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朝「十大建設對台灣經濟發展之影響原載新時代】
【1974-11-25/經濟日報/11版/】
維持我國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之三大支柱為電子工業,紡織工業與塑膠工業,然而此三種工業,在表面上由於旺盛之輸出,發展神速,但是卻快而無根,基本原料,主要依賴進口,以去年為例,合成纖維所需原料,百分之百依賴進口,塑膠基本原料四○%依賴進口,電子工業之基本材料亦大多依賴進口,一旦進口來源斷絕或發生困難,這些工業的存在和發展便要受到嚴重之威脅。近年來機械工業也在神速發展,但是亦缺乏鋼鐵原料,目前我國各項生產所需鋼鐵原料估計值二○六億元台幣(六十年幣值表示),其中仰賴進口者約八七億元,佔四○%以上,綜上所述,我國電要工業原料目前對外依賴實嫌太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必須從速發展重化工業,加速經濟結構之改變,始能厚植國力,減少國際經濟變化之影響,十項工程建設將有助於此一目標之實現,爰將十大工程完成後,對經濟發展之貢獻扼要分析如下:
(一)擴大經濟發展之能量,近年來經濟之迅速發展,已經導致港口、道路擁擠及電力供應不足等困難,為衝破此項瓶頸限制,政府計劃以一、七七八億元投資於交通及電力建設,這些建設重要工程均將在六十五年,及六十六年先後陸續完工。估計至民國六十八年全國發電量可達三八○億度,相當於民國六十二年之二倍,屆時電力不足問題可望解決,交通擁塞現象亦可大為改善。
(二)改善工業結構,經濟利用資源:如前所述,我國過去工業發展快而無根,此次十項建設中之大鋼廠與石油化工業之建立,目的在提供紡織、塑膠及日漸茁壯中之機械工業基本原料。我國現在全年鋼鐵消耗量估計約二○○萬公噸,其中四分之一為自給,至民國六十九年全年鋼鐵消耗量估計為三四○萬公噸,本國生產約三二○萬公噸,除特種鋼外,均可自給;至民國七十四年全年鋼鐵消耗量估計增為四五○萬公噸,本國生產屆時可達六五○萬公噸,自給有餘。石油化學工業方面,當第三輕油裂解廠完成後,合成纖維所需基本原料,諸如丙烯腈,已內醯胺,乙二醇,DMT及合成塑膠原料,亦大部可自給自足。
去年製造業中重化工業約佔○.六七%,俟石油化學工業、大鋼廠、大造船廠完成後,重化工業所佔比重約可提至高七五%左右,工業生產結構可大為改善。
過去隨著工業之迅速發展,輸出入成長更快,考其原因為進口原料,經極淺度加工後,即行出口,最終產品一個單位之出口,重複利用港灣、道路好幾次。例如,到目前為止,我國進口原油而輸出輕油,進口已內醯胺或尼龍原絲而輸出伸縮尼龍絲,進口合成纖維紗而輸出布或成衣,最終輸出成衣一項,進口港口六次,過去此種經濟成長方式,對SOC可說過分浪費。估計依照過去發展方式,我國GNP在十年內增加一.五倍,港口需求卻增加四倍,若把中間原料改為自行製造,進出口成長雖緩,GNP成長依舊,工業結構卻獲得改善,並可使SOC之利用更為經濟。
(三)減少對貿易之依賴度,增加貿易上之議價能力:建立鋼鐵及石油化工業以後,一方面可以減少工業原料之對外依賴,改善工業結構,并可增強貿易上之議價能力;凡是稍為留意商品價格與進口價格的人,可能都會發現,聚乙烯價格在台灣聚合公司機械試車生產之前,自日進口聚乙烯價格劇降,最近國內已內醯胺即將開始供應,日本亦答應降低售價。日本為一極現實之國家,平日以偏高價格出售給我工業中間原料,使我加工之後輸出,難與之競爭。其售我己內醯胺之價格通常為其內銷價格之二倍,這些工業原料我國即使不能全部自給,若能生產一部份,即可增加議價能力,使日本等輸出國家降低售價。同樣造船工業之主要原料為主機,日本目前亦正以其內銷價格之二倍左右售給我造船業者,使我造船業難與彼抗衡。俟大鋼廠與大造船廠成立後亦可迫使其降低鋼板等之售價,因而間接可增強我輪船輸出在國際市場上之競爭能力。(李高朝「十大建設對台灣經濟發展之影響原載新時代第十四卷第十期)
【1974-11-25/經濟日報/11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