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誠哥發家史】要退休了?回顧李嘉誠打過的五大經典戰役

2018-03-16 14:55

【橙訊】長和系四公司今日罕有地齊齊公佈業績,李嘉誠則宣佈退休。這位今年就滿90歲的商業奇才,闖蕩商場數十年,經歷商海沉浮,留下了一連串經典的商場戰役,以至於他的每一次發言都被那些成功,或者想要成功的人奉為至理名言。

【誠哥發家史】要退休了?回顧李嘉誠打過的五大經典戰役

回顧李嘉誠傳奇的一生,他12歲隨父母從潮州老家逃難到香港,1950年,他以7000美元成立了長江塑膠廠,參與到當時香港的工業大潮當中,做香港早期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塑膠花。

塑膠花的事業令李嘉誠賺到第一桶金,據悉,至1958年,長江塑膠廠營業額達到1000萬港幣,李嘉誠因此成為了香港的「塑膠花大王」。在賺到第一桶金之後,李嘉誠在接下來的數十年當中,一次次把握了機會,建立了自己的商業王國。

在潮州出生的李嘉誠,12歲時為逃避戰亂,被迫輟學,與家人逃難到香港,他的父親後來因肺病在香港去世。由於要負起供養家人的重擔,李嘉誠不足15歲時到一家塑膠貿易公司任職,每天工作16小時。

憑著努力,李嘉誠以7000美元在1950年自行創立長江工業有限公司,最初經營塑膠製品,至1958年,長江塑膠廠營業額達到1000萬港幣,李嘉誠因此成為了香港的「塑膠花大王」。

在賺到第一桶金之後,李嘉誠在接下來的數十年當中,一次次把握了機會,建立了自己的商業王國。

隨後李嘉誠將公司發展成一具主導地位的香港物業發展公司,並於1972年在聯合交易所上市。長江分別於1979年及1985年透過收購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及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已易名為電能實業有限公司),持續進行業務拓展。

小編就為大家梳理李嘉誠馳騁商海的五大戰役。

一,收購和黃,奠定首富地位

在1958年,「塑膠花大王」李嘉誠開始轉型投資地產,並在1971年成立長江實業。不過,僅僅是成立地產公司,開發地產,並不足以讓李嘉誠財富迅速積累,和許多香港富豪一樣,李嘉誠的財技出色,擅長股票融資,通過上市融資,長江實業在上市的一年內,其土地儲備已上升逾20倍,並開始快速累積財富。

1979年9月25日李嘉誠宣佈從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以每股7.1港元,收購9,000萬股,共6.39億,買入英資第二大洋行、市值約60億港元的和記黃埔的22.4%的股權,在1年內更增持至40%,成功控制和記黃埔。

這起交易被媒體稱為「蛇吞象」 ,當時的《遠東經濟評論》是這樣評價此次收購的:使李嘉誠直上雲霄的一宗世紀交易。

二,狙擊老牌英資,入主港燈資產

李嘉誠在上世紀的80年代已經成為城中的頂級富豪,他繼續通過收購迅速擴張自己的商業王國。而80年代,不少老牌英資企業陷入財困,財力雄厚的李嘉誠乘勝追擊,多次狙擊怡和系企業。

1985年,他通過和黃以29.05億元收購置地名下的港島區及南丫島的電力供應商香港電燈公司34.9%股權。

同時,1986年,透過家族公司及和黃,以32億元收購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石油公司52%股權,1992年再收購43%,獲絕對控制權。1987年,首次登上福布斯的富豪排行榜。

三,佈局海外,千億「賣橙」成經典

李嘉誠的眼光從來不止是局限在香港,如今有人將李嘉誠的海外投資視為撤資香港,不過,事實上,李嘉誠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便在海外投資,當中,他對英國市場情有獨鐘,他也是英國目前最大的單一投資者。

和黃早在80年代以「Orange」品牌發展電訊業務,同時在英國上市。然而,早年的電訊事業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不過,善於財技的李嘉誠卻懂得進退。

1999年10月20日,當時電訊和互聯網熱開始直捲全球,炒風熾熱,被德國Mannesmann看中Orange,李嘉誠趁高估值將仍然持有Orange的44.8%股權售予德國電訊企業Mannesmann(MMN),大賺逾1,100億元,破香港有史以來的紀錄,交易同時獲得市值近700億元MMN權益。為和黃於亞洲金融風暴後大舉投資港口、電訊等業務提供彈藥,因此這宗交易在當時備受市場讚賞。

四,轉型地產,本港四大發展商之一

講起長實,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在香港的每12個私人住宅單位中,就有一個由長實發展。長實源自於李嘉誠在1950年創立的長江工業有限公司。

李嘉誠在1958年轉型投資地產,在北角購入地皮興建工廠大廈,並於1971年成立長江實業,1972年11月1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李嘉誠擅於以股票融資,加上當時股市熱潮,所以得以小吃大,在上市的一年內,其土地儲備已上升逾20倍,並開始快速累積財富,到1989年上半年,把鴨脷洲發電廠重建為香港島大型屋苑,並命名為「海怡半島」。隨後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成為今時今日香港規模最大的地產發展商之一。

五,「世紀大重組」惹撤資質疑
長和系曾於2015年1月宣布進行歷來最大型重組,將和黃(前上市編號:00013)除牌,其業務與長實(前上市編號:00001)合併,再將集團的地產業務分拆為長實地產(01113),「1號仔」由地產股變為持有港口、電訊、零售及能源等非地產綜合業務的長和(00001)。

長和系重組最大好處是釋放資產價值,消除兩間公司之間的分層控股架構,提高股東投資靈活性。不過,長和及長實地產的公司註冊地均由香港,更改為開曼群島,惹市場質疑長和系遷冊和撤資,李嘉誠則解釋離岸註冊只為生意方便。

長和系2015年中完成重組後,9月長建(01038)與電能(00006)建議合併。雖然長和系上調換股比率及增加派息,惟11月表決時不足75%電能獨立股東贊成,合併計劃告吹。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去年曾表示,合併未能成事,令長建未有足夠能力獨力應付大型收購。

根據美國《福布斯》雜誌本月公佈的全球富豪榜,李嘉誠作為連續20年的香港首富,以349億美元(約2,736.75億港元)財富,位居全球第23位,亞洲第4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