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23年1月4日 星期三

2023-01-04 破產、跑路、躺平…中經濟學者:中國面臨「殭屍化」風險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失靈,使超發的貨幣到不了實體經濟。(法新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首席經濟學家魏加寧去年底在中國金融安全論壇發表演說,警告中國政府與經濟出現「殭屍化」風險,由於決策多變,從一個極端擺盪到另一個極端,致使民營企業破產、跑路、躺平,而信息的不開放也導致沒有糾錯機制。相關文章已遭刪除,據聞魏加寧也遭處分。

由中國異議人士創辦的「議報」刊載魏加寧演說全文,他說,2022年1月他提出警告,如果中國經濟繼續下行,越過某一臨界點就將出現「斷崖式下跌」,4月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果然出現斷崖式下跌,投資、消費、出口全面下挫,失業問題嚴重,5月底國務院提出12兆人民幣「穩大盤」計畫,但「對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連個像樣的影子也沒有看到」。

他說,隨著經濟下行,中國出現了「殭屍化」風險。首先,由於貿易戰打成了脫鉤戰,中國面臨國際市場萎縮風險,「我們擔心的是『去中、俄化的全球化』;就是人家繼續推進全球化,但是『不帶我們玩兒了』」。

同時,計劃經濟死灰復燃、消費收縮,中國國內市場也萎縮,他說,「居民收入下降,人口規模再大有什麼用!是改革開放才把中國的『人口包袱』變成『人口紅利』,沒有改革開放,人口規模就不是優勢,而是劣勢」。

魏加寧提到,經濟增速放緩,使企業惜借、銀行惜貸,導致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失靈,超發的貨幣到不了實體經濟,反而推高物價,最終恐導致「停滯性通膨」,至於財政,過去主要依靠長三角省市上繳的財政盈餘,轉支付中西部貧困省分。但2022,長三角省市的財政也出現巨額赤字。因此,財政政策也很難發揮積極作用。

他說,2020年4月他曾建議「當務之急,不是新基建,而是新醫院」,但過去幾年,中國卻將主要精力都用在建方艙、測核酸,「現在這些又都要統統拆掉廢棄,這是多大的浪費啊」,他質疑,為何早提過的建議全遭漠視 ,「這不是殭屍化,又是什麼」。

魏加寧特別點名媒體,他說,「為什麼總是到扣最後一顆釦子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從扣第一顆開始就錯了」?原因在於中國缺乏糾錯機制,而媒體的作用原是「煞車裝置」,但中國的官媒都從「煞車」變成了「油門」,「一輛在高速路上快速行駛的汽車,如果把煞車裝置都拆卸掉的話,車上的人,包括司機能夠有安全感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