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
======
Note
1861-1865 美國南北戰爭 ( Civil War)
1851-1864 中國太平天國 (1853太平天國定都南京)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佔領北京/火燒圓明園)
《1858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割讓九龍
通商口岸:安平淡水雞籠基隆與打狗。
允許西方傳教士到中國租買土地及興建教堂。
允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
1861-1895
每一株棉花需六個月生長期,一年只收成一季!春季播種,秋冬間採收。
======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根據中英南京條約(1842)的規定,上海作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於1843年對外開放。上海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刺激了工商業對於資金融通和匯兌結算的需求,因此外國金融機構不久便進入上海。據現有史料,第一家來華的外商銀行是英國的麗如銀行(Oriental Bank),它於1845年在香港、廣州,於1847年在上海開設分支機構。
至19世紀60年代上半期,已經有11家外商銀行在上海開設分支機構,除了法蘭西銀行是法國金融機構外,其他10家都是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銀行。外商銀行在中國的發展道路看起來似乎一帆風順。
誰知好景不長,在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突然爆發了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伴隨而來的是第一次全球金融風潮。英國是當時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工業化程度最高,金融業也最發達,經濟危機和金融風潮首先在英國爆發,接著波及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地以及其他國家。
英國經濟危機主要是由紡織品生產過剩引起的,但又與美國內戰(也稱南北戰爭)的結束密切相關。持續了四年之久的美國內戰於1865年結束,英國紡織業在戰爭時期曾經因為需求大增而極為繁榮,戰後卻因供過於求而出現蕭條,產品大量積壓。作為當時英國支柱產業的紡織業出現不景氣,嚴重影響了整個大英帝國的經濟。
與此同時,美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產地,由於內戰的爆發,美棉一度出口停滯,原料緊缺的英國紡織業不得不去印度甚至中國搜購棉花,導致國際市場上棉花價格暴漲,棉花國際貿易利潤優厚,英國有很多進出口貿易公司(即俗稱的洋行)從事棉花投機買賣,還吸引了英國金融業特別是海外殖民地銀行的不少投資,不料美國內戰結束,美棉大量出口,導致國際市場上棉花價格暴跌,英國金融業參與棉花投機失敗,紡織業的不景氣又加重了金融業的災難,使得貸款無法收回,股票行情大跌,信用破產,損失慘重,由此造成的金融恐慌隨即引發金融風潮。
1866年經濟危機和金融風潮從英國倫敦很快影響到了中國上海,包括大名鼎鼎的寶順洋行(Dent& Co.,又稱顛地洋行)在內的不少洋行因此破產倒閉,幾家資本薄弱、投機過多的英商銀行也不能倖免於難。5月23日,匯隆銀行倒閉!5月30日,利昇銀行倒閉!7月7日,呵加剌銀行倒閉!11月30日,利華銀行倒閉!12月29日,匯川銀行倒閉!撐至1867年1月25日,利生銀行也倒閉了!暴風雨過後, 上海原有的11家外商銀行倖存下來的只有麗如、有利、麥加利、法蘭西、匯豐等5家。
