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中國已釀金融危機?華為總裁為何示警

作者 黃 敬哲 | 發布日期 2016 年 12 月 08 日 11:45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貿易 , 財經

「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華為以其總裁任正非的名義在 12 月 2 日發布了一封內部電郵指出,公司內部的 IT 變革要聚焦不能隨便落地開花,必須要效法川普的「日落法」(Sunset Law)來清理內部的無效流程,更重要的是釐清貨款紀錄,以因應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輿論認為,雖然華為已是全球化企業,但其核心業務在中國比例仍高,其所提的危機恐怕還是來自於中國非金融企業負債比例過高,以及非理性房市對製造業帶來的排擠效果,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將受到考驗。

失敗主義總裁

任正非素以對危機的嗅覺敏銳而聞名,此次發言雖是針對內部,但其短短幾句話已引起各家警覺。 2000 年華為銷售額達 220 億元,利潤以 29 億元人民幣位居中國電子業第一,但在 2001 年 3 月,任正非發表了一篇《華為的冬天》,並開始整頓公司以面對其預見的產業寒冬。他強調,他一直思考的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

所以雖然在華為走向巔峰之時,任正非在隔年就開始將旗下安聖電器以 7.5 億美元轉讓給艾默生(Emerson)換回現金流,並同時逐年小幅裁員。最後證明任正非的判斷非常正確,當時中國電信設備市場已趨飽和,很難再有大幅增長,華為收斂資源聚焦於核心的判斷,使其能夠在產業寒冬增加競爭力。

其先見之明,使他每次談話都會引起市場注意。在 2004 年第 3 季度。任正非同樣在華為內部講話中稱要注意產業寒冬,其長達 13000 字的講話稿中,任正非又重新檢討審視了華為當時遇到的困難。在 2008 年底,任正非第 3 次提及冬天。他表示要對經濟全球化以及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相關高層必須做好經濟形勢可下滑的準備,也許未來還會更加困難。

中國私債堪憂

雖然此次談話未再以冬天為喻,但更直指金融危機,只是並未明確表述危機何來,引起各方猜測,他在談話中強調,如果客戶不還錢,不管有多少預備金都將付諸東流。所以有輿論認為應是與資金流動有關。據年報數字,在華為 2015 年的全部業務收入裡,來自海外部分比例接近 60%。

任正非在 2012 年就曾撰文自省,如果金融危機一發不可收拾,貨幣瘋狂貶值的時候,該如何自處。而目前國際陸續發生英國脫歐、川普當選和義大利修憲公投失敗等重要大事,導致今年有很多國家經濟及匯率開始動盪,放眼 2017 年恐怕也不惶多讓。對於已走向全球市場的華為來說,這將帶來無法收回貨款的風險。

但華為在最重要的運營商業務方面,在中國區的收入仍佔超過 54%,如今中國的非金融企業負債率仍然是全球最高。而之前他也曾砲轟在深圳的房市不合理,許多人根本買不起房,甚至妨礙到企業發展用地。在實體經濟不振的同時,大量的貸款卻被房市吸走,資金的分流將對製造業帶來排擠效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