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08-21/聯合報 記者李彥甫】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歌訣記載著與中國農曆息息相關的廿四氣,包括立春等十二個節氣和雨水等十二個中氣,農曆月份依「中氣」決定,例如有「雨水」的月份即為農曆正月。
地球繞行太陽一週需三百六十五點二四二二日,即一個太陽年,月亮從朔到望平均為廿九點五三○六日,十二個月只有約三百五十四天,所以農曆平均在每十九年中會有七年暈閏。置閏的方式從漢朝開始採用「平氣法」,清初改用「定氣法」。
「平氣法」將太陽年分為廿四份,從冬至開始,每隔十五點二一八四日置一氣,正常情況下,每月頂多各有一個「節氣」和「中氣」,但每隔一段時間將出現某月僅有節氣而無「中氣」的情形,此月即為「閏月」。例如,假設農曆二月後的下一個月如果未含「中氣」(穀雨),就將此月定為「閏二月」,有「穀雨」出現的月份才是農曆三月。
到了清初,為了打擊漢人文化,清廷命令外國傳教士湯若望制定「定氣法」,一直沿用至今。「定氣法」將太陽在黃道上的周天運動畫為廿四等份,從冬至點開始,每移動一等分(十五度)即定為節氣或中氣的日期。
但因地球繞行太陽的軌道為橢圓形,各節氣間相隔日數不等,湯若望於是「規定」,前後兩年的冬至月份之間,如果剛好積滿十二個月,才能在無中氣的月份置閏。清大歷史研究所教授黃一農說,湯若望的「定氣法」也是一種正確的算法,但比「平氣法」複雜,清初實施時曾引起反彈。(記者李彥南)
【1995-08-21/聯合報/05版/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