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華綜合報導)大陸經濟危機背景之下,金融業暴利傷害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空心化」加劇。日前,朱鎔基之子朱雲來公開談論大陸實體企業與金融服務業之間的畸形關係,稱「大量印鈔保住了市場,但全是過剩有甚麼用?全是生產過剩的GDP有甚麼用?」
朱雲來點破大陸實體經濟與金融業畸形現狀
4月22日,2016中國綠公司年會在濟南舉行。在「民營企業的金融化發展」論壇上,朱雲來表示,「一個國家真正的成長需要依靠實業的成長,金融是因為服務於實業才能掙錢,但是我想不明白的是,為甚麼中國的情況是,金融掙的錢比實業要多。」
「現在很多人開闢了新的主業,就是搞金融了,過去做實業的企業,現在都想玩一玩金融。」朱雲來認為,出現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貨幣增發過快導致投資熱潮」。
朱雲來援引數據說:過去一段時間,中國貨幣、信用都加速擴張。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的GDP差不多是17萬億,按照6.7%的增長率,新增GDP 1萬億不到,但同期貨幣增量是6萬億。
在探討實體經濟與金融的關係時,朱雲來提到,目前的行業內存在著一種較為奇怪的現象。實體行業裡掙錢不易,但行業外希望用來投資的錢又有很多。在現實的經濟當中,實體經濟持續下行,但投資越來越火爆,這一現象對金融業的發展非常不利。
朱雲來認為,目前對貨幣政策討論過多,既然說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就不要東救西救,那是擾亂市場機制的;「大量印鈔保住了市場,但全是過剩有甚麼用?全是生產過剩的GDP有甚麼用?」
金融業暴利傷害實體經濟
中國經濟現下的狀態是實體經濟萎縮,而虛擬經濟繁榮,甚至有寧炒一座樓不開一家廠的說法流傳。據報導,大陸2015年的A股市場,有40%的企業淨利潤低於1,500萬元,也就是說,4成的上市公司,一年掙不出一套好房子的錢,可見大陸經濟畸形已經嚴重到甚麼程度了。
大陸實體經濟出現「空心化」的格局,溫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曾經的「製造業之都」,大量資本游離出實體經濟,轉向炒股、炒房、炒煤、炒礦等投機領域。隨著投機泡沫破滅,經濟陷入困境。溫州現在的狀況並不是特例,曾經是中國經濟發展「明星」的內蒙古鄂爾多斯、陝西神木等地,近兩年經濟發展也相繼陷入困境,資產泡沫破裂房價大跌。
另外,大陸五大銀行利潤連續多年超過500強中全部製造業企業利潤。
大陸學者蔡慎坤曾撰文分析,中國銀行業近80%的暴利收入來源是存貸款利差收入。近幾年,影子銀行獲得的暴利更加明顯,銀行體系內的近百萬億元存款,以負利率的方式為銀行業貢獻了超額利潤。
在經濟持續下滑、實體經濟長期不振的環境中,銀行業卻越賺越多。銀行業的暴利與廣大苦苦掙扎在高原料成本、高勞動力成本、高資金成本生死線上的中小企業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銀行業的暴利對中國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來說,是一場持續的災難。銀行暴利越多,說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越高,高利息吞噬了企業的大部份或全部利潤,許多企業己淪為銀行的一個賺錢工具。
文章稱,銀行依靠特殊地位斂財,實是與民爭利,直接後果就是降低了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以及國民的整體消費能力,融資成本高對中小企業更是沉重的負擔,使其不能正常成長甚至無法存活,更不能創造價值增加就業。
經濟危機背後的政治博弈因素
朱鎔基舊部、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高西慶在4月19日紐約外交關係協會舉行的有關中共「十三五規劃」影響的討論會上表示,北京當局「被不同的利益集團所綁架。最大的利益集團是國有企業」。
中共江派等利益集團盤踞壟斷中國的經濟命脈長達二十多年,國企和金融系統幾乎成了江派利益集團的搖錢樹,從中大肆侵吞國有資產,瘋狂撈錢。如江澤民家族掌控電信行業,曾慶紅、周永康家族把持著石油行業,劉雲山之子染手金融業等。
習近平當局上台後推動改革,遭到江派利益集團的強烈阻擊。去年6月中旬到8月,大陸發生股災。據報,股災背後涉江澤民集團幾大家族包括劉雲山父子,他們圖謀利用金融危機引發政治危機,對習近平進行「逼宮」;而且還涉及金融業「內鬼」與外界勾結,從中漁利。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4月27日撰文分析稱,去年有股市的暴漲暴跌、人民幣匯率波動所引發的大量資金外逃、互聯網金融網貸公司成片倒下等。今年則先是一線城市房價的瘋狂,然後蔓延到二線城市。而當市場看到政府要遏制這種房地產價格瘋狂,資金又開始流向商品期貨市場。
文章認為,無論是把房價炒作到瘋狂上漲,還是商品期貨價格飆升,其主要資金基本上都是來自銀行、金融市場的融資。對於中國這種不成熟、不完善的金融市場來說,各種衍生工具的引入,無論是商品期貨還是股指期貨,對金融市場正面作用不大,反之負向影響則會十分嚴重。因為,這些工具隨時成為少數炒作者完全牟利的工具。
去年股災後,習當局啟動金融反腐,推進國企改革;中紀委巡視組全面進駐銀行及金融監管機構。近期,江澤民老巢上海經濟大案頻發,習當局加速清查非法集資與私募基金。外界關注,經濟危機壓力之下,習當局升級金融反腐,與針對江澤民集團及其家族的圍剿行動相呼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