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瞠VS.瞋他的激烈反應讓人瞠目結舌


六祖慧能  36對,
 三十六種相對性概念。
喜與瞋對

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這樣用就對了!

少年犯罪之後,一般最常採用保護管束、感化教育等方法,但英國約克郡警方,正在嘗試一個別出心裁的方式──罰學跳舞

此構想來自一位舞蹈公司的監製。很多少年犯聽到判決時,不管合不合理,第一個反應是「瞠目結舌」,不知如何是好,之後則是開始憤恨不平。他認為,透過舞蹈能幫助誤入歧途的少年不再心存「瞋恚」,重新獲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同。

事實證明這招確實管用,經由最初兩年的評估顯示,這些學員的再犯比率全英國平均降低近四成。英國這項創舉,或可成為台灣司法未來的借鏡。

搞清楚弄明白

」本來的意思是指「張大眼睛」,許慎《說文解字》對「瞋」字的解釋是:「瞋,張目也。」之後則引申出有「生氣、發怒」的意思,所以有「瞋恚」、「瞋恨」等詞的使用。

至於「瞠」則有「瞪大眼睛直直看著」的意思,宋代詩人陸游在〈醉歌〉一詩所創作的詩句:「醉倒村路兒扶歸,瞠目不識問是誰。」當中的「瞠目」就是這個意思。之後從「張大眼睛直視」之意,又進一步發展出帶有「驚訝」的意思,如「瞠目結舌」等。

由於「瞋」和「瞠」都有「張大眼睛看」的意思,再加上我們所使用的詞彙系統,又同時有「瞋目」與「瞠目」的詞條,因此使用上常相互混淆。其實如前面所說,「瞋」帶有「生氣」的情感色彩;「瞠」則是「驚訝」或「驚嘆」的成分較濃厚。

在佛教經典《百喻經》裡,有一則「說人喜瞋」的譬喻故事。故事提到:

從前有一群人在屋子裡閒聊,談到某一位不在場的朋友。其中一人說到這位不在場的友人,不管在道德或品行上都有很好的表現,唯獨有兩個缺點,一個是喜歡發脾氣,另一個是行事魯莽、衝動。

此時那位被討論的人正好經過門外,聽到這些話,就很生氣地衝進屋裡,揪住說他缺點的人,並且動手打了他。

旁邊的友人就問他:「你為什麼出手打人呢?」

此人回答說:「他說我喜歡亂發脾氣,做事魯莽,我哪有這樣?」

旁人就說了:「你現在的所作所為,不正好說明你的確愛亂發脾氣,做事魯莽嗎?」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應該魯莽行事,千萬不要被自己直接的情緒反應給蒙蔽了。而這也正是佛教思想所要表達的摒棄「貪」、「瞋」、「痴」三毒中,斷「瞋」念的主要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