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20191120【這!不是新聞 精華篇】 贏在一顆「奈米級灰塵」!
「明年,將會是大大成長的一年,」董事長劉德音在11月的台積運動會如此宣示。全球一片看衰2020年景氣,台積前景卻猶如晶圓片般七彩炫目。即使面對的挑戰從來不曾少過,對手小至奈米級的灰塵,大到營收規模7倍的大鯨魚,但台積總能過關斬將,更在今年超越迪士尼、可口可樂,名列全球前20大企業。這家貢獻台灣稅收逾350億元、貢獻GDP達4.46%的「撐台神廠」,從張忠謀退休500多天以來,如何愈贏愈多?
文 陳良榕 鍾張涵 天下雜誌686期
發布時間:2019-11-18
「明年,將會是大大成長的一年,」董事長劉德音在司令台致詞時,慷慨激昂地說。這句話,第二天出現在各大報的頭條。如同呼應劉德音的喊話,外資券商也紛紛上調台積的獲利預期。
例如,美商伯恩斯坦證券便在3天後,將台積股價從285元上調到330元,並預期2020年、2021年,這兩年每股獲利將年均成長20%,遠高於過去幾年的個位數。美國《霸榮週刊》(Barron's)更在10月18日刊出頭條新聞,「台積電奪走英特爾的皇冠」。開頭就寫,台積電開足馬力,這對英特爾而言是壞消息。
為何景氣低迷時,台積能大踩油門,在未來兩年,每年增加約40%的天文數字投資,甚至可望創造較過去高出2、3倍的成長?台積的經營層看到什麼?分析師又看到什麼?《天下》採訪多位相關人士。歸納出5個致勝關鍵。
致勝關鍵1 ➤ 率先突破技術瓶頸
第一個理由,也是最直接的,當然是劉德音在股東報告書寫的,成功量產七奈米製程,領先其他同業至少一年。並且,今年6月成功量產業界首個商用極紫外光(EUV) 微影製程,也就是第二版本的七奈米技術N7+。
此事意義深遠。因為這是史上第一次,台積在一個重要技術轉折時,領先群雄。
上一次重要的技術轉折——導入3D電晶體(台積、三星稱為FinFET,英特爾稱為Tri-gate ),台積足足落後英特爾4年,落後三星半年。這回的極紫外光(EUV)之役,卻領先英特爾兩年,英特爾要到2021年才會導入。
很多改變歷史的關鍵,往往是一些一開始不被注意的小事。而台積這次得以甩開三星、英特爾,關鍵其實是幾顆小到肉眼無法辨識的「灰塵」。
EUV微影製程,是半導體產業期待已久的「救世主」技術。
目前半導體製程的主流光源是氬氟雷射,波長為193奈米,當電晶體尺度已微縮到幾十奈米時,就像用一支粗毛筆寫蠅頭小字一般,生產起來有點力不從心。這也是近幾年,摩爾定律即將告終聲浪不斷的主因。
極紫外光的波長僅有13.5奈米,這支「超細字小楷」波長已經接近X光,世界上多數物體對它而言都是不透明,連空氣都會干擾EUV,因此生產機台的內部得抽成真空。
半導體技術,也因此正式進入皮米(picometer)時代,即奈米的千分之一。EUV只能用鏡子反射,由德國蔡司產製的反射鏡,得做到史無前例的完美無瑕,能容許的瑕疵僅能是皮米大小。這相當於,如果鏡面積有整個德國大,最高的突起處不能高於1公分高。
對抗製程的「老鼠屎」:奈米灰塵
EUV對生產環境潔淨度的要求,更是前所未有的嚴苛。
例如,包括台積自製的光罩基板(mask blank),是一片6吋大小的明亮圓鏡,造價數百萬。上頭80層多層膜反射層,跑進去幾顆奈米級的灰塵,都會對晶片良率造成巨大影響。
獨家供應EUV機台的荷蘭商艾司摩爾(ASML)研發副總經理嚴濤南表示,現在已經從一開始的100顆,慢慢減少到個位數。若從艾司摩爾的曝光機飄下灰塵,更是不能容忍。嚴濤南表示,技術規格是,每曝1萬片晶圓,只能掉1顆,「我們已經非常接近。」
台積電12吋晶圓廠廠房。(台積電提供)
因為控制灰塵太難,EUV量產階段的最關鍵技術,是一片薄如蟬翼,厚度只有50奈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直徑千分之一的透明薄膜。這片「光罩護膜」(pellicle),用在晶圓生產的光罩上頭。用來隔絕細微的塵粒。否則,只要一顆塵粒掉到光罩上,可能導致整批晶片作廢。
在10月的法說,當分析師群起追問EUV的進度時。台積總裁魏哲家胸有成竹地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並強調,「台積自己生產光罩護膜。」(延伸閱讀:台積電7奈米大敗三星 為何在法說會前釋利多?全因這個關鍵數字)
因為光罩護膜太難做了,處處得挑戰物理的極限。要將矽磨到僅有50奈米厚,但EUV照射時,瞬間局部溫度會升到數百度。「有點震動,啪,就裂掉了,」一位供應商說。
光罩護膜一旦破碎,瞬間飄出的細微碎屑會污染生產機台,得花7天整理,形同產線停擺1星期。台積供應商透露,三星跟英特爾都卡在光罩護膜這關,導致EUV生產效率遲緩。
那台積如何過關?
