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2024-05-27 517新政能救房市嗎?

 文 沈朋達   天下雜誌799期

發布時間:2024-05-27


中國政府砸1.3兆進場買房 「史詩級」517新政能救房市嗎?

中國公布號稱範圍最廣的「史詩級」振興房市政策,政府砸3000億人民幣(1.3兆台幣)收購過剩住宅,轉變成中國式社宅「保障性住房」。四大救市政策有效嗎?

2023年的最後一天,劉醫師把自己入手僅3年,位於北京市中心、朝陽區三環內的公寓賣掉了。

「太太懷上第二個寶寶時,我們就準備換大一點的房。原本想把這間房子留著出租,但我看形勢不對,房價一直跌,不趕快脫手,以後會更虧,」劉醫師告訴《天下》記者。

這間約28坪大的公寓,最終以700多萬人民幣(約3048萬台幣)成交。幾個月後,如今市值又下跌超過50萬人民幣。

近期,和劉醫師一樣在二手市場換屋的中國民眾不在少數。跟據中國房產信息集團(CRIC)統計,2023年全國二手房銷售量超越新房,是1998年中國出現商品房市場以來,二手房首次站上房市主力。

但在黃金交叉的背後,二手房市並沒有大熱,相反的,今年第一季全國二手房成交量和房價都遜於去年。

住商不動產中國總部總經理伍世豪以上海為例,目前掛牌出售的二手房竟然至少要等18個月才賣得完。

房市差到跌破想像,終於,北京坐不住了。

4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率先強調要研究賣不出的房產,點燃訊號。

史詩級救市,供需雙管齊下

5月17日,主管經濟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開完「保交房」會議後,北京發布一系列振興房市的全國性政策,範圍之廣,外界直呼為「史詩級救市」。

不但頭期款比例調成史上最低,還有取消房貸利率下限等政策,人民銀行更拋出3000億人民幣(約1.3兆台幣),吸引地方國有資本收購新房,等於是供需端雙管齊下。

「這次政策的力度,是前所未見,」鑽研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晨星分析師張峻菲說。

其實過去一年,中國振興房市的政策不少。伍世豪計算,2023年從中央到地方共發布800多條房地產政策,結果卻是該年新房銷售總面積一年減少8%。

核心問題在於,以往像「認房不認貸」等降低購房利率的政策,是由各地宣布,欠缺中央的統一部署,效用有限。

更重要的是,多數政策聚焦於刺激消費「需求端」,卻沒有從「供給端」處理房市失衡問題。

「央媽」出手3000億救房市

而這次不一樣。「史無前例的國家隊出馬了,」伍世豪形容的,正是中國央行——人民銀行的出動。

按照這一次的「517新政」,人民銀行將設立3000億人民幣的再貸款。第一步,用來支持地方的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落成、但未售出的新房;第二步,鼓勵地方把買到手的新房,轉成類似社會住宅的「保障性住房」。

去年已有一些地方政府試行收購過剩房屋,但這一次,是首度從中央層面規劃執行。

為什麼國家隊在此刻要出手解決過剩新房?這和過去幾年中國的房地產政策有關。

    為了落實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房住不炒」理念,中國陸續端出「限價」政策,2020年的「三道紅線」、禁止負債率過高的建商貸款,房企的暴雷潮,讓需求加速銳減,去年全國賣不出的新房面積較三年前還增加了1.7億平方公尺。

伍世豪分析,房子賣不掉、讓房價持續下探,民眾更不敢入場,「如果供大於求的狀況持續,再多的政策都刺激不了需求端,」這也是為什麼房市「去庫存」成為北京第一要務。

至於把新房轉變成「保障性住房」,又為了什麼?

中國房市未來將出現分流

去年8月底,中國國務院常務委員會通過一份名為《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外界稱為「14號文件」。

文件強調,要增加建設低租金、或低價出售的保障性住宅,「讓工薪收入群體逐步實現居者有其屋,消除買不起商品住房的焦慮。」

這項改革,等於將讓中國的住房政策,形成「商品房」和「保障房」分流的格局。

依照規劃,未來5年將在中國35座人口300萬以上的城市,建設超過600萬間保障性住宅。而這次收購未售出新房的政策,等於是用「以購代建」的模式,提升保障性住房的總額。

    這帶有社會主義風格的福利政策雖立意良善,但一大批保障性住房出現,是否會影響既有的商品房房市?

張峻菲提到,長遠來看中國民眾購房還有成家、投資的因素,影響不大。

伍世豪也分析,對多數尋求換房、改善居住品質的中國一、二線城市影響不大,但三、四線城市可是另一回事,商品房若沒辦法和保障房做出市場區隔,房市就可能受衝擊。

517新政,發的錢仍不夠多

無論如何,中國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先救房地產。過去20年,房地產上下游佔了中國GDP約17%,不但是重要經濟支柱,更是內需的火車頭。

這次的517新政,能如預期救房市、進而救經濟嗎?

    「方向對了,但是力度不夠,時間也太晚,」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分析。

先看需求端,王國臣觀察,即便降低頭期款和利率,仍難敵民眾所得縮水、看貶房價影響,難以刺激入場。

供給端方面,北京這次提出的3000億人民幣再貸款,也遠遠不夠達成這個目標。

    「至少需要近10兆人民幣才能買下過剩新房,」王國臣以「三道紅線」推出前,2019年中國前50大建商的負債推算。

投資銀行瑞銀也有類似的擔憂。瑞銀根據中國35個大城市的庫存房數據推算,單單北京一個城市,若要減少約12個月的新房庫存量,大約需花2.4兆人民幣。

不只是中央「錢」拋得不夠多,王國臣也指出,許多地方政府已經因為地方債、城投債而深陷財政危機。現在繼續維持「中央請客,地方買單」的模式,恐為後續執行種下變數。

房市趨穩,減緩拖累中國經濟

儘管政策火力不夠,但對病懨懨的房市,似乎仍有刺激。

    張峻菲分析,直到2024上半年,中國房地產的交易量和房價都會比去年同期下滑。待新政策發酵,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有望見到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回升和房價趨穩。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近期也預估,中國房地產銷售在未來2至3個月會趨穩,全年房地產拖累中國經濟的程度,也會比去年稍微緩和。

「不期待政策能帶來大的復甦或成長,只期待能看到市場穩定,」汪濤說。

「史詩級」的房市政策,也開始讓民眾出現不同於以往的情緒。

    劉醫師正在北京物色坪數稍大的二手房作為新居。517新政後的一週,他發現有些賣家已經悄悄調高了售價。

「業主等到重磅消息,覺得政府還會有救房的政策,自己更有(漲價)底氣了,」劉醫師表示。如今,他希望儘快找到合適的房子,在這座城市安家。(責任編輯:洪家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