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91年7月25日 星期四

郝揆展現決心 二次土改在即


第二次土地改革系列報導之1
郝揆展現決心 二次土改在即
未來農業生產將走向零成長及准許變更地目的政策,使目前被炒作的土地資源有望‘解放’,而有益經濟發展…

【記者李定強、李屏慧/專題報導】
政府決定進行第二次土地改革,這項土改政策絕對足以影響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社會貪富結構及民心安定,然而外界的反應卻是相當冷淡,連媒體也報導不多,似乎透露出:若非低估了政府的決心,就是對牽扯複雜的改革企圖,不抱希望。

行政院長郝柏村無疑是推動二次土改的主要動力,外界可能忽略了他最近幾個月不斷在各種場合所表現出對土地問題的重視,以郝揆一貫的行事軌跡及旺盛的企圖心,這件事顯然不會不了了之。

要談二次土改,首先便需探討其必要性,以及時下環繞土地問題的大環境。

40年前,政府遷台初期所展開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成功地達成了農地所有權均勻分配的改革目標,也奠定了往後經濟起飛的基礎。然而歷經40年的演變,在工商社會的衝擊下,當初的改革成果反而演變為如今的改革包袱,再加上植根於農業社會的整套土地利用制度及土地稅制,早已在落實國父中山先生地盡其用、地利共享、漲價歸公等理念上,出現了重重缺口,稀有的土地資源形成投機炒作的最佳工具,在游資氾濫等外在環境的點火下,地價一飛衝天,一方面造成了無殼蝸牛的不斷抗爭,高昂的成本更阻卻了工商界的投資意願,為經濟前景帶來隱憂。

嚴格來講,台灣地區的土地問題應屬兩個不同層面,除了稅制等的未能配合時代需要調整外,傳統上保守農業政策(糧食保國論、農業神聖論)的影響及土地分區使用的嚴格限制,也造成土地運用上的僵化及扭曲,本就稀有的土地因而未能追求最高的使用效率。這個歷任政府領導人少有碰觸的領域,已在郝院長手中起了變化,公開宣示未來農業生產的零成長以及地目的准許變更,也由於郝揆的強勢及決心,並未見到強大反彈,已對根本解決國內土地問題,在供給面上提供了一個良好基礎。

而落伍的稅制、都市用地由低度利用核准轉為高度利用時回饋社會作法的尚未制度化,以及地方政府勢力介入都市計畫的運作及與金權掛,在在都使得對土地的「投資」獲有超高的收益,不但大企業、壽險業乃至有能力的個人不斷囤積、投資土地,中小型的生產事業也已發現土地投機遠比兢兢業業地賺辛苦錢容易,制度不僅誘導了製造業的走向空洞化,更使得土地淪為投機的商品、投資的工具。

假設台塑王永慶、王永在昆仲有關美台兩地六輕建廠成本的談話內容屬實,即在德州購買1000公頃建廠用地僅需150萬美元,地點改在觀音卻需9億美元,兩者相差達600倍,台灣還有什麼條件吸引投資?

從另一角度看,過高的土地投資收益也將使得擁地愈多的生產事業愈是贏家,此與政府今後所鼓勵的產業發展方向,背道而馳。

國建六年計畫用地的取得,也是最近期間政府及國人關注的焦點,甚至還因北二高桃園內環道及新店、安坑兩交流道用地取得困難及地價飆漲而有停建之裁示。以該案為例,單是思索所欲徵收土地地主的暴利及其對漲價結果的貢獻,前述處置似乎有某種程度的道理;但若主客易位,站在地主立場看待問題,相較於他土地未被徵收的鄰居,他又何其不幸,要求他犧牲奉獻似也不公平,若能藉二次土改將制度調整成將土地售予政府的收益猶較其鄰人獲利為高時,未來公共建設用地取得的困難即可迎刃而解。

其實,台灣民眾自小接受國父遺教薰陶,應比其他國家人民更能接受「漲價歸公」的理念,怎奈實際作法上卻是不折不扣的「漲價歸私」,經濟學者馬凱說的好:「或許我們不應好高騖遠,起碼先將資本主義國家做得到的部分先做起來吧」!

【1991-07-25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