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變,是陶瓷坯體表面所附著的釉藥,放入窯爐,經過火焰的煅燒,開窯之後,發現陶瓷器的本質或釉色,出乎製作者意料之外的一種變化,稱之為「窯變」。
其實釉色的變化,主要是瓷釉中所含的金屬鹽類,在不同性質的火焰中煅燒而發生的。
例如,瓷釉中的銅鹽,在氧化焰中,形成為氧化銅(CuO),按銅鹽含量的不同而呈現綠或藍色,但在還原焰中,則形成氧化亞銅(Cu2O),呈紫或紅色。
鐵鹽在氧化焰中,形成氧化鐵(Fe2O3),呈黃色或褐色,若在還原焰中,則形成氧化亞鐵(FeO),呈青色。
==========
火焰的顏色取決於燃料空氣比決定、次要則是溫度,並不一定藍色光就比黃色光溫度高。
例如酒精燈外焰溫度高於內焰,黃色就高於藍色。
顏色隨溫度變化的是物質本身的顏色,例如燒紅的物體溫度低於燒的發白光的物體。
火焰一般可分為三層:內層稱內焰,帶藍色,因為供氧不足,燃燒不完全,具有還原作用,所以也稱「還原焰」;中層明亮,溫度比內層高;外層稱外焰,為無色火焰,因為供氧充足,燃燒完全,溫度最高,具有氧化作用,所以又稱「氧化焰」。
==========
氧化焰 oxidizing flame
燃料在燃燒的時候,需要一定的氧氣,這些氧氣主要是起到助燃作用,同時氧氣供給量的多少還直接影響火焰的氣氛性質。
氧化焰(外層)—— 煤氣完全燃燒。過剩的空氣使這部分火焰具有氧化性,稱“氧化焰”。氧氣較多,火焰紅中帶黃)溫度較低。
還原焰(中層)—— 煤氣不完全燃燒,並分解為含碳的產物,所以這部分火焰具有還原性,稱“還原焰”。
古人不明白這種變化的原因,往往對燒成物在窯中「氧化」或「還原」均未達到預期效果所發生的異樣變化,認為是窯變。
宋代鈞窯瓷器的燒成,即是一明顯的例證,鈞窯瓷器的青釉料中,含有銅質,經過煅燒後,本應呈綠或藍色,但出窯時,有些卻變成紫紅色,已不是純粹的青瓷了,這種青紫相錯之釉色,為一種特異的成績,自明以來,便號為窯變。這就是同一金屬的發色劑,因受火焰煅燒的位置與溫度之不同,所產生預期不同的結果,而形成二種不同的釉面。
鈞州窯 河南省禹州市
定州窯 河北省曲陽縣
窯變之器,在古代許多名窯都產生過,據吳子副詩集言:「定州窯變十樣錦茶甌,時在宣和(西元一一一九年)前,與坡公之稱紅定花瓷,相隔不遠。饒州亦有之,宋周昭禮言大觀(一一○七~一一一○)間,景德鎮陶器窯變,色如朱砂,比之定州紅瓷尤鮮明,是皆北宋物。惟定、饒所出屬於偶然,不可常得;鈞州所出,則成專工,已為常制。」
鈞窯的窯變特點,是從北宋的定州窯和饒州窯等瓷器摹仿來的。定、饒等窯的窯變,是屬於偶然造成的,而鈞窯的窯變,則已成為常制,變成一種有規律可資依循的技術。
又高濂燕閒清賞說:「官、哥二窯,燒出器皿,時有窯變,…布於本色釉外,變色或黃黑,或紅紫,…。」官、哥二窯是宋代定、饒、鈞等名窯以外的有窯變的名窯。(宋龍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