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呂忠達:川普上任 雷根時代榮景再現?

撰文者|呂忠達 Money錢 2016-11-29

第58屆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贏得總統大選,另國會由共和黨同時拿下參議院及眾議院多數席次,美國政局改朝換代,民主黨全面挫敗,共和黨掌握總統、參議院、眾議院,展現完全執政的態勢。川普路線強調「美國優先」,其背後核心思維是「美國利益至上」,預期將採行「極端重商主義」。

川普當選背後所代表的「民粹主義」(Populism),將取代過去長期主宰政黨方向的傳統菁英階層,以及財力雄厚的利益團體,成為左右候選人能否從選戰中勝出的關鍵。當前美國民粹主義的內涵,也在本次選戰中產生變化,從以往的種族、宗教、性別的區隔,轉向「社會地位階級」差異,尤其是貧窮與富裕階級之間的差異,造成社會的進一步對立。

政策方向與雷根相似
市場由焦慮轉為期待

川普寫下了政壇驚奇與傳奇,反應在全球財經及金融環境,投資人將可望見到新美國如何大破大立走出新局。「川普經濟學」希望透過法規鬆綁與減稅來刺激經濟、引領製造業回流美國,為國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川普也提議維持弱勢美元及低利率環境,似乎與貿易保護主義及擴大基礎建設的想法不謀而合。

但是,他也多次直指中國人為干預壓低匯率,主張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這是否意謂未來人民幣走勢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造成全球金融市場震盪不安,仍有待觀察。

川普預定的政策方向與1980年代的雷根(Ronald Reagan)有相似之處,市場因而由選前焦慮,轉而高度期待政策效果。弄清楚「雷根經濟學」,有助於我們掌握「川普經濟學」的核心思維。

回顧當時雷根透過減稅、鬆綁政府管制及擴大財政赤字,帶領美國走出高通膨、高失業率的經濟衰退,營造美國史上最久的經濟擴張期,成功的政策效果被稱為「雷根經濟學」。當年的雷根經濟學,以供給學派為基礎,這個學派的主張,基本上是反對「凱恩斯主義」。凱恩斯主義的核心理論,就是需求管理,通過刺激需求達到經濟調控的目的,其典型工具是貨幣政策。

採行減稅與國企改革
雷根經濟學大獲成功

現代意義上的總體經濟學源於經濟學家凱恩斯,為了解釋1930年代的「大蕭條」,凱恩斯提出「有效需求」的概念,認為可以透過增加政府開支來調節周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數10年間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財經決策,幾乎都奉行「凱恩斯主義」。結果1970、198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指經濟停滯、失業及通貨膨脹同時持續增長的經濟現象),改變了這一切,並導致凱恩斯主義被拋棄,供給學派崛起。

美國在1970年代陷入停滯性通膨,英國也在1970、1980年代,面臨停滯性通膨與結構性問題的窘境。當時的德國總理施密特也說:「凱恩斯的時代過去了,因為今天的問題是通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