除了自身實力,也得力於台灣科技業完整的水平分工體系。如有台積、聯電高良率的製程支持;周邊主機板廠商密切的往來配合。如今nVIDIA不僅同有台積電為其代工製造,國內一線的主機板廠商,如華碩、技嘉,也紛紛宣布推出支援nVIDIA晶片的主機板。
凡此種種,都助長了nVIDIA跨足晶片組的氣勢。去年nVIDIA營收七億三千五百萬美元,約合兩百四十億台幣。國內晶片組老大威盛,營收三百零八億台幣,相較之下有小幅領先。
很明顯地,黃建森希望複製nVIDIA既有的成功經驗到晶片組市場。事實上,nVIDIA能在短短數年間快速崛起,黃建森的經營眼光,也的確有過人之處。
把鏡頭拉向美國西岸的矽谷,nVIDIA六月剛遷進新建的辦公大樓,旁邊還有兩棟大樓在如火如荼地興建。穿著獵裝外套、緊身牛仔褲與尖頭皮鞋,黃建森望著擴張中的廠區,神情顯得意氣風發。
問他創業時可曾預料到今日局面?「當然有,」黃建森笑著說,「不然,當初幹麼要創業?」
自信、精力過人,加上旺盛的企圖心,是黃建森給人第一眼最強烈的印象。
灣區的火爆浪子
同業有人形容他是「火爆浪子」,以要求員工出名。他自己也說,生活中除了睡覺就是工作。記者好奇,他難道不需要休閒娛樂?黃建森比出拿著晶片的手勢說:「這就是我的運動。」
其實,黃建森創立nVIDIA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九五年,nVIDIA推出的第一個產品甚至是失敗的。當時繪圖晶片是ATI、S3(後來被威盛購併)、3Dfx等廠商爭戰的天下,沒有人注意到在陋巷裡,nVIDIA的存在。
但黃建森倒沒有因此被打倒,他在九七年推出全球第一顆三D繪圖晶片,打下nVIDIA往後一飛沖天的基石。
這個轉折點建立在黃建森對趨勢的判讀上。純就技術,其他競爭對手未必做不出這顆晶片,但當時大家都往低成本、低價位的方向走,只有黃建森反其道而行,不管價格,全力耕耘高效能晶片。
他不諱言這是個賭注。「當然害怕這方向是錯的,」黃建森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但他必須恐懼轉成執行的能力,「你要選定目標,只能集中全力去做一件事,而不是十件事,」黃建森指出。
那段期間,黃建森用「不成功,三十天後就退出市場」的壓力要求自己與員工。破釜沈舟的決心後來的確奏效。
這使nVIDIA得以搭上遊戲產業蓬勃發展的列車。當市場對消費者是否還需要更強大的CPU有所疑慮時,日新月異的電腦遊戲,卻一波波勾起玩家對nVIDIA強大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的殷切需求。
拿nVIDIA的GeForce繪圖晶片來說,上面有三千萬個電晶體,數量甚至比英特爾的Pentium4還多。只要玩過電腦遊戲,都會對nVIDIA晶片強大的運算能力、目眩神迷的聲光效果,印象深刻。
在nVIDIA台灣代理商、益登科技總經理曾禹旖眼中,黃建森是個「從結構解決問題,不是見招才拆招的人,」曾禹旖形容。
nVIDIA的晶片能在效能上突破,即歸功於黃建森從結構設計上下工夫。他的研發團隊裡,特別多著力在創新晶片結構的工程師。這個領域人才難求,nVIDIA對員工待遇優渥,不惜高薪延聘,在業界也是赫赫有名。
要管理這群菁英,黃建森說,祕訣有三項:open(開放的心胸)、hands on(不怕自己動手解決問題)與intellectual honest(智性地就事論事)。最後一項,「尤其是在我們自己檢討nVIDIA的時候,」他笑說。
從九七年迄今,nVIDIA始終維持每隔六個月推出新產品的速度。「我身處於一個著火的行業,」黃建森如此形容,「必須比誰都快。」
要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黃建森對研發的大手筆投資,則令夥伴咋舌。「他可以同時做三代的晶片,」麗台科技董事長盧崑山說。麗台與nVIDIA合作生產繪圖卡,是nVIDIA在台合作最久的夥伴。
去年十二月,nVIDIA買下了因巫毒卡系列(Voodoo)而聲名大噪的3Dfx。昔日是勁敵交鋒,3Dfx最後卻走到被nVIDIA併購的下場,矽谷「Jesen Huang」的犀利作風於是更加響亮。
別人的草坪比較綠
現在,大家都在觀察,要介入晶片組的nVIDIA,也會刮起同樣的旋風嗎?
