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89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廢除外匯券 中共還有長路要走

一國兩幣,傷了人民的心,肥了黑市的人,但是,改變談何容易?
廢除外匯券 中共還有長路要走

【1989-11-20/聯合晚報 特派員康富信/香港特稿】

據北京流傳的消息,中國大陸的「第二貨幣」--外匯券將停止流通。記者今天電詢香港銀行界和旅遊界人士,他們都表示早聽到此傳聞,但何日停止流通不得而知。

外匯券於1980年開始發行,凡是到大陸旅行或探親的外國人士和海外華人(包括港澳台居民),都要以外幣兌換外匯券。

共產專政的社會都存在嚴重的「短缺現象」,日常用品、住房、交通運輸都是是長期短缺,持有外匯券者則可在指定的商店購到大陸人民很難購到的「緊張」商品,或獲取大陸人無法得到的服務。在這種狀況外,外匯券與人民幣之間便出現同額不同值的異差,前者的實際價值高於人民幣;因而引起中共高層改革派與僵化派的爭執。

中共早有取消外匯券的爭論,六四「北京大屠殺」後,以趙紫陽、萬里為首的改革派失勢,以第一代元老為核心的僵化派抬頭,這一權力消長,使外匯券停止流通的可能性增加。因為僵化派認為,「一國兩幣」非正常現象,外匯券的發行和黑市交易,使人民幣淪為「劣幣」,影響人民對社會主義的信心

外匯券可能停止流通的第二個因素,是中共正強化「計畫經濟」的「指令控制」,實行「雙緊政策」--緊縮財政,緊縮信貸,據今天北京「經濟日報」消息,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洪(前社會科學院院長)透露,目前大陸經濟勢態不好,「中央」財政收入不足,要大量壓縮基本建設投資和收緊銀根。

中共在「六四」後要回歸「計畫經濟」的中央集權之路,面對的最大難題是下放到地方和企業的權力不易收回,而地方和企業又有外貿和籌資的「土辦法」,其中企業常用的一個辦法就是迂迴的收購外匯券,再設法取得外匯或外幣,這就使中共「中央」對地方和企業的控制力衰弱。

外匯券可能取消的第三個因素,是社會利益集團的衝突。在中國大陸,1美元的黑市價,是6元5角至7元人民幣,而「官匯率」是1比3.7,1元港幣的黑市價在7角至1元(人民幣)之間波動,「官匯率」則是4角7分。黑市和「官價」的懸殊,使從事外匯券買賣的個體戶、幹部、企業,獲得「一國兩幣」的利益,因此與其他利益集團有衝突。恰巧中共現在正推展「整頓經濟秩序」的活動,取消外匯券以減少黑市交易,也很自然是「整頓」的一個內容。

不過,取消外匯券並不能完全堵塞外匯黑市交易,外來遊客不使用外匯券時可拿外幣在黑市兌換人民幣(港澳旅客很易辦到,外國人則較難)。據最近北京的傳聞,中共打算將人民幣大幅貶值,使它接近黑市價格,以改善外貿出口改善逆差。人民幣如果真能貶值到合理程度,外匯券存在的意義就低了。

【1989-11-20/聯合晚報/03版/話題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