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天下雜誌:老文件揭張忠謀40年前神預言 晶圓教父的產地,要感謝一位教授

 【陳良榕專欄】最先提出晶圓代工的,究竟是曹興誠還是張忠謀?新挖掘的老文件,揭露張忠謀40年前的神預言。而他的點子與今日IC產業,可歸功於一位教授。

文 陳良榕   天下雜誌760期
發布時間:2022-11-01

台積電與聯電都出自工研院。聯電成立時間較早,但一開始是自有產品、工廠的IDM(垂直整合製造)公司,幾年後才轉型專業晶圓代工。

一般認為,這是跟隨台積。但曹興誠卻在一次回母校台大的演講,語出驚人,說他早在1984年,還是聯電總經理時,便提出投資晶圓專業代工的規劃。

但他去美國請教當時還在通用器材任職的張忠謀,張忠謀認為不可行,才未付諸實行。沒想到3年後,張忠謀卻到台灣,成立專做晶圓代工的台積電。「那本厚厚的計劃報告書還在,」他當時強調。

張忠謀從未回應此事。沒想到,最近出現新事證——也是一本老舊的計劃提案,顯示張忠謀提出專業晶圓代工構想的時間,甚至遠比台積、聯電成立還早。

美國塔夫茨大學副教授米勒(Chris Miller)10月出版的新書《晶片戰爭:爭奪全球最關鍵技術》(暫譯,Chip War: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揭露一段連張忠謀多年部屬都沒聽過的戲劇情節:

張忠謀40年前神預言

在1976年3月的德儀經營會議,當時45歲,擔任德儀集團副總裁、半導體集團總經理的張忠謀,竟提議「成立一家公司來生產顧客設計的晶片」。該計劃最後胎死腹中。

米勒認為張忠謀提的就是晶圓代工(foun-dry),儘管當時尚未出現這個專有名詞。

我很好奇,這位過去專精蘇俄冷戰史的年輕歷史學者,怎麼剛進入半導體領域,就有如此重大發現?

米勒告訴我,其實就是發揮歷史學者的看家本領——閱讀文獻。

德州的南美以美大學擁有大量德州儀器早年公司檔案收藏。米勒為了深入了解這家美國代表性企業,到此翻看數百箱的文獻資料。

他在德儀前總裁布希(Fred Bucy)的檔案找到一份薄薄文件,有著讓他眼睛一亮的關鍵字「Morris Chang」,也就是張忠謀在經營會議的報告資料。

40多年前,這位未來晶圓教父,力陳這個全新商業模式的好處:

一、廉價的電腦計算能力,會開啟大量新應用、全新晶片需求,從電話到汽車、洗碗機都會用上,而這些公司缺乏製造半導體的專業,所以會交給專家製造。

二、隨著科技進步、電晶體逐漸縮小,只有大量製造晶片的公司具備成本效益。

這兩大預言,基本上就是今日台積電得以躍上全球半導體霸主的基礎。米勒感嘆,沒讓張忠謀接執行長,「真是德儀史上最大錯誤。」

其實張忠謀在2007年的美國電腦歷史博物館口述歷史採訪時,透露過蛛絲馬跡。

他說,早在德儀時期,就知道半導體的產品設計與製造可以分開,這受益於加州理工學院教授米德(Carver Mead)著作的啟發。

米德也是摩爾定律的命名者。英特爾創辦人摩爾與他聚餐時大談電晶體微縮的趨勢,米德便在一篇論文將之稱為「摩爾定律」。

一位美國教授的遠見

1979年,米德與全錄帕羅奧多實驗室的康維合寫的《超大型積體電路導論》出版。該書在半導體發展史鼎鼎大名,催生三大晶片設計自動化公司新思益華明導國際,掀起一波產業變革。

該書出版前,預印本的各個章節已經在業界、學界廣為流傳,或許因此,張忠謀在書正式出版前,便能依此在德儀提出新業務構想。

也因此,當政務委員李國鼎要張忠謀在台灣成立一家半導體公司,他思索要做什麼時,專業晶圓代工的想法,便自然而然浮現在腦海。

另一本預印本《超大型積體電路導論》,則飄洋過海,到了剛從美國回台,加入工研院的前院長史欽泰手中。

他在2011年接受電腦歷史博物館採訪時回憶,這是中研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孔祥重的贈書,時間點,大約是工研院將產線轉移出去成立聯電時。

孔祥重當時在帕羅奧多實驗室做研究,因緣際會參與該書一個章節,得以取得預印本。

當時的工研院院長方賢齊朋友的小孩,正好是米德的學生。工研院當即邀請米德來台,由史欽泰接待。

他回憶,米德大力推廣一個當時很前衛、現在已是業界常識的觀念——設計半導體不需半導體專家,每個人都可以用電腦程式設計IC,「如果我們半導體設計可以做到這樣,那就不得了,應用面就很廣了,」史欽泰說。

工研院因此在1980年代成立共同設計中心,整合業界、學界的資源,培養台灣最早一批IC設計人才。

因此,早在張忠謀應邀來台前,工研院已具備投入晶圓代工的知識基礎,也為台積的未來客戶做好準備。這些,相當程度得歸功於一位美國教授的遠見。(責任編輯:曹凱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