一位供應商表示,台積另闢蹊徑,在光罩盒加上特殊的防塵設計,意外發現,可以不靠光罩護膜,就達到一定的良率,便大膽量產。「這有可能,」嚴濤南表示,雖然他不知道台積最新技術突破的細節,但台積很早就投入研發「不用光罩護膜的方案」。技術瓶頸一突破,台積就開始踩油門,大舉量產EUV製程。
能否駕馭處處挑戰物理定律極限的EUV微影技術,是本回合半導體競賽的勝出關鍵。圖為EUV機台。(艾司摩爾提供)
EUV微影機每台售價超過1億美元,是人類史上最貴的「工具機」。儘管台積與艾司摩爾都不揭露台積進了多少EUV機台。根據財政部資料,台灣今年向荷蘭進口的「半導體生產設備」暴增,光是今年1到10月,就高達33.8億美元,相當於過去兩年全年進口量。
致勝關鍵2 ➤ 乘勝加碼投資,靠EUV狠甩對手
「張忠謀神話」當中,有個經典篇章。時間是在2009年。(延伸閱讀:重演「張忠謀神話」? 台積電驚人大投資的背後)
當時金融海嘯剛過,景氣還在谷底,張忠謀剛回任執行長,看好智慧型手機的未來需求,竟大筆一揮,將翌年(2010年 )的資本支出,倍增至59億美元,大蓋當時最先進的28奈米產能。在眾人驚呼中,奠定台積日後的高速成長。
10月的台積第二季法說,里昂證券分析師便問台積總裁魏哲家,台積今明兩年的大手筆擴建,會不會預期產生,與2010年那次擴建28奈米產能類似的榮景嗎?
台積電12吋晶圓廠廠房。(台積電提供)
這題其實是做球給魏哲家。
沒想到,魏哲家竟意外地切換到「深刻反省」模式。「我知道你在說什麼,」他說,「但我認為,台積已經更加聰明……我們這次擴充產能,經過跟顧客的緊密合作與很詳細的分析,我有信心,我們不會再犯過去的錯誤。」
其實,魏哲家會「誤解」分析師的問題,背後另有原因。
「這次的擴產,其實台積內部有不同聲音,」一位外資分析師解釋。28奈米製程是台積史上最成功的製程。但後期因過度擴建、同業殺價競爭,現在反而成了台積最大的累贅。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偏低,主要就是28奈米產能利用率「非常低」的拖累。
因為擔心如此大規模的投資,會重蹈28奈米「先盛後衰」的覆轍,台積內部規劃部門一開始抱持反對意見,「而且一路呈到最上面,」一位分析師說。但最後劉德音、魏哲家還是決定「大踩油門」。另一個重要理由是,競爭者追不上,因為「EUV的技術門檻遠遠比28奈米的高介電金屬閘極(HKMG)要高,」魏哲家說。
研發眼光長遠,種下好因
但奇怪了,EUV早年可是英特爾一手扶持的技術,2012年,艾司摩爾研發進度延宕,台積還與英特爾、三星三巨頭各出102億元台幣資助。大家都出錢出力。為什麼台積對該技術特別有信心?
答案是:因為台積對這個夢幻技術量產的實質投入最多。
台積在最新的南科18廠,投資上兆,是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產業投資項目,將成為台積未來成長主力。(王建棟攝)
艾司摩爾的研發副總嚴濤南是活生生的見證。他曾是台積20多年的研發老將,曾任主導台積EUV研發的資深處長,兩年前才加入艾司摩爾。他早在1990年代後期,就跟當時長官林本堅赴美觀察EUV的進展。「那時台積不大,但是研發就已經看得很遠了,」嚴濤南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