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高層近日屢次發聲 中國債務問題是否比想像中嚴重?

2016/05/18 來源:財界

中國須直面不良貸款問題

國資委5月6日稱,經風險排查目前中國鐵物及戶中央企業所屬子企業存在債務風險問題。雖然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不利因素,但中央企業整體財務結構穩健,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5月9日,《人民日報》刊登「權威人士」文章,文章表示,高槓桿是「原罪」,是金融高風險的源頭,在高槓桿背景下,匯市、股市、債市、樓市、銀行信貸風險等都會上升,處理不好,小事會變成大事。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槓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

報導援引該權威人士稱,中國應當將去槓桿優先於短期增長,要徹底拋棄試圖通過寬鬆貨幣加碼來加快經濟增長的幻想。報導表示,中國需要主動應對處於上升趨勢的銀行壞帳,不掩蓋和拖延風險。

5月17日,李克強總理會見法國外長艾羅時表示,中國債務水平仍在可控範圍內。

固定收益研究機構CreditSights表示,今年4月,中國政府為了幫助清理不良貸款而設立的資產管理公司——華融(Huarong)和信達(Cinda)報出強勁的盈利增長,尤其是在不良債權業務上,重組貸款的年化收益約為12%,處置資產的回報率超過20%。2015年不良債權資產的總收購規模達到近4000億元人民幣(合614億美元),比2014年上升了31%;賣家包括多家非金融機構和銀行。

CreditSights補充說,這些業務活動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對地產債務的重組。儘管這顯示該領域存在機遇,但這些機遇會不會向局外人開放仍是一個問題。

穆迪發布中國負債報告:必須進行國企改革

5月10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發布有關中國負債的報告稱,中國整體債務已增至大約GDP的280%,與此同時,國企負債占GDP的115%左右。如果某些國企在償債時遇到困難,政府可能需要承擔其部分負債。

5月11日,加州伯克利大學經濟學教授、前IMF資深顧問巴利·艾森格林(BarryEICHENGREEN)在《世界報業辛迪加》撰文指出,中國迴避不了巨額貸款造成的壞帳問題。IMF認為,在中國向非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中,有15%存在風險。目前,非金融機構債務規模約相當於中國GDP的150%。照此計算,中國壞帳的帳面金額可能相當於中國經濟的四分之一。

世界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執行長LaurenceD.Fink稱,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之際,「我們所有人都不能不擔心」中國高企的債務狀況。不過他依然看好中國的長期前景。

彭博行業研究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表示,過去十年,中國債務累積速度是二十國集團中最快的。彭博行業研究預估,債務對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已攀升至247%。

該評論文章指出,今年伊始發生的股市匯市動盪,反映出金融體系一定的脆弱性。

文章提及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之前提出的銀行「債轉股」以降低中國企業過多債務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