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帳倘賣嘸?系列四之三
壞帳交給AMC銀行全力衝業績
【2001-01-16/經濟日報 編譯戚瑞國】
「一個人吃壞肚子,硬是不准他排泄,最後只會出更大的毛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家中垃圾堆積多日不清運,居住品質嚴重惡化下,連日常起居都有問題,談什麼風生水起好運來。」一位銀行主管如此形容台灣金融機構的壞帳問題。
資產管理公司 (AMC)就是扮演「瀉藥」或者「清道夫」的角色,清理銀行的壞帳。銀行的不良債權和優良債權一刀兩斷後,前者交給具有專業技術的AMC處理,銀行一方面可以立即降低逾放比率,一方面才能專心開拓核心業務。
照德意志銀行總經理李天成的說法,銀行以往又要開發放款,又要轉變身分,催收逾期放款,從業人員不易調適心理,催收績效自然不彰。金融機構自行成立或外商在台投資AMC後,從經濟規模或專業知識來看,都較有效率。
壞帳多寡無關景氣
反之,資產再生公司 (RTC)則是處理淨值已經是負數的金融機構,必須由政府拿錢出來解決這類金融機構的問題,民營企業不會有興趣。簡單來說,AMC解決的是尚屬健康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RTC則是直接解決不良金融機構的問題。
如前所述,國外設立RTC或AMC等類似機構,都是金融情勢岌岌可危、銀行及企業頻頻倒閉之後的動作。台灣財政主管當局以往總認為,台灣金融局勢還沒有到爆發危機的地步,成立公營的RTC有礙國際觀瞻。
但是行政院長張俊雄在年終記者會上宣布,我國將成立RTC。前後態度迥異,據了解,原因是是農漁會改選在即,牽動基層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另外,年關將屆,金融機構壞帳問題也愈來愈明顯,雙管齊下的政策方向才終於確定。
事實上,由於景氣低迷、股市下挫,及金檢單位的要求行庫如實統計的壓力下,國內七大行庫去年12月逾放金額再創歷史新高,接近3,688億元,比去年11月增加12.4億元。日前更傳出,中央銀行專案金檢幾家銀行後發現,部分銀行隱匿逾放金額,以多報少。
此外,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陳元保表示,從民國81年迄今,國內壞帳並未隨景氣好轉而減少,顯示壞帳與景氣無關。且國內金融機構催收帳款的比率,81年時,每1元可回收0.78元,89年月降到0.22元。
因此可以說,行政院政策急轉彎的真正原因是,我國銀行業的壞帳問題,已經到了今天不解決,明天會後悔的地步。
延宕解決一定後悔
就解決時效來看,各國政府都有危機迫在眉睫才處理的傾向。美國儲貸業危機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引爆,到1990年平均每天倒閉1.5家金融機構後,才成立RTC。進入90年代後,日本泡沫經濟幻滅,日本卻只以財政及貨幣政策試圖解決問題,對金融機構體質及資產品質惡化的核心問題置之不理;遲至1999年4月才成立整理回收公司 (RCC)。
沒有捷運前,上班族都曾經受過塞車之苦,也深諳「晚出門10分鐘,可能晚到公司20分鐘」的道理。因循拖延的代價非常慘重,也適用在清理金融部門的不良資產上。曾經負責美國RTC的葛拉斯曼就表示,就是延遲處理,儲貸業危機才從地區問題變成影響全美的經濟危機。
財政部原本只打算成立AMC,不願成立官方介入的RTC,等於政府不必出資,由民營公司出資解決金融機構的壞帳,台灣也不會揹上金融危機爆發的惡名。但是這種處理模式及心態被一位重量級的外商金融機構負責人批評為「敷衍」。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主管表示,AMC只會買信義計畫區內的資產,才不會買林肯大郡這種抵押品。換句話說,AMC只會低價購買還有機會獲利的逾期放款,那種要不回來的不良債權,將本求利的AMC不會有興趣,也不可能替政府解決問題。
行政院去年底政策轉向後,理律法律事務所劉紹樑律師肯定大致的方向。他以世界銀行的研究指出,比較美國、瑞典、菲律賓等七個國家的相關經驗,美國訂有落日條款,也就是RTC屬於臨時組織,必須在一定期間內撤銷,不會成為常態機構。另外,RTC必須專業性強、獨立性夠;資本市場也必須比較健全,透過市場機能,將資產證券化,再重新包裝。值得注意的是,縱使有了RTC及AMC,也不代表處理銀行不良資產可以馬到成功。美國只是相對較為成功,但是納稅人也付出極高代價,甚至到今天還在為這筆爛攤子付帳。
儲貸業危機的清理成本估計金額從5,000億美元到1兆美元都有:再經通貨膨脹調整,絕對超過一場越戰花掉的錢,至少是韓戰的兩倍以上。折衷來算,最後成本是7,500億美元,代表到2030年為止,美國每個家庭每年要支付25美元。美國算是相對動作較快,執行也較為徹底的國家,成本都如此之高,遑論其他金融機構弊病更嚴重的國家。
納稅人付出高代價
世界銀行的研究指出,如果銀行不良債權的抵押品是上市公司的股票,由於必須進入事業體經營,處理較為複雜。劉紹樑說,台灣金融機構每100元的債權,約70元到80元是以不動產作為擔保。因此,AMC處理的關鍵在於這些不動產是否會被賤賣?
有位算是艱困銀行的主管就說,如果屬於特許事業的AMC可以隨意低價買進銀行精華的資產,再高價轉售,這種生意只能用暴利來形容。他甚至指著記者說,「這種優厚條件換你來開一家AMC,也一定賺錢。」
國內第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籌備處主委林振國表示,銀行公會正在規劃金融資產服務公司,原則上在AMC及金融機構之間扮演公正第三人的角色。AMC既不會亂砍資產價格,銀行也不會把劣質資產倒給AMC。
劉紹樑也以垃圾比喻不良資產。他認為,處理得好,垃圾可以變黃金,好像再生紙;處理不好,變成垃圾大戰,所有人避之唯恐不及。以往台灣不太注重環保,垃圾處理業被視為末流,如今可能是不錯的新產業。
外界不應過度期待
不過,林振國也說,金融機構不應太過依賴AMC,外界也不應過分期待,它只是處理不良債權的管道之一。對此,外商銀行也有同感。外銀認為,AMC不是萬靈丹,銀行真要起死回生,必須全面改革。
【2001-01-16/經濟日報/5版/綜合新聞】
RTC
卡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