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94年7月4日 星期一

千島湖事件落幕 中共喉舌大罵李登輝 意欲何為?

 中共喉舌大罵李登輝 意欲何為?

【阮銘】
【1994-07-05/聯合報/10版/大陸】

中共在千島湖案落幕之際,發動在海內外一切「喉舌」,對李登輝展開了一場異乎尋常的「大批判」。六月十四人民日報發難,是不點名「批駁台灣某領導人奇談怪論」。第二天(六月十五),戰場轉到了港澳,文匯、大公、澳門日報同時點了李登輝的名。第三天(六月十六),再出口轉內銷,轉載港澳的點名批判,標題升級為「痛斥李登輝分裂祖國言論」。第四、五天(六月十七、十八)人民日報繼續連篇累牘發表長文大罵李登輝。同一時斯,從中央到各省市中共喉舌,包括新華社、廣播電台、電視台,都參加了這場大合唱,以示「輿論一律」。

此番中共大罵李登輝有三個特點..

一是從不點名到點名,從海內到海外,緊鑼密鼓,逐日升級,是有備而發,目標始終瞄準李登輝一人。

二是直指李登輝為「台獨」,重點批判李登輝「指國民黨為外來政權」這條罪狀,意在桃動國民黨內部反李。

三是蓄意對李登輝個人的心態、人格進行攻擊咒罵,如「內心秘密大曝光」,「把自己看成救世主」,「脫離人民,脫離實際」,「成為外國侵略勢力手中的工具」,「兩岸及海外中國人都為之震驚」,並宣稱李登輝「最後逃不脫歷史懲罰」、「碰得頭破血流」的下場!大有結成兩岸「反李統一戰線」,趕李登輝下台之勢。

為中共當權派想出這一點子的謀士們,自以為聰明得很,彷彿這麼一來,兩岸爭端簡化為李登輝個人的分裂陰謀,又要掀起這麼一場反李大戰,李登輝在台灣就成了孤家寡人,兩岸就可以按照中共條件實現統一大業了。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第一,中共似乎至今沒有弄明白,大陸對台政策的對象,不是一個李登輝,也不是一個海基會,而是台、澎、金、馬建立在兩千一百萬民意基礎之上的整個憲政民主制度,對這個民意和制度,李登輝「控制」「誤導」不了,中共也「控制」「誤導」不了。相反地,李登輝必須接受這個民意和制度的「控制」,不能像極權制度下的「救世主」及其指定的「接班人」那樣為所欲為。

第二,台灣憲政民主制度下的總統李登輝,無法扮演「外國侵略勢力手中的工具」或「台獨勢力」的代表;他是這個制度選擇出來,在統獨之爭中起制衡作用的穩定因素。統獨之爭,反映了台灣政黨和民間客觀存在的不同理念,不是任何個人製造出來或消滅得了的。在台灣反對台獨、主張統一的各派力量,在理念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比如國民黨副主席郝柏村和不久前加入新黨的許歷農諸先生,反對台獨的立場較之李登輝更激進。然而李登輝的「一個中國」理念與「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現實相結合,更容易為台灣多數民眾接受。中共批判「中華民國在台灣」是沒有道理的,難道「中華民國還在大陸」?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麼?第三,更有趣的,是中共批判李登輝的「國民黨為外來政權」論。這使我想起毛澤東時代「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那句響亮的口號,其理論根據就是要把台灣同胞從「水深火熱的國民黨政權結治下解放出來」!現在中共卻批判道:「中國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回台灣,台灣民眾欣喜若狂,說成是台灣被外來政權統治,其顛倒是非的言行引起了島內外中國人的普遍憤慨!」謝天謝地,我們總算從中共對李登輝的非理性批判中看到一線理性之光。這個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回台灣的中國,當然是中華民國,是國民黨政權;因為那時還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延安的中共陝甘寧邊區政府也沒有派人到台灣來。因此過去講的「水深火熱」、「一定要解放」之類都是「顛倒是非」;應改為「欣喜若狂」歡迎國民黨政權收回和統治台灣才對。我認為這是中共對台灣歷史和現實估量的一點進步。其實在這一點上,中共與李登輝的理念並非不能相容。中共是從民族主義立場肯定了國民黨政權收回和統治台灣的合理合法;李登輝是從民權主義立場對改革國民黨為更符合台灣民意的憲政民主政權提出自己的理念。不能否認,國民黨政權初來台灣的年代畢竟發生過二、二八等不幸事件,使一部分台灣人產生外省人統治台灣人的心理隔閡是客觀的歷史事實。只有加速台灣的憲政民主進程,才能使這種隔閡逐步消除。

中共對李登輝的大批判,對兩岸關係不是個好徵兆。但如果就此把雙方在理念、政策以至心態方面的差距顯示出來,也未始不是件好事,總比積累下去將來動干戈好。台灣方面應可採取高姿態,對中共在這次大批判中顯示的種種加以冷靜研究和考量,然後雙方接觸溝通尋求解決之道。我注意到中共在大批判中也提出了一條可算積極的「建議」:請李登輝先生到大陸調研考察。還說:「要知道,不了解大陸,不了解十二億中國人民真實的思想感情,而以少數人想當然甚至情緒化的思考來判定大陸政策是不可能行得通的。」同樣應當說:「不了解台灣,不了解兩千一百萬台灣人民真實的思想感情,而以少數人想當然爾、甚至情緒化的思考來制訂對台政策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我看這是一條好的建議,李登輝可以到大陸調研考察,江澤民可以到台灣調研考察。李登輝可以到北京天學講憲政民主改革,同北大師生共同研究深討。江澤民可以到台灣大學講「一個中國」,同台大師生共同研究探討。然後李、江雙方坐下來交流各自的感受。如此定能增進雙方共識,兩岸事務性會談的僵局必迎刃而解。(本文作者阮銘先生原為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理論智囊,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