1866年金融風潮是中國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遭受的第一次金融風潮,也是上海開埠以後發生的第一次金融風潮。所幸的是,此次金融風潮衝擊的對象主要是外國在華金融機構,由於當時中國金融國際化程度尚低,對錢莊、銀號等中國舊式金融機構的影響並不大。
第一次鴉片戰爭開了上海,第二次鴉片戰爭開了長江沿岸對外貿易,促使經濟特別是投機經濟的發展上海一下子就翻身了。
投機中要提到兩點
第一棉花 美國種棉花農奴跑了,很多產量降了。英國那邊棉花價格漲了,英國沒辦法就去印度找棉花。印度的棉花市場也成了投機對像,這時候精明的中國商人,覺得我們長江流域種棉花挺好的啊,就鼓勵農民種棉花,上海棉花出口量暴漲,當然也是投機的結果。
第二房地產 話說當年房價就是個問題。太平天國鬧騰稍微有點錢的就想住在租界,租界裡的人口激增大興土木,價格也高的離譜,就跟現在的上海一樣,房價再高還是有人買,房地產市場也是投機造成的虛假繁榮。
當然哪次金融危機沒銀行的事,外國銀行利用投機繁榮擴大資本,股票價格不停地長。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外商銀行對中國商人的融資就積極了,融著融著給自己玩崩了。
******
刺馬案
曾國蕃打敗太平天國的湘軍 大清沒給軍餉
沒給錢誰賣命 慈禧裝傻
曾國藩||執掌權柄者,“不為聖賢,必為禽獸”
1858 第二次鴉片戰爭 天津條約
1870 天津中國民眾與教堂裡的洋人發生衝突,最終導致數座教堂被摧毀,十幾名洋人和三十多名中國教徒被殺,史稱「天津教案」火燒望海樓。
曾國藩||執掌權柄者,“不為聖賢,必為禽獸”
1858 第二次鴉片戰爭 天津條約
1870 天津中國民眾與教堂裡的洋人發生衝突,最終導致數座教堂被摧毀,十幾名洋人和三十多名中國教徒被殺,史稱「天津教案」火燒望海樓。
******
1870年7月(同治九年)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兩江總督由馬新貽接替。1870年9月 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史稱「刺馬案」《案藏玄機》第一集 刺馬(上集)| CCTV紀錄。刺客張汶祥當場被擒,原以為查出現真相,並非難事。卻不想此案迷霧重重!慈禧欽點漕運總督張之萬,調查此案。慈禧想著,張之萬作為京官過去調查,與當地的官員素無瓜葛,辦案阻力相對會小很多。結果數月遲遲沒有結果,慈禧震怒,諭令立馬呈上奏摺,說明案情。
據張之萬調查,張汶祥之所以要殺馬新貽,動機有兩點。一是張文祥回到寧波後,發現有人霸占了自己的妻子和錢財。人財兩空的張汶祥,找到時任浙江巡撫的馬新貽主持公道,卻被拒絕受理此案。妻子含恨自盡,張汶祥記恨馬新貽。二是,馬新貽明令禁止張汶祥私自經營典當行,斷其生路。張汶祥更加憤怒,決意報復。
張之萬在這份呈案奏摺,居然在結尾處了寫了「尚屬可信」四字。模稜兩可,依舊疑點重重。
朝廷顯然不滿意這樣的結果,再派刑部的鐵面尚書鄭敦謹和前兩江總督曾國藩,同赴江寧會審。而同為主審官的曾國藩,似乎對此案毫不關心。
鄭敦謹調查得知:張汶祥在行兇之後既不抗拒也不逃走,束手就擒。反而大喊「刺客就是我張文祥,養兵千日用在一朝」!這樣的疑點讓鄭敦謹更加認為,刺馬案必有人幕後主使!
刺馬案經久未絕,一時流言紛紛。茶樓酒肆里瘋傳-馬新貽「漁色負友」之說。咸豐年間,張文祥和他的朋友曹二虎早年投降清軍。由於張文祥曹二虎兩人出身綠林,武力值不錯。馬新貽為拉攏二人,主動跟他們結為兄弟。由於張文祥曹二虎英勇尚戰,大哥靠此軍功不斷,一路升遷。又因曹二虎之妻貌美,馬新貽想要霸占。使手段弄死了曹二虎,張文祥僥倖逃跑並發誓要給曹二虎報仇。此番說法雖廣為流傳,但不可信。不過到是由此誕生了很多影視劇。
鄭敦謹經調查後發現,上述說法根本是無稽之談。之後他又找到馬新貽之子馬毓楨了解情況,馬毓楨說父親在彌留之際,交代家人,千萬不要赴京告狀,要忍氣吞聲,方能自保。在鄭敦謹的追問下,馬毓楨還說。父親出任之前被慈禧召見,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牽制湘軍勢力,二是秘密追查天國聖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