黃建森認為,這是nVIDIA最好的機會。「PC的應用跟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他興奮地說。過去電腦只用來計算、文書處理,現在講究的卻是多媒體娛樂。而nVIDIA高度整合的晶片組,正足以迎合這股潮流。
事實上,在系統單晶片(SOC)的走向下,不管繪圖晶片廠商跨足,或晶片組廠商越界,兩方短兵相接都是大勢所趨。沒有莎翁筆下哈姆雷特取與捨的兩難,只有決定時點的問題。
儘管如此,對於nVIDIA覬覦晶片組的市場潛力,此時插手,「別人的草坪總是比較綠,大家都爭逐水草豐盛的地方,」矽統科技協理吳國相仍不客氣地指出。他認為,nVIDIA低估了台灣廠商在這數年間累積的實力。
就算有繪圖晶片上雄厚的技術做後盾,nVIDIA要取得晶片組市場佔有率,仍需克服相當的挑戰。
晶片組的介面複雜,必須與主機板、CPU配合,不像繪圖晶片單純地只要適應繪圖卡。不同平台運作的經驗,需要逐步累積。
要跨越這道門檻,nVIDIA的確多花了時間。一位一線主機板廠商研發工程師就指出,nVIDIA本來去年底就預計推出「nForce」晶片,最後卻遲延半年多。「相容性與穩定度都還不夠好,」他以自身經驗評估。
時間上的延誤,多少又影響了nVIDIA首度出擊的戰力。
論繪圖晶片,nVIDIA在消費者間有很好的品牌與口碑。但晶片組面對的通路不同,威盛電子亞太區行銷總監鄭永健指出,怎麼打開銷售管道,也是nVIDIA的難題。
初期,在桌上型電腦,nVIDIA的高價晶片組與威盛、矽統、揚智在產品定位上仍有區隔。工研院經資中心產業分析師郭秋鈴觀察,短期內,市場還不會出現明顯消長。
不過,新興戰場如筆記型電腦、消費型電子產品,nVIDIA與國內廠商交熾的戰火卻會加速白熱化。全球最大的筆記型電腦廠商東芝,就已宣布支援nVIDIA整合型晶片組。
除了雙邊角力,戰局未來會如何變化,還深受一隻巨手牽引。這個足以使局面乾坤大挪移的關鍵人物,就是英特爾。
巨手英特爾
長期以來,英特爾與台灣廠商之間競爭中有合作。「像是敵人打完了,又一起去喝酒,」吳國相形容。這種默契是台灣廠商某種微妙的優勢。而nVIDIA與超微聯手,與英特爾則是完全競爭的關係。
巧合的是,英特爾在產業寄予厚望的新世代CPUPentium4上,僅對nVIDIA與威盛尚未開放支援晶片組的授權。這是否意味著它視nVIDIA與威盛為未來最具威脅性的對手?
不無可能。一位著名策略學者即分析,英特爾可能意欲「聯合老三、老四,牽制老二」。
與此同時,威盛推出未經英特爾授權的晶片組新產品,使兩造衝突的溫度急遽升高;過去與超微長期合作,威盛也質疑nVIDIA透過超微,有侵犯專利的嫌疑,若有足夠證據,不排除提出訴訟。
兩年前,威盛購併S3,目的就是強化處理繪圖的能力。而就目前來看,nVIDIA與威盛,同為整合動作最積極的廠商。未來會共同削弱英特爾光芒,抑或正面交鋒?
「競爭不在單一產品,CPU對CPU,或晶片組對晶片組,」鄭永健說。他不願直指未來競爭對手,「競爭是在整合的路上。」除了晶片組,威盛已兼具CPU、繪圖晶片與通訊晶片的能力。
同樣浸淫IC設計多年,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喜歡用「一代拳王」理論,來解釋產業內的競爭態勢。IC設計公司總是針對某個市場或技術去開發產品,一旦超前競爭對手,就獨領風騷;反之,則被淘汰。所以霸主頻繁交替的程度,往往令人目不暇給。
黃建森很明白這點,「我永遠相信,你的優點就是你最大的缺點。」他認真地說,nVIDIA最大的挑戰,不在對手,不在技術,卻是如何使員工能不自滿於現狀。
而撲朔迷離的局勢中,誰會在下個回合中稱雄?唯一可確定的,nVIDIA的這一步,已使晶片組市場滿佈山雨欲來的氣息。
1997晶片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