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為何陽明山路名好多「菁」?原來和它有關

2017年03月26日 21:47  於慶璇/綜合整理

為何陽明山的路名好多「菁」?原來和它有關。每年平菁街42巷皆充滿滿粉紅色櫻花,吸引群眾拍照留念。 (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陽明山花季總是吸引上萬民眾朝聖,但市民可能沒有發現在這座山上,充滿著「菁山里」、「中菁礐」、「下菁礐」、「菁山路」等地名,大多帶有「菁」字,看起來似乎隱含著某種含意,其實這與消失的一項傳統有關。

追溯這些地名,可以發現早期的陽明山盛產藍染原料「大菁」(又稱山藍),因此藍染曾是陽明山重要傳統產業之一。

19世紀初期,大菁從中國西南地帶被引進到台灣北部,在陽明山附近溪谷廣泛種植,到了1860年代,藍靛以外銷為主,一度佔據台灣外銷金額第一的位置;1870年代至1920年代則轉為供應內需市場,造就本土染布業的興盛蓬勃,直到人工染劑發明後,手工藍染產業逐漸沒落。

「菁」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9世紀,早期的陽明山盛產藍染原料「大菁」(又稱山藍),因此藍染曾是陽明山重要傳統產業之一。
「菁」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9世紀,早期的陽明山盛產藍染原料「大菁」(又稱山藍),因此藍染曾是陽明山重要傳統產業之一。(圖/取自時報周刊)
至於士林、北投地名中出現的「菁礐」(發音ㄑㄩㄝˋ,坑池之意)也與藍染有關,指得是浸泡大菁植物的染料池。由於大菁植物不耐長時間曝曬,會使得靛藍素減少,為了就地取材,人們在溪河旁直接用石塊堆砌成一個圓形或方形的凹池,用來浸泡大菁。

據史料記載,全盛時期山藍栽種面積廣達3,000甲,由於經濟價值高,不斷往深山拓展,觸及原住民領域,甚至曾因此引發衝突。隨後更高經濟價值的茶葉栽種興起,藍圃紛紛轉成茶園,c德國的人造靛藍也在該時期研製成功,日治時期的1896年以後,台灣製藍業迅速衰退,到了1914年完全停